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并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人类习于用自己的罪恶感去分类食物,当你决定要吃这块蛋糕时,保持正向、积极的态度,而非抱持着“天啊这个食物太罪恶了”、“我等等一定会后悔”的想法。

你有听过情绪性进食吗?所谓情绪性进食,就是当你在“非饥饿”状态下,选择用吃东西来舒缓自己的忧郁、愤怒,这类能够纾解情绪压力的食物,被称为“疗愈食物(Comfort Food)”,然而这样的食物,往往是不健康与高热量的,如披萨、义大利面、起司、巧克力、冰淇淋等。

推荐阅读:夜间进食的你,其实是在消化一天的情绪

为了解决进食带来的罪恶感,网路上开始流行所谓的 “Guilt-free comfort food”(无罪恶感的疗愈食物),也就是用各种低热量、健康的食材或是方法,来制作疗愈系食物,譬如用“炒”取代“烤”,让你在情绪性进食时(后),也不会因为高热量而感到罪恶,或是又因此陷入情绪低落,创造无止尽的循环。坊间甚至推出了“无罪恶感的疗愈食物”食谱。

吃美食能够疗愈身心,又不会让你感到罪恶,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棒的东西吗?然而有人对于这类型食物持有不同的看法。

为饮食设限,只会让你产生反抗的欲望

Huffpost 在 Guilt-Free’ Comfort Food Is Loaded With Shame. Here’s How It’s Hurting You 一文中谈到,这种“无罪恶感的疗愈食物”,乍看能够解决人对于进食的焦虑,却可能让人的负面情绪陷入无止尽的循环。因为“无罪恶感”其实就暗指了那些碳水化合物、淀粉、脂肪是有罪、错误的,一旦人们吃了,就必须要“感到罪恶”,并且祈求宽恕。

注册营养师 Alyssa Pike 认为我们不该去分类哪些食物是好、是坏,因为这样的分类法,将会让人产生内疚。

食品心理学家 Dr. Jen 则提到这种将食物贴上好坏标签的分类法,会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人们对于那些被禁止的事会产生反抗心理,如果他们做了这样的事,羞耻心会让人感到绝望,进而让人掉进情绪漩涡,开始要求更多。就好比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说:“你不能吃这块蛋糕!”当他们选择吃了食物,内疚、罪恶会让他们要求更多。

而当那些“无罪恶感”的疗愈食物出现,虽然相当程度安抚了进食的内疚感,却也暗指了那些不选择健康进食的人是懒惰的。

拒绝为食物贴标签

我们该用什么态度来看待进食?

Alyssa Pike 认为,首先要撇开为食物贴标签的习惯。食物并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人类习于用自己的罪恶感去分类食物,当你决定要吃这块蛋糕时,保持正向、积极的态度,而非抱持着“天啊这个食物太罪恶了”、“我等等一定会后悔”的想法。

如果你能撇开将食物贴上好坏标签的习惯,饮食限制就会消失,你也不会想着要去破坏禁忌。

下一次当你品尝食物时,抱着愉悦的心情去进食吧!如果带着负面情绪进食,美食就没有它的意义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