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彼此吸引是命运之神的安排,还是化学效应作祟?关于缘分,心理学家归纳出两大重要“吸引力法则”,我们会来电,其实都有迹可循!

文|陈和谦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如同神袐的化学反应。但究竟人与人的相处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吸引?而吸引力的产生,究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以实证心理学(evidence-based psychology)的角度切入,综合了各种研究的结果,在统计上,心理学家已经归纳出了两项重要的吸引力法则。

延伸阅读:创造好运气!七步骤搭配吸引力法则,心想事成

接近性效应

第一个影响吸引力的是“接近性效应 (propinquity effect)”,指的是两个人之间要产生良好的关系,就必须具备物理上的“接近”;或是说,两人所在的位置愈接近,彼此的关系就容易愈好。

针对大学宿舍所做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寝室之间的距离与邻居们对彼此的好感度,发现除了自己寝室之外,大学生通常与隔壁寝的邻居关系较好,与隔壁的隔壁关系其次,再来随着距离,彼此的好感度依序递减。除此之外,寝室位置落在最靠近建筑入口处楼梯的大学生,能与最多同栋其它层楼的住民建立起朋友关系(这位置有最高的机会,在平常遇见不同楼层的人)。

其实,从小到大的生活经验里,“接近性效应”也都一直悄悄地在发挥作用,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

在国小、国中的教室,班级中的座位分布就影响着我们的朋友关系——因为谁坐得离自己比较近,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和他借一支笔,或者交换考卷,也就更容易与他产生互动,进而有可能和他成为更好的朋友。

在平常的生活圈之外,大部份的人我们根本就不认识,但是却可能因为某次共同参与夏令营的经验,使彼此相遇、进而认识。当然,在营队结束之后,最有可能在日后继续保持往来的,就是当时和自己同一个小队的队员。

又例如在住家附近的公园里,如果遇到的球友,住在离自己家比较近的地方,那么比起来自更远地方的人,这两个人就更有机会在球场上相遇⋯⋯同样地,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轻易地提取出大量相似的经验作为例证。

接近性效应的基础在于“熟悉”,或说是“建立熟悉感的机会”,因为人类的本性就是不喜欢陌生的感觉,并且害怕未知,于是总是喜欢亲近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所以当彼此熟悉了、习惯了,我们便本能地赖着而不想离开。就像是我们吃饭时喜欢吃“家常菜”、听歌时喜欢听“年轻时听过的歌曲”、购物时喜欢选“认得的品牌”,这些现象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都是出于因彼此熟悉所产生的好感。

同样的心理机制也导致了心理学上所谓的“单纯曝光效应 (mere exposure effect)”,指的是我们对于另一个陌生人,或是不熟悉的事物,只要多遇见几次,即使没有额外的认识,我们对他(它)的好感度就会提升。


图片|来源

相似性效应

第二个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

研究指出,当别人的意见与自己愈相似,我们就愈容易喜欢对方。而在与他人相处之后,我们也比较容易对那些与自己有着相似性格的人,产生较高的好感。甚至,在外表方面(例如发色、戴眼镜与否),我们也常在无意识之下,选择和自己外型相似的人交好。也就是说,我们都容易对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更亲近的关系,不论是性格、意见,或仅仅是外表上的特征,也不论自己在意识层面上是否有察觉。

相似性效应在人际相处的机转上,很容易由日常生活的经验所印证。当一个人说自己喜欢喝酒,另一个人却表示自己讨厌喝酒,他们之间就容易产生距离;当一个人支持婚姻平权,另一个人若也拥有相同的立场,他们之间就能够拥有更多友好的默契。这些都相当符合常识,毕竟,一个爱好登山的人,自然是容易和其他喜欢登山的人成为朋友,而不是钟爱潜水的泳客。


