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丹麦乐活态度的“hygge”,那你听过“pyt”吗?pyt 是一种放过自己的态度,用在面对日常麻烦、挫折或错误之时。例如,如果你不小心打破杯子,可以耸耸肩,然后说“pyt”。

你可能听过“hygge”,它已经是无数书籍、文章和广告的主题,也常被误译为“惬意”,但它描述的其实是创造亲密感的过程。另一个字“pyt”(发音有点像是用英文念“pid”),最近被丹麦人选为最受欢迎的字,击败了“dvæle”(徘徊)和“krænkelsesparat”(准备好受到冒犯)。

延伸阅读:丹麦乐活单字 hygge,是台湾缺席的生活态度

Pyt 并没有贴切的翻译,它比较接近文化概念,代表培养健康想法以应对压力。身为丹麦人和心理学家,我认为,支撑着这个字的概念,其实世界各地都适用。

一种放下的方式

Pyt 通常是在面对日常麻烦、挫折或错误之时,用来表达感叹之意,比较接近的翻译包括“别担心了”、“这种事就是会发生”、“喔,好吧”。如果你在厨房打破了玻璃杯,你可以耸耸肩,然后说“pyt”。如果你看见汽车雨刷上夹了一张罚单,正当你怒火上升之时,你可以摇摇头然后低声说“pyt”。

它的核心在于接受并重置。它是种提醒,要我们退一步、重新聚焦,不要过度反应。它不是怪罪,而是种放下的方式。你可能会用 pyt 来回应你做的某件事:“Pyt,我真不该说那句蠢话。”它也可以用来支持另一个人──“Pyt,别因为同事不善体人意而烦心。”

Pyt 可以减轻压力,因为它代表真诚地尝试鼓励自己和他人,不要受到小小日常挫折的影响。一位丹麦企业领导者曾表示,知道何时该在工作上说 pyt,有机会增加工作满意程度。

推荐阅读:瑞典人教我的事:别怕为小事崩溃,尊重你的负面情绪


图片|来源

克服怪罪的倾向

许多心理研究尝试了解,我们如何解读其他人的行动、如何针对其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研究显示,日常麻烦事比较少,会让我们更快乐、活得更久。而在某些情况下,怎么样才算是麻烦事,与我们如何解读周遭发生的事物有关。

Pty 有助避开怪罪他人的倾向。如果你已经迟到了,前面那台车又特别慢,这可能会让人非常恼怒。但研究显示,当我们以某人的无能、意图或性格不佳来解释某人的行为,会让我们更生气。

说出 pyt,代表你决定,让某个人的行为(超出你的掌控范围)烦扰自己,实在不划算。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策略,例如思考情境上的限制(或许那位驾驶生病了),或思考两小时、两天或两周之后,这是否还是个烦人问题。

犯下严重错误的时候,当然不该用 pyt 来回应。应当承担责任之时,也不该用这个字。还有,这个字不能当成缺乏作为的藉口。教导正面心理学的丹麦人亦指出,在人生中太多面向使用 pyt,其实并不健康,如果与你的核心需求或价值有关,就更是如此。

按下 pyt 钮

在太自然中散步、瑜珈、冥想、运动、写日记、创作等活动,都可以帮助你放下。丹麦教师教导学生如何放下。教师发现,这可以帮助学生应对比较小的挫折,例如输了比赛或找不到最喜欢的铅笔等,亦有助教会他们,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完美无缺。

它们全都是值得学习的重要技能。研究显示,完美主义与担心和忧郁有关。另一方面,自我怜惜和社交支持,有助避免完美主义导致这些负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