母亲在“卸货”以后,宝宝就被抱进婴儿室,接着她会被要求机械式地提供母乳。无论妈妈或宝宝,在这样的环境中都是被动的,只能顺从医疗常规的一切安排;母子之间的生命互动,也开始产生隔阂。


图片摄影|宾(flickr)

文|陈钰萍

母亲与孩子,从怀孕开始透过胎盘血流,交织起一个新生命的酝酿过程,母亲们开始想像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身体一直在变化,随时都有新发现。孩子出生后,母亲的乳房取代了胎盘,透过母乳,两个生命持续交织。选择母乳哺育的母亲,启动了自己与乳房的新关系,也维持了孩子与母亲两个身体的互动。

“我会有奶吗?”“孩子愿意吸吗?”“我的乳头凹陷,孩子会不会含不上?”“母奶要怎么喂才对?”这些问题,母亲们从怀孕开始,或许想过千百回,充满对自己身体的不确定,也满怀期待。母乳哺育这趟旅程,始于孩子出生时,但方式各有不同,并不是母亲愿意喂就能圆满。要如何去除父权医学体制加诸女性身体的想像呢?

十多年前,还没有母婴亲善措施,在医院生产,孩子出生后的常规,是被放在维持摄氏 37 度的暖床上,擦干身体、点眼药、打维生素K、量身高头围、秤重…全部“处理好”之后,包裹起来,抱到躺在产台上还在被缝合伤口的母亲眼前,对手圈。“妈妈恭喜,这是妳的宝宝喔,是男生(这时会掀开包布让妈妈看一下外生殖器,验明正身)。我们对一下手圈,OOO 之男,没有错喔?来!盖一下手印,先把宝宝抱去婴儿室洗澡啰!”

下一次见到宝宝,或许是四个小时后,或许更久。宝宝得在婴儿室观察一段时间,说是“观察”,其实也在等儿科医师来做第一次的健康检查。这样的运作模式中,医护人员是主体,一切以方便医疗工作流程效率为考量。若是顺产,产妇归产科住产后病房,小孩归儿科住进婴儿室,妈妈若要喂母奶,得想办法将自己的身体,从病房移动到婴儿室。若是因为伤口疼痛或是产后疲惫无法移动,就会将喂养小孩的“工作”,交由婴儿室的护理人员全权处理。孩子刚出生,妈妈的奶还没“来”,这样的情况下,喂的是配方奶。(产后前几天,母亲分泌的是初乳,量不多,通常也还挤不出来。通常在产后 3 至 5 天,才开始胀奶,有“奶来了”的感觉)

无论妈妈或宝宝,在这样的环境中都是被动的,只能顺从医疗常规的一切安排。

有母婴亲善措施之后不一样了。医院开始提供“产后肌肤接触”、“24 小时亲子同室”,只要妈妈愿意,孩子可以一直跟妈妈在一起不分离。2007 年国际母乳哺喂周的口号为“最初的第一个小时 ─ 拯救 100 万个婴儿”,强调母婴不分离、母乳哺育的重要性。孩子出生断脐了,看似两个从此独立运作的个体。但是透过母乳哺育的连结,孩子与妈妈还是一体的(mother-infant dyad),许许多多生理运作持续互相调节,甚至关乎宝宝的存活。很多妈妈用“卸货”来形容生产,背了十个月的“货物”终于卸下。宝宝出生后,其他人也可以分担照顾宝宝的责任,不再是照顾妈妈即照顾宝宝了。

但是宝宝是人,不是货物,与妈妈身体持续互动,才是生存下去的保证。

近年来,产后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已成为都会地区的首选。以台北市来说,登记立案的产后护理之家目前有 63 家之多。很多妇女怀孕一领到妈妈手册,就开始物色月子中心。到医疗院所生产,之后到月子中心坐月子,成了都会区大多数产妇的选择。查看网路上月子中心的广告,莫不强调其专业的护理照顾、优良的医护团队、营养师或中医师把关的月子餐、饭店级的住房享受。过往女性长辈帮忙坐月子,同时传递母职与育儿知识的网络,进到机构之后,成为产妇与护理人员新型态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妈妈与宝宝的身体实作也造成改变。

然而,母乳哺育不只是妈妈“个人的选择”,怀孕并非终止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宝宝出生后与妈妈分开为两个“独立”的身体,母乳哺育却需要两个身体协同的实作才能达到平衡。以往产后出院回家坐月子,在空间上只有从医院到回家的转移。

而今产后护理之家看似延续医院的照顾模式,却发展出在机构中坐月子一些独特的现象:走进产后护理之家,几乎每个产妇床头都摆着挤乳器,常听到母亲们描述“挤乳的辛苦”,而非“喂奶的辛苦”。

当女性身体与婴儿喂食分开来,使用挤乳器的产妇,对母乳哺育有着不一样的想像,挤乳器的介入,造成母乳哺育去身体化,也影响与改变了这个网络中的社会关系。而当母亲与孩子离开产后护理之家,返回日常生活,该如何延续哺乳而非断裂?

接下来几篇文章,将分享我在产后护理之家的参与式观察,探讨机构中母亲与宝宝,产后第一个月的身体实作。希望母亲与孩子在母乳哺育中都能“如你所愿”,寻得更自由的关系! (看更多,生动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