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7 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也是同性恋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删除的日子。刚好呼应台湾的婚姻平权,今年的纪念日主题是:给所有人的正义与保护。

不再恐同日:这天是同志从“精神疾病”中除名的日子

2019 年 5 月 17 日,除了是婚姻平权草案协商的日子之外,也是世界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因为,在 29 年前的这一天,是同性恋者,终于从精神疾病中除名的日子。

每一年,筹办不再恐同日的 NGO 组织 May 17 都会订定一个主题。而 2019 年,似乎也隐隐呼应了台湾的婚姻平权,今年的纪念日主题是:

“给所有人的正义与保护。”


图片|来源

在二十多年前,同志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而在二十多年后,同志仍被许多人认为不应该“结婚”。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不再恐同日的故事。

LGBT+ 从精神疾病除名的日子,仅二十余年

疾病的定义,一直伴随着医疗的知识权力而来。什么是疾病?谁有病?谁该被治疗?很大程度上,都与医疗专业作为权力核心,能定义“谁有病”,脱不了关系。不过,这种定义谁有病的标准,其实是非常浮动的。它往往随着不同文化中的社会常规(social norms)、文化惯习(habitus)、宗教习惯、科技水准等因素而改变。

社会学者傅科曾在《疯癫与文明》分析,医疗化社会(medicalized society)如何将人分为“正常”与“非正常”来对待。他分析了十八世纪,所谓的精神疾病患者,如何被浸冷水、绑束身衣等各种惩罚训练,作为一种身体规训,强迫他们,学习怎么当个正常人。

傅科真正想质问的是,谁有权力定义这些人是疯癫、不正常的?这些研究疗法,背后到底更多真是实证医学,抑或是来自于我们对宗教与道德的狭隘想像?这样的故事,在同志族群的疾病化与去病化历程中,也不断发生。

在古代许多地方,一直存在着同性性行为。不过,同性性行为却被某些宗教与社会,污名化成一种疾病,甚至成为一种“常态”。

从宗教到医学:为何人们害怕同志?

颜正芳、徐志云所着〈美国精神医学会在 1973 年将同性恋去病化的来龙去脉〉一文中,便提到人们长期恐惧同志,其实历经过一种从宗教到医学的转向。

19 世纪,因为科学和法律的发展,很多过去被宗教视为“罪恶”的行为,开始被从医疗的角度来解读,诸如受到精神状态不稳定影响所出现异于寻常的行为、思考、言语、感官经验、甚至是犯罪行为者,以前多被教会判定为邪灵附身而遭到监禁或被活活打死,19 世纪后开始被以“精神病理”重新阐释,从宗教解读的“罪恶”转渡至“精神疾病”。

例如,当时知名的维也纳精神科医师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便认为同性性行为的发生,是属于体质退化所导致的精神疾病。

1952 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即把同志列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的心理疾病。第一版中,它描述同性情欲为一种“反社会的人格骚乱”,到了 1968 年的第二版,更将其称为“性偏差”。在保守的社会氛围底下,五六零年代,有许多同志,必须强制接受坐牢,或者是注射激素等医学治疗。

这样既罪又病的同志身分,当然让人们恐慌。身为同志,在当时也是绝对不能说的秘密,甚至可能因此断送性命。

让我们还给同志一个公道

不过,随着医疗与心理学研究的后续发展,以及对同志更友善的社会舆论,让人们发现,将同性性行为疾病化,其实是毫无道理的。1973 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宣布,将同性恋从 DSM 中除名。1990 年 5 月 17 日,世界卫生组织也跟进表态,将同性恋者从“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删除。这也成为同志族群被去病化的里程碑。

2005 年,法国人权运动者路易斯-乔治.汀(Louis-Georges Tin),组织不再恐同日委员会,希望号召各国,将每年此日作为纪念,关注因为恐惧同性恋、跨性别、双性恋等不同性倾向,而产生的不公平对待。

在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修订 ICD。这一次,是针对跨性别族群的去污名。2018 年 6 月 18 日公布的新版 ICD-11 中,“性别认同障碍症”被更名为“性别不一致”,且从精神疾病中除名,改列至性健康章节内。


图片|来源

不再恐同日,我们回顾“被肮脏”的同志历史

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各式各样不同性倾向特质的族群,在去病化之后,不是希望要巩固“生病”跟“健康”的分界,而是想让社会理解,原来所谓正常,本即模糊字眼。几十年来,无数的同志前辈,为了摆脱污名,走了好远好远。

当同志从去病化跨出一大步,并不只代表从此干净,当一个无瑕的人。而是希望,当整个同志社群经历过那么多“被肮脏”的历史,有一天,这个世界能够看到,并且给予他们基本的尊重。

延伸阅读:为什么同志大游行要奇装异服?让世界生病的“正常”框架

  • 1969 年,纽约格林威治村石墙暴动,为同志史上首次大规模反抗运动。
  • 1973 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除名。
  • 1980 年代,从美国旧金山开始的同志解放运动如火如荼。
  • 1990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将同性性行为除名。
  • 2013 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将“性别认同障碍”更改为“性别不安”,也从疾病中除名。
  • 2018 年 2 月,台湾卫福部函释宣布,任何性倾向扭转治疗均非医疗行为,实施将触犯《刑法》或《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
  • 2018 年 6 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将“性别不一致”从精神疾病中除名。
  • 2019 年,台湾将成为亚洲第一个同志婚姻国家。
  • 2020 年,台湾将于使用晶片式身分证(eID),取消性别栏,保留数字 7 给跨性别族群。

我们也相信,这份时间轴,还会越拉越长。 

恐同背后,常是不理解

在这篇文章最后,我们想邀请你读读,1935 年,精神分析学者佛洛伊德,曾写信给一位怀疑儿子是同志的母亲。

延伸阅读:1935 年,佛洛伊德怎么跟一位害怕儿子是同志的母亲沟通?

以下是回信内容:

我从信中判断,妳的孩子应该是一位同性恋。我讶异的是,妳并没有用这个字眼描述你的孩子。我好奇,为什么妳不愿意这样描述妳的孩子?同性恋很显然没什么好处,但也没什么好丢脸的。它不是种恶习,也不是件降格的事,更不是一种疾病。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由发展而来的性的多样性。从古代到当代,都有许多伟大的人都是同性恋(柏拉图、米开朗基罗、达文西等)。这是一种很强烈的不正义,让我们去迫害同性恋、将其视为罪刑。如果妳不愿意相信我,可以去读读哈维洛克.艾利斯的书。

当我们说起恐同(homophobia),我们谈论的是什么?恐同并不真的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抗拒心态。许多无心的言论、玩笑、羞辱,也由此而生。但我们理解,它可能不是出于刻意。甚至很多时候,恐同,其实也是出于担忧。

如果在过去,你较少了解同志族群,我们很欢迎你多看看我们的网站,也可以读读这份书单。然后,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这么做:

  • 跟朋友分享这篇文章
  • 看看婚姻平权大平台、同志谘询热线的粉丝专页,了解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 5 月 17 日,一起到立法院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