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就是觉得回家很难,告诉我,离家是一种希望,而且并不可耻。

今天来说“住家”与“住外”之间的家庭斗争。有时候即便有念大学或工作等理由,在传统观念下,满多父母都会认为有家不归的,都是不爱家、逃家、不孝的坏小孩;但这群“坏仔”不想住家里的原因,真的是这样吗?至少在谘商实务与生活经验里,我看见的并非如此。下文我会用四个故事点出“住外”的各种原因,这当中主要是一种“必须的希望”与一种“成长的需要”之差别。

离家作为必须的希望,而且它并不可耻

让我们先看两则故事:(1)L 女士从小不论念哪一所中小学,或学科术科间换来换去,都只能任由父母的喜好摆布,她只能尽力满足。后来,她不过是希望跟大学认识的好友们一起组寝,不用每天通勤一个多小时回家,其母亲就来到宿舍指指点点,要亲自筛选女儿的室友。那显然,最终大家都不欢而散。(2)从小被父母严厉打骂长大的 W 少年,自国中辍学起,看似得了忧郁症的他每天继续承受家人对他“懒惰、垃圾、白养”的指责。一段日子以后,他萌生离家外宿的念头,幸好得到一些亲戚的经济帮助,他得到外宿三个月的机会。独自生活期间,他的忧郁状况改善许多,更顺利地做满了三个月的兼职工作,养活了自己。

这两个故事无奈地说明了一种必须的悲观观点:对某些小孩而言,唯有离开父母,或等到父母离开,他们的状况才可能得到缓解,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统一个体[1]。在这里,我们确实可以说他们在“逃避”,但这种“逃避”在心理学意义上“并不可耻”。要是有人好心劝告:“你最好还是得回家处理跟家人的纠结呀!”,我会说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家从来不在这里或那里,它一直都在每个人的心里。

为此,离家的“逃避”是在物理空间上先拉开一个距离,试图本能地安顿自身、发展出新的心理空间或组织,以继续跟心里那其实逃不掉的家相处。

如果从一点点病理的角度来看,这些想尽办法控制孩子的、无法沟通的父母,其实是在极力保留“依赖子女/被子女依赖”的享受,且淹没在失落的恐惧之中,所以无法看见孩子的痛苦与需要。那么,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发展出一种假我(false self),以把真我(true self)深深地隐藏起来,以免因外界的各种干扰和冲击而崩溃。

图片│迷低而隐藏真我的少年 碇真嗣

离家作为成长的需要,在一般健康家庭中亦然

当然,你们可能认为上面的例子太极端,在一些病态家庭中才可能发生,而一般健康家庭的父母不会这样,小孩便没有“住外”的必要。然而,在情感成熟(emotional maturity)的心理学发展角度来看,青少年们为了获得自我认同,他们终究会从原本依赖的状态中,奋力违抗家庭、朝向独立、找到一个所属的群体或价值[3]。

现在我们来看两则一般健康家庭的故事:(3)A 先生从小是家族的宠儿,在良好保护与中产教育中成长,然而,大学以来,他渐渐浮现起一股离家的驱力,他不再想被保护所限制,他要感受真实的战斗,以此建立“A 先生”的新身份,而不再是“A 家族里成功的乖孩子”这旧身份。(4)从小得到父母良好照顾的 K 女士,一家五口的经济实属小小康。大学毕业后,她在家附近找到不甚喜欢却因薪水高而能回报家庭的工作,然而,她有个设计梦想,所以她决定去薪水较低但能做设计的城市,过着低品质的套房生活。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她要跟自己证明不再是个依赖家庭的生活白痴女孩,而是能长大与独立生活,甚至去照顾一名男朋友的女人。

在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离家本身是为了成长与独立的内在需要,也是为了完成与社会的认同。就像小婴儿是因为已经学会以母亲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够从绝对依赖中解脱,那么,青少年也是从离家生活与工作的经验中渐渐体会到父母看待事情的方式,才从相对依赖的状态中面向独立;这使得学习独立于父母,就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同时练就情感成熟。一如 A 先生与 K 女士,他们后来在离家的经验中,并未跟父母越走越远,却是在情感上跟父母重新连结,以更成熟与感恩的方式相处。

