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校园霸凌事件的起头,可能只是源自微不足道的小事,从一个人起哄,到成了集体恶意排挤。

我曾经到一个高年级班级去当故事妈妈,在讲述故事时,该班总有一个戴着眼镜、绑着两个油条辫的女孩不断举手发表,不论我讲的是历史故事、社会现象,或是情绪教育、生命故事,这个女孩总能滔滔不绝地发表她独特的看法,或是提出相关知识来呼应我,让我感到非常有共鸣。毕竟一个小学生见识能如此广阔,举一就能反三,又能侃侃而谈,实在不可多得。

一开始两三堂课,班上同学还会静静地听她大发议论,学期快一半时,我发现每次只要她一开口,就有两三个男生立刻用力鼓掌,故意用怪声怪调对着她大叫:“喔,好棒棒,好棒棒喔!”后来,只要她讲到一些大家不熟悉的典故、人名、理论时,一群男生更毫不留情立即打断她,团结一致齐声叫嚣:“天才!天才!天才!”让她根本无法讲下去。

学期快结束时,连我都忍无可忍了。我利用下课时找了一个常常故意打断她的男生小聊一番。

“她不是只有晨光课这么爱现耶,国语、数学、自然……,连音乐课也一直站起来讲个不停,超烦人的!全班都想呛死她好不好!”

原来,这女孩是一个博学强记、反应敏捷的资优生,不仅在课堂上对答如流,而且成绩更是吓吓叫,资优又绩优的她在班上鹤立鸡群,虽然各科老师多半感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同学却对她另眼相待。

“拜托,她连下课都要发表高论,烦不烦人啊?现在连女生都很讨厌她了!”另一个女生凑过来附和。


图片|来源

恶霸集团起始于少数人的“微排挤”

我对这女孩的处境感到很同情,所以后来花了一点时间去了解她和同学的互动状况。其实一开始,只有两三个男生看她不顺眼,总在课堂上故意给她喝倒采,其他同学听他们的怪声怪调就哄堂大笑,于是就愈来愈多人加入了“嘲弄大队”。

“嘲弄大队”在女孩背后恶毒的说她坏话;经过她身旁还会故意咒骂:“臭婊子”、“欠人干”……等不堪入耳的话。这个集团愈滚愈大,最后在班上竟形成一股牢不可破的恶势力,连原本和女孩毫无瓜葛的同学,最后都被逼得表态,一起加入排挤她的行列。

全班就这样形成了一个阵容坚强的“霸凌集团”,少数人是发动者、一些人则是怕被边缘化的依附者,更有些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而这整个结构又搬上了网路战场,在脸书及 LINE 上继续以排挤、嘲弄这个女孩为乐,言词更加肆无忌惮。在这个圈子的同学怕脱离主流群,都不敢乱转风向。

事实上,这个学识丰富、善于表达的女孩心肠一点也不坏,只是不大懂得察言观色,根本没意识到应该适度的收敛,也没察觉同学已进入高年级,心思变得敏感、人际互动也较复杂,会对言行特别突出的同学产生厌恶感。

如果那两三个男生开始呛她的时候,就能有同学或老师适时提点她,同时导正那几个男孩用适当方式来表达不舒服的感觉,或许这事情也就仅止于几个人的互动不良而已,绝不会走到霸凌的地步。

帮“讨厌鬼”改头换面,让“善意联盟”势力崛起

事实上,很多霸凌事件一开始也像这起事件,多半只是“两、三个人对一个人”的“微排挤”而已,如果能抢在状况恶化之前防微杜渐,帮助被排挤的孩子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协助他改头换面,就能杜绝霸凌的产生。

同时,老师及家长若能合作,在一开始就先找到班上几位同理心较强的“桩脚”,率先带头对“目标同学”释出善意、伸出援手,形成一个具体的善意联盟,就能压过窜起的恶势力,让排挤销声匿迹。另一方面,师长又能策略性的让“目标同学”有机会展现讨喜的新面貌,就能提高同学对“目标同学”的好感与接受度,这样,班级善意与接纳的氛围就会逐日形成,“微排挤”就不会恶化为不可收拾的残酷霸凌事件。

