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歌词这样写着:“放下从前一段感情,才能追求将来。”说起来容易,但是该如何做到呢?

十多年前,香港歌手方力申与邓丽欣合唱的〈好好恋爱〉中,男方有这样一句歌词:“放下从前一段感情,才能追求将来”。

这道理也许任谁都懂得,但懂得与做到,又总是一种事与愿违的关系。那不如我们放慢脚步,先去了解难以做到的难处是甚么!

爱情,源于对自己的不满

首先,我们要问爱是怎样及为何会出现的,也就是“人为何会坠入情网”?心理学家 Freud 的入室弟子 Reik 认为:爱情,很多时候源于对自己的不满。

在生活或临床工作中都能观察到,爱情出现之前,人的内心充满着不安、惊慌、不满足等负面感受,简单而言,就是不喜欢自己当下的状态。为此,爱情是逃脱自己的方式之一,以解除自我嫌恶与厌倦。继而,一个与现况不同的“理想”被置于快将成为爱人的那人身上,对方拥有自我所渴望的美好价值。为此,面对所爱慕的人,自我的自尊也会显得低下。

可以说,在沮丧失意之后,爱情的渴求很快就会藉机浮现。由于爱人满足了那些自我渴求的“理想”,要是能跟对方在一起,低下的自尊就能重新建立:我被这么完美的对象所爱/这么完美的对象接受我的追求,所以我也是很棒的!

然而,我们可以从上述“价值”的对比中看见达成爱情的路有多困难。首先,自我必然会面对低自尊的问题:如果人过于缺乏自信,被不安的未来所吓怕,或觉得自己高攀不起对方的价值,那不管他对爱情的渴望有多大,还是会不敢去爱的。再者,被仰慕的那位既然拥有自我所渴望的美好价值,那就一定会激起自我(潜意识)的憎意、忌妒与嫉羡:人必须克服那些美好不属于自己、而是为对方所拥有的强烈感受,把拥有的渴求转移到爱人身上,要不也是不会去爱的。

如果他的低自尊和缺自信是源自上一段情感的纠葛,那么要他重新踏上情路,又得耗更多的气力⋯⋯好累!算了!不恋爱了!这情况绝非少见。


图片|来源

爱情过后,任谁也不想回头面对自我的废墟

由上文可以想像,若一个人真的爱上对方,那面对别离或分手时,又会重新遇见甚么:原来自己真的不被爱、自我嫌恶、毫无自信与价值,且困于自尊低下的谷底。

面对失落,那些曾经因为勇于去爱而被克服的“无价值”与“憎恨与嫉羡”,都一一回归。人要么把这些负面的感受指向对方,如一般分手的吵闹剧码,要么就指向自己而讨厌起自己来。这就是 Freud 说面对爱的失落时,人会把一部份的自我认同于失去的对象,使“自我”与“变成对方的自我”分裂开来,互相对峙。从此,人的内心因不断的冲突而受苦。

为此,“放下从前一段感情,才能追求将来”从来不简单。放下,代表人们要重新面对自我的废墟⋯⋯。

放下的两种方式,或第三种?

面对感情失落的痛苦,连 Freud 也不知道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处理才是最好的。是要明确宣告跟对方关系的“死亡”,说服没有对方后的生活会有多好,来迫使自己放下?还是以贬抑对方的方式,说服自己把失掉的心早早收回,投往他处?

心理学专家 Winch 在 TED Talk 中谈及“如何修补受伤的心”,他认为面对分离后无法自拔地“检阅”前任的脸书动态、Instagram 贴文、聊天记录,只会是自我折磨的瘾。要戒除它,可以试着“列出这个人不适合你的每一点,所有不好的特质、所有惹你恼火的事,然后把那清单放在手机里。”

推荐阅读:如何修补受伤的心?TED Talk:“失恋列一份前任缺点清单最有效”

当感觉到对往日的情怀快要复现时,就点开手机的“前任缺点列表”。Winch 建议的,正正是以贬抑对方的方式来处理分手的痛。 而第一种处理方式,也许是直接删除对方的社交软体连结和以往的讯息记录,彷佛他已经死掉,一如“放下从前一段感情,才能追求将来”的下一句“你就似没存在”,让自己重新过没有对方的生活。

不过,在笔者的学习与临床经验中,我认为上述两种方式只留下恨与空白,都把“爱过”与“被爱过”的力量一同抛下。我不否认这可能是先拉开距离、收心、把心理能量先撒回到自身的一个阶段,有其重要与功能。但此后,也许要重新明认关系的失去,带着爱过与恨过的种种,好好哀悼,即对方从未消失于内心,而是找到适合日后的重新“安放”(re-place)的位置──当然,这将是复杂又漫长的旅程,让我们在下一篇再谈──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好好下一段恋爱。正如最后一句歌词:“然而假如只得我在,我怎样来觅寻下一位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