换言之,独立从来不是绝对的,如果青少年能够成功的违抗家庭,找到自我价值,那他下一步,将会回家。因为人们在离开父母,得到思想与能力的自由以后,他还要保持和重新获得与真实父母的关系,且确保了后者,才会让前者化作真实的成长。

 图片│一个人住外的生活

离家/再次回家:我们都不接受错误的解决方法

说到现在,我想指出在离家作为“必须的希望”与“成长的需要”之间,父母与孩子的表现有何不同:前者的父母一般表现巨大的抗拒与恨意,而孩子则很少犹豫,只想快快执行;后者的父母表现相对温和的疑惑,常常以“你再想想有没有这个需要?”的方式给出,而孩子则呈现两歧感受,即他对离家一事感到不安与罪疚,但也不希望欺骗自己想独立的真实感受……因此,我认为可以从父母与孩子各自对“离家住外”一事的反应,判断一个家庭的情感成熟程度,以及这个家庭到底需要怎样的专业协助。

“你们现在大了,翅膀硬了,不用管父母的了……”这些家喻户晓的话你们一定听过,甚至说过!对那些说过的父母,我很希望告诉您们,若是您如此焦虑失去,那最后很可能就会真的失去。我猜想,您会认为小孩不留在家,是宣告着自己多年辛苦教养的失败,但事实上:

若母亲不能在敏感性适应方面逐渐“失败”的话,那么她就在另一个意义上“失败”了。(A mother who cannot gradually fail in this matter of sensitive adaptation is failing in another sense.)

儿童精神分析师 Winnicott 这句话可以解读为,若是父母由于自己的不成熟或焦虑,而无法敏感于孩子要求独立的需要,从而让自己放手(失败)的话,那其实在让孩子成长与独立、情感成熟一事上就是失败的。如此,孩子就无法获得一些积极的东西,如用爱来融和攻击性,使二人关系得到改善[3],或者说,孩子的生命也“失败”了。这让我回想去年的单元剧〈妈妈的遥控器〉,少年培伟正是被毫不放手的妈妈的遥控器所控制。成年后的他在那摆放遥控器的保险箱面前,完全呈现着一位受创伤的小男孩的样子。别忘记故事最后,要控制一切的培伟妈妈,终究还是失去了儿子,他死了。(心理学看〈妈妈的遥控器〉:让母亲失望,就是坏小孩吗?

图片│〈妈妈的遥控器〉剧照

然而,即便不是这些焦虑父母的做法,而是一般健康家庭所给予的温和疑惑、建议、劝告,它们终究只是错误的解决方法,因为带有强烈道德感的青少年们,很多时候是不会接受成人的帮助,他们把一切都视为错误的解决方法。那甚么是正确的解决方法?没有人知道!或者说,答案唯有在真实的、必须经历的摩擦、冲突、挣扎、低迷(doldrums)体验之下,直至找到一种不会让他们在战争中失败的自我认同以后,才能以回首的方式发现。

结语:在没有答案中耐心前行

对离家住外的青少年(我自己也是),我想离家的心理原因有千百种,多到甚至你也还没有搞懂自己想要的答案到底是甚么!但没有关系,这也许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所以,你要在怀疑之中相信自己的抉择,反之亦然。而对父母们,我想子女的离家一定勾动您的千万条神经,多到您急着为自己或他们找到解决方法,但错误的解决方法也有千万种,如此,单纯的支持他们,是错误的,完全的不支持,仍然是错误的。那么,就在耐心中前行,让时间解决它能解决的。

事实上,家庭能为孩子所做的,就是为他们保持高度依赖的空间与归途,提供脱离父母的机会以走向新的所属,让他们能够在依赖与独立之间安身立命。那么,如无意外,寻觅到自我的孩子,就会以他们的方式再次回家。

 “对我感兴趣的人,内里必然有点甚么疯狂的东西”: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