我记得我家小子班上有一个课业落后、家庭功能不彰的弱势孩子,就在班上要窜起一股排挤他的恶势力之时,他们的班导就洞烛机先,费心安排了几位班上人缘特好又善解人意的同学来接近他,分组分在一起,下课也鼓励这几个同学和他一起聊天打球,结果这个孩子真的就幸免于被排挤的险境。又因为他的美术天分很高,一有机会老师就刻意当众赞赏他,带动了班上接纳欣赏他的氛围。一直到毕业后,我知道当初刻意安排和他接近的几位同学仍和他保持很好的友谊,老师这么做,不只是派出救火队,而是带给他生命中真正的天使。

事出必有因,孩子被排挤,最重要的是厘清被排挤的原因。爸妈可以私下问问和孩子熟识的同学或老师,他们觉得孩子怎么样?有什么让人不太能接受的行为吗?太爱现?喜欢捉弄别人?喜欢告状?太小气?不爱干净身上有异味?东西杂乱影响整洁?功课不好被人讥笑?

比如孩子容易流汗而发出体臭、让人禁不住想回避,那么爸妈可以用职场上,或是自己成长经验中的真实案例,来引导孩子去体会别人的观感;也需要教导孩子仔细的洗头、洗澡。如果孩子能做到,就要把握机会肯定赞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清新新形象是受到肯定、让人喜欢的;容易汗臭的孩子,帮孩子多带一两套衣服替换。

唯有陪着孩子正本清源,孩子清楚看到自己的问题,找到方法改善自己,才能帮助他扭转劣势,脱离被人讨厌的形象。

防堵潜在的排挤行动

会成为目标其实有迹可循,以下几类孩子比较容易引人侧目,潜在的欺凌者会因为看不顺眼,或想要满足控制欲,或想从他们身上压榨财物而锁定他们,老师以及爸妈一开始就该主动关注是否有潜在的排挤行动:

· 外貌特殊:身材胖、矮小或长相特别

· 行为举止怪异:爱现、说话方式奇怪、不重卫生清洁、身上有异味、女性特质强烈的男孩

· 性格特点:内向、害羞、孤僻

· 弱势或高关怀家庭:单亲、隔代教养、低收入户

· 特殊儿:过动、自闭症、亚斯伯格症、情绪障碍等

刚才女孩的故事还有更曲折的发展:女孩觉得自己愈来愈被孤立,非常痛恨同学对她残酷的攻击。当她想要扭转情势时,却觉得全班已同仇敌忾、形成联盟对抗她,她因为苦无对策而变得愈来愈沉默退缩。

这个女孩的妈妈发现不对劲之后积极介入,才挖掘出实情。气愤难耐的妈妈竟冲去班上兴师问罪,并且非常强势的把排挤过女儿的男生一个个揪出来,逼他们当众向女儿道歉。

女孩的妈妈自认给孩子讨回了公道,以为排挤情势应该就此落幕。没想到,道歉事件发生之后,同学们虽然不再公然挑衅女孩,但是却再也没有人想接近她,背地里憎恶她的同学反而更多。这女孩得到的结果不是重新获得友谊,却是更加的被孤立、更难展开友谊。

在这个案例中,很明显的,最大的问题根结并没有解决,也就是女孩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所有问题都被她和她妈妈解读为“同学因嫉妒她而排挤她”,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若是女孩从这个事件中没有觉醒自己要学会察言观色、适时藏锋,那么将来她在其他团体里还是有苦头可吃。

父母切忌在还未找到原因时,直接以暴制暴,或者以强权当众羞辱排挤者,此做法虽然能让孩子的委屈得到一时的平反,但是,日后更可能成为班上没人理睬的尴尬边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