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给仍在纠结要如何回答亲友问题的你:社交圈不只在职场上,而是在任何生活里能够接触到的人之中。不妨跳脱与亲戚的表层问候,把平常的职场社交技巧运用在此时吧!

嘿,一年一次的农历新年就是现在了,除了要跟你说声恭喜,也要跟你道个辛苦。也许你仍焦虑着如何面对亲友关心、在婆家与娘家之间周旋、害怕遇到各种社交场合,但除了尴尬、反问、逃避以外,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推荐阅读:懒得再交新朋友?如何看待 25 岁后的社交焦虑

如果你正觉得随着年纪增长,社交圈渐缩,生活稳定却也没有特别的乐趣。那么“拓展社交圈”就是一个能让平稳生活掀起一点涟漪的方法。当然,此处指的拓展社交圈并非毫无目的,抓到人就胡乱聊天,而是正值春节期间,身边朋友都各自与家人相伴的时候,感到无趣的你除了追剧滑手机以外,还能做的一个有趣行动。


日剧《家族的形式》剧照

扩大社交圈,将无聊变有趣

社会心理学家 Tanya Menon 曾在一场 TED talk 中提到扩展社交圈的三个方法,分别是:

运用更多不完美的社交搜索引擎(Use a more imperfect social search engine)

“不完美的”社交搜寻引擎指的是“跳脱我们习惯的生活模式”,如果你经常在春节期间睡到自然醒、醒来滑手机追剧、熬夜玩桌游。如此循环下来,你能够在春节期间最接近的族群就是和自己相仿的表兄弟姐妹、邻居好友等。

但倘若刻意让自己跳脱习惯,刻意早起吃早餐、和爸妈一起采买年货、参加家庭聚会不再沈默,主动攀谈,接触到许久未联络的亲友,不仅是对他们有更多的认识,也让他们更了解你,那就达成了拓展社交圈的第一步——走平常不会走的路。

勇敢地将自己投身于社交过程里(Be courageous in traveling your social universe)

当我们突破第一步,出现在平常鲜少出席的亲友聚会中,难免感到些许不自在,我们可能下意识地认为亲友与自己聊不来或认为亲友比自己能力强而不敢上前交谈,这样的预期心理也阻碍了我们希望扩展社交圈的目标。

不自在、害怕的原因,可以归咎为这是我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安全感和争强好胜的心理。若从前没有主动开启过话题,突然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当然害怕对方不习惯。另一方面,若对方是能力、个性比自己强势许多的人,我们也不愿意被视为弱者。

在这种越是害怕、越是害羞的时刻,就越要正面迎接,甚至主动开启话题。让对方有一个能够更认识自己的机会,毕竟“主动”是最容易释出善意的行为,也能让对方自然地理解自己的心意。

将对方视为夥伴而非人际资源(Reach out to people as partners rather than resources)

虽然是抱持着“希望扩大社交圈”的起心动念,我们才开始与亲友产生多元互动,但仍要记得,社交关系本来就不是交易行为,无法用“一定会有收获”的心态面对。

将对方视为可以更亲密的亲友、人生的朋友,如此无特殊目的的社交模式,才能逐渐扩大,走得越来越远。回想起那些你本来就很要好的朋友们,不也是无任何设想的相遇、相知,才能走到现在吗?


图片|来源

社交圈,是一种传递自己信念的管道

希望拓展社交圈的人,无非是希望能够透过他人的眼睛,更加理解社会与世界,那些自己碰不到的角落以及尚未经历的生活。因此不该把拓展社交圈的范围规范在职场上,任何生活里能够接触到的人,都是社交圈的一环。当然,亲友也是你能够拓展社交、开展眼界的媒介。

透过社交,我们能将自己的信念传递给他人,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也让他人有机会能理解自己。虽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了解另一个人,但能够遇见有着相似价值观的知心,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推荐阅读:别再轻易跨出舒适圈!专精“能力圈”让你活得更像自己

再说个故事,依稀记得在去年底公投以前,我鲜少和亲戚谈及自己对于婚姻平权的看法,但透过社群媒体,他们大约知道我相信性别平等、支持婚姻平权,大约。

在投票前夕,我回到南部老家,和其他也同样返乡投票的亲戚坐在客厅里,突然谈起对公投的看法。我试着不激动、再平稳不过地阐述自己坚信的立场,虽然不知道亲戚心里的想法,但当下也觉得,无论如何我对得起自己,也为自己与所爱的人奋力过了。

隔日,在艳阳下的排队队伍里,一个亲戚转头问我:“你要投几号?我要跟你一样。”

今年春节,试着拓展社交范围,好好地与亲友谈心聊天吧,或许那位你以为没有共同话题的亲友,会成为忘年之交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