图片|来源

在外表方面,如果有人与众不同,一般人可能会觉得他外表怪异,而对他保持距离。而和他一样的人,则会较容易对他感到熟悉,近而有更多的机会和他产生互动。

同样的原理,当我们去到国外,如果遇到外表看起来和自己同个种族,同样会讲中文,甚至和自己同乡的人,我们就会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而比起身旁满街的外国人,我们也就更容易与他们成为朋友。

相似性效应,也同样能够被推理:面对相异,我们本能的下一步是去回避;而面对相似,我们本能的下一步是去靠近。也正是因为,我们都不自觉地使用了这样的模式在生活,所以长期以来,和自己保持相处的朋友,多半都已经在多年的互动之后,被自己筛选出了某种相似,于是才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所谓的“同温层”。

在当今的社群媒体上,发展出了各种机制和运算(例如脸书的按赞、广告的推播),对每个用户自动筛选出相似的朋友和喜好的粉丝专页,并不停推播着用户“喜欢看到”的内容,使得每个人容易陷入自己的“舒适圈”、变得愈来愈封闭,这其实并不是因为媒体邪恶,而只是因为它精准地掌握了人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乍听之下,“相似性效应”似乎与我们常说的“异性相吸”形成了矛盾,但各种研究却指出——比起“互补性”,“相似性”在预测一段关系吸引程度的能力上,压倒性地获得胜利。

确实,我们偶尔也会被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格特质所吸引,甚至从那些带有不同想法、不同兴趣的人们身上,获得强烈的震撼与启发。然而,长期而言,以足够纵深的层面来说,人们其实只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并选择和他们在一起。在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中,有非常众多且坚实的证据指出,一开始基于“互补”性质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往往十分脆弱,并且只能持续相当短暂的时间。

当然,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可能也有出现看似互补性强烈的两个人,能够长期维持友好、深刻的情谊关系,但前提是必须建立在更宏大的相似基础之上。

例如近代物理学上有所谓的爱因斯坦、波尔之争,虽然两人彼此在学术上意见相左、水火不容,但其实,他们私底下却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深刻情谊,彼此视对方为“理论上的敌人、生活上的挚友”。表面上,他们看起来截然不同,但所隐藏在背后更深刻的,却是他们致志于物理学上的高度相似——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其他人比他们两个人更相近了!

延伸阅读:吸引力法则:适时自恋,你会更幸运

掌握吸引力法则,让生活变得更清晰

以上两个效应,乍听之下似乎不怎么特别,也相当符合常识,但仔细思考后,将能够发现它们各自蕴含着无比深刻的内涵,能够为日常的情谊关系带来许多的启发。

例如,“接近”和“相似”其实会相互影响。相似的人会创造机会彼此接近,接近的人则会在共享了生活经验以及交流了意见之后,达到了想法上的趋同。几乎在每一个团体中都必然存在这样的现象。

我们之所以和其他成员共同被纳入同一个群体,不论是以班级、社团、宗教、球队或工作的型式,不外乎就是出于物理上的“接近”,或志趣与能力上的“相似”。团体的型式使得大家变得更“接近”,并且在经年累月的相处、经历了共同的遭遇之后,成员们就会凝聚出共同的感情,而产生进一步的“相似”,于是成员间的关系就会愈来愈紧密。

相反地,在有了“接近性”的洞察之后,我们再回头检视日常生活中的情谊,就会发现:其实,许多关系的发展,只是因为彼此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而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那些优先占据了自己生命位置的人们。

此外,对于一个新遇见的人,自己将能够和对方要好到什么程度,在有了“相似性”的认识之后,我们的心里就更能有个底——因为很大程度上,那将取决于两个人之间究竟有多少相似。

虽然我们确实并不总是能够正确地预测,让自己满意的伴侣所必须具备的特征,但是当学习了社会心理学相关的研究后,在选择伴侣或朋友时,我们就会懂得回头在自己身上找寻一些线索。而或许,那就是一段属于自己亲密关系的最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