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可以很复杂,很精致,但让我们最能产生共感的,是食物与情感的连结。廖辉英专文,写自己时常怀念的“母亲的菜”,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母亲仍然拼命地想喂饱家人每一餐。

回到最初的感动

一个社会承平越久,它的各种文化艺术就越精致、细腻、华靡、精雕细琢、并以另辟蹊径和别出心裁为尚,我们可以从晚唐的诗和南宋的词看出端倪。

当然,饮食文化也是如此。所以富越三代和暴发户的分野,只要看他们的饮食作派即可知道。

精致文化是人类进步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反映社会型态的指标。它随着社会脉动而发展,并有愈趋多元的现象。换言之,越成熟的社会,越能允许各种艺术的多元发展。

在这种状况下,精致饮食必然也是社会的某一种指标。但它和其他文化不同的地方,是它有两股全然不同的力量分别发展:一方面是继续向精致饮食挑战;另一方面则有反璞归真、倾向粗食的呼吁。后者这种粗食或轻淡饮食的呼吁,俨然是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因为现代社会的脚步繁忙匆促、现代人焦虑有余而舒缓不足、吸纳太多却运动太少、富庶有余而锻炼不足,再加上长期过量的精致饮食,带来太多富贵疾病,像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等;所以现代人一直反覆做着矛盾的动作:过量饮食之后,再辛苦减肥。这一来一往之间,实在浪费了太多精力、时间、金钱,而且对自尊和自信,也产生了极大的伤害。

很多清淡饮食都从健康和美观这两方面着眼而做着维持理想体重的呼吁;但是,对现代人而言,心灵上的减重与清淡,精神上的健康,其重要性可能更甚于体形上的减肥。

说明白一点,很多现代人心灵实在负载太多、什么都要却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以致忙碌半生却茫无头绪;又因为信奉“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个信念,所以只爱自己而无法用将心比心的立场去和其他人相处,因此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人越来越孤独;在商业社会的迷思中,笼罩在鼓励消费、预支享受的信用卡时代,现代人不断放任自己的各种欲望无限扩大,结果人人都变成为欲望而消费,不是因需要而消费,许多人越买越多但永不满足……

因为这种反省,我开始注意到:为什么我们越吃越好却反而无法从丰富精致的饮食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为什么许多食物都不以原味出现、而是多重加料、制作、加工后,变成另一种形态出现?就像我们繁复的生活?

带着感情出现的某种食物,像是有妈妈味道的鸡蛋盖饭、联考上榜后父亲当做奖赏的切阿面,为什么特别可口?它们没有特别讲究的刀法、火候、配料、做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材料或名贵的食物,但因为它们都带着某种美好温馨的回忆,都是简单朴实的原味食物,让我们那么没有隔阂的就感受到其中的一切……每当吃着这种食物,用回味与感念的心去品尝,自然特别可口。


图片|来源

这个启示,让我发现:带有感情的事物,是独特而美好的。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人都离不开感情。抽离了感情,即使你赢得全世界,又有什么意义?

做了母亲之后,我先是忙碌的职业妇女,后来又成为更加忙碌的专业写作者,常常没有办法开伙。因为在家开伙,常常不是只有烹煮这么单纯的工作,而是包括采买、洗切、烹煮、洗净等善后工作,最后还得加上菜色变化的设计,家中每个成员的偏好等等考虑。对一个出稿量长期那么大的我而言,实在是很大的负担。

可是,两个孩子逐渐长大,无独有偶的,他们都强烈表达希望能常吃到母亲亲手做的菜的希望。

为了孩子的希望,做母亲的自然勉力以赴。我记得自己为应付不同菜色的变化,曾非常努力的学习我吃过的某些餐厅的名菜。

结果得到什么评价?

儿子很不留情的批评说:“一点也不像满 X 楼的。”那家的京都排骨是儿子的最爱。

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我最沮丧的一刻。

后来,我放弃学习那些餐厅,而是自创做料和做法,经过几次改进,最后获得儿女的称许,甚至还百吃不厌,被他们称为“妈妈的卤肉”“妈妈的牛小排”或妈妈的某某菜。

我想,那就是以爱做高汤、烹煮出来的好菜吧。这些菜,都注意到营养、美味、好颜色,而且易做、不过度烹调、不繁文缛节、不企图伟大,是一个母亲用挚爱克服忙碌“设计”出来的菜色。我相信,这些菜,虽比不上餐厅名菜的豪华,但,几十年之后,当儿女都成家以后,他们一定还会时常怀念起这些“母亲的菜”,就像我也怀念从前物质那么贫瘠的时代,母亲拼命想要让我们兄妹吃够和吃好所做的那些菜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