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不再恐同日,也是同婚专法争论的沸沸扬扬之时,我们适合静下心,看看日剧《我的裙子去哪了》。这是一部以 LGBTQ 为题材的校园剧,故事从一位喜爱阴性打扮的同性恋老师开始,他带着学生认识黑白之外,还有彩虹的存在。

1990 年 5 月 17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剔除,其后 5 月 17 日被联合国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时隔 29 年我们看见同志权益虽缓慢,却一步步向前改进,但至今仍有许多人对 LGBT 族群有刻板印象,甚至相信同性恋、跨性是能够治愈的疾病。

延伸阅读:【性别观察】不再恐同日:这一天,是同志从“精神疾病”中除名的日子

从 2018 年开始,日剧就不断突破疆界,企图将 LGBT 议题融合电视剧,唤起大众的重新思辨,例如 2018 年《大叔的爱》、2019 年《昨日的美食》,以及近期由 53 岁演员古田新太主演的校园剧《我的裙子去哪了》。


图片|《我的裙子去哪了》剧照

黑与白之外,还有彩虹的存在

古田新太在《我的裙子去哪了》里饰演一位喜爱阴性打扮的男教师原田信男,他同时也是一位同性恋。首集便蹬着高跟鞋、身着鹅黄色的长裙与丝质衬衫登场,受聘到一间正在提倡“多元性”的学校任教,他一开始便受到学生的刁难:

“你为什么要打扮的这么恶心?”

“恶心?”

“因为是同性恋才穿成这样的吧。”

“是不是同性恋与穿女装没有关系,你们不知道吗?”信男说:“等你长大以后,你以貌取人的这一点,会让你吃苦的。”

在全班的讪笑声中,信男正色,决定为班上同学上一堂性别课,便解释起 LGBT 中每个字词的含义,并且分析生理性别与性别特质的不同:“我属于 G,是 Gay,也会穿女装。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穿着女装则是外在形式,你这家伙明白了吗?”

而信男的出现,不仅让学生摸不着头绪,也让其他老师们感到头痛,譬如在走廊上奔跑、不愿意提前五分钟抵达学校、跑到医务室睡午觉⋯⋯他的不守规矩,其实正在为校园教育构筑新的规矩。

正如过去看过的校园青春剧,信男的存在是为学生解决问题。但有趣的是,无论每一集的故事线如何改变,都脱离不了“多元”的核心讨论。


图片|《我的裙子去哪了》剧照

先别说融合了,你听过多元吗?

还记得在第一集刚开始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对着全校同学说:

“Diversity 指的是多元、多样性,用自己的方式过生活,着眼于自身的未来。”

为和谐、融合而讲求统一的校园教育,是无法让每个人适性发展的。校长在首集便对信男说,希望他成为创造多元性的存在。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变得单一了呢?回顾小时候课堂上,老师要求孩子们要守规矩,甚至列出好学生应该有的行为、坏学生才会有的行为,努力去分类、定义,是因为害怕不可控。所以学校教育让每个人活在同样大小的盒子里,认为能因此创造和谐、融合、稳定的校园环境。可一旦有人无法遵守教条,就会被排除在团体之外,并且被视为“不正常”,甚至是“有病的”。

《我的裙子去哪了》每一集就像是把族群疆界往外再推一点点,再往外推一点点,无论是对外貌感到自卑的人、成绩无法达到社会标准的人、性别特质在二元之外的人,⋯⋯就像光谱一样,人的特质不是绝对的点对点两极,而是连续性的,会随时间游移流动。无论性别认同、性别特质、性倾向都可以套上光谱的概念。

推荐阅读:“生理性别”与“性别认同”,你听过性别光谱吗?


图片|《我的裙子去哪了》剧照

当每个人都爱着此刻的自己,并且尊重其他人亦有他们的状态,便不会有所谓“不正常”与“正常”的区别,也能够让每个人都被囊括在世界里,为自身状态感到骄傲。我们都能像校长说的一样:用自己的方式过生活,着眼于自身的未来。

5 月 17 日不再恐同日这天,亦是台湾同婚专法争论的沸沸扬扬之时,很适合来看看这部剧,去感受二元之外的模糊性,不用急着为任何人下定义。人在面对陌生的事物时,常常会先抱持着恐惧,然后排斥。恐惧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恐惧之后,我们愿不愿意花时间倾听、理解另一方。

延伸阅读:517 国际不再恐同日!爱不分性别,我深爱你的灵魂

信男女儿的前男友曾对信男说:“是您教会我世界上除了黑白以外,还有灰色的存在啊。”

而其实在黑白以外,除了灰色,还有更广阔的彩虹存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