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生小孩就知道了,你家不会再是这个样子。”难道生了孩子就没办法维持居家整洁吗?其实整理并没有想像中困难,只要你愿意搭配这四点提醒,就能让孩子养成整理环境的习惯。


图片|三采文化 提供

小孩具有翻转世界的能量,只花短短几个月,就可以把原本出门都要化全妆的女人,搞成连眉毛不画也没在管;把原本讲话轻声细雨、神态温柔的女人,搞成随时破口大骂濒临起肖;把本来细腻温馨、整洁清爽的家,搞成像是世界大战过后的场景。

绝大多数有小孩的家庭,对于家中变乱这件事,已经消极到放弃治疗,觉得这就是有小孩的生活,跟这种现象硬干只会累死跟气死。以前身边朋友也不断这样跟我说:“等你生小孩就知道了,你家不会再是这个样子。”听得我浑身起寒毛。

但我对乱的承受度实在太低了,且身为全职妈妈,在家的时间很长,如果居家环境没有整顿好,我心情会很暴躁,所以生了儿子后,也不曾因此跟脏乱妥协,而是想更多办法,让我们家可以维持应有的舒适。

想做到当然是需要决心,不过只要运用本书提到的收纳原则,另外搭配以下四点提醒,养成习惯后,其实没有想像中困难:


图片|三采文化 提供

小提醒 1:玩具定期轮调、维持新鲜感才是王道

有小孩的家之所以容易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玩具过多。

我觉得不断帮孩子买玩具,某种程度是为了安抚父母内心的焦虑。我们常担心自己陪伴不够、担心小孩无聊、担心小孩玩具玩腻了,觉得似乎买新玩具,小孩会因此快乐些,有新东西玩也比较不会闹情绪。

但过多玩具反而让孩子变得花心,随便玩几下就觉得厌倦,无法专注投入挖掘其中的乐趣,最后养成小孩喜新厌旧的习性,大人伤了荷包,小孩失了定性,算是双输的局面。

所以,父母脑波要调强一点,不能小孩卢一下就妥协,夫妻齐心(也要努力让长辈齐心)坚持住买玩具的原则与时机,日积月累下来,家里就不会被太多玩具充斥,压缩到生活空间。爸妈可以趁小孩睡的时候,把小孩近期较少玩的玩具藏起来,小孩都蛮健忘的,过一阵子再找时机拿出,会有小别胜新婚的神奇效果,比不断买新玩具省钱多了!

还有一个重点,藏小孩玩具的祕密基地,千万不能设在小孩房!我以前就是惯性觉得玩具要收儿子房间橱柜,结果每次想藏玩具进去,都被他抓包(那时他还没上学,跟我如影随形),平常明明不玩,当下却给我生离死别哭倒长城,或是把我收好的玩具又挖出来。

搬到新家后,我改成把玩具收在储藏室,终于可以趁他睡觉时偷偷乔,玩具区的总量控制在一个不会过乱的程度,必要时再从祕密基地捞玩具出来轮调,果然他根本不会发现啊。

小提醒 2:教小孩学会收玩具

小孩不肯收玩具是亲子大战最常见的争端,当孩子玩完了却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爆炸般的现场,真的让人很想抓起他的领口(太太冷静点)质问怎么那么不负责任,这样玩后不理对吗!我从儿子一岁二个月起,开始教他跟我一起收玩具,一路以来,当然我也多次气到想摔他玩具,但在持续的努力下,我觉得儿子收玩具的习惯算是不错了,到了三岁多,基本上我可以动动嘴他就开始收,完成度越来越高。没有什么了不起、一步登天的方法,总之我是这样熬过来的,分享给新手父母参考。

方法 A:收纳方式对小孩而言要容易上手

每个小小孩都是崩溃哥崩溃姐,要他们负责收拾,自然不能让他们感到困难而轻易作罢。在挑选玩具收纳物时,要优先考量小孩好不好拿取,太紧、太重的抽屉,或是堆叠过高的收纳盒都不适合,让一岁多小孩可以安全、轻松的开合,自行拿取跟放回玩具,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方法 B:玩具要明确做分类,但不要分得过细

大人跟小孩都一样,东西没有明确定义好要收哪,会感到无所适从而乱收。所以,在引导孩子收玩具时,先把分类定好,像是乐高、车车、积木、轨道、乐器类、拼图、扮家家酒道具等,每个收纳盒收一类东西,小孩其实学得很快,我儿子一岁多就很清楚每样玩具该收在哪一格,他爸要帮忙收还得先问他咧。

但分类方式务必符合孩子当下的能力,不要分得过细,有时大人会不小心走火入魔,觉得既然要分类,老娘就帮你分到底。逻辑过于复杂,会让小孩练习收拾时感到挫折,动不动因为分错被纠正,是没有必要的,这之间的拿捏要掌握一下。


图片|三采文化 提供

小提醒 3:提供孩子能随手归位的环境

很多时候不是小孩不肯练习收,而是家中的环境让他们几乎没有插手的空间,必须事事找爸妈帮忙。规划家中细节的时候,蹲下来用小孩的高度思考,像是在玄关处装他们伸手可及的挂钩,让小孩回家就可以自己把外套、包包挂好。

在小孩房放矮柜,让他们可以随手把换下的衣服收好,随着长大慢慢学习整理自己的日常用品。这些小动作的累积,都有机会让小孩成为维持居家环境的助力,而非阻力。

小提醒 4:要小孩收玩具前,先帮助他停下玩的兴头

要让小孩收玩具,第一步是先要让他们愿意停止玩,这其实是相当困难的阶段,特别是在小孩还小的时候,相信所有父母都被考过这题。我自己主要是靠以下四个沟通方法,把儿子从玩玩具的狂热拉回现实,分享给新手父母参考。

推荐阅读:成为新手父亲:相信直觉,比盲从育儿书更重要

沟通法 A:提前预告玩的时间即将结束

小孩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而且大人之所以急忙催促,是因为我们知道接下来必须要做哪件事,不想因此被耽误,但这些事件发生的顺序跟因果,小孩是不清楚的。

所以换个角度,如果我们眼看再不出门要大塞车了,突然催促小孩别再玩,开始收玩具,这对小孩是多么突兀的一件事,他们年纪小又还不会表达,一哭二闹只差没上吊也是合理反应。当我这样去理解小孩的行为后,发现是自己的做法太粗鲁、霸道,没有顾及小孩的感受。所以我开始提前预告,提前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接着每十分钟提醒一次,让儿子对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有所准备,练习几次后,他对于何时该停手的规矩就越来越好了。

沟通法 B:与小孩约定好时间,倒数计时

小孩玩起来很难停下来,如果没有用具体的时间去约束,只在旁边不断碎念,通常是没什么效果的。我习惯用十分钟为单位来跟儿子约定,也会用手机闹钟计时。儿子还小时,对于十分钟当然没概念,时间到了还是耍赖,我就一次一次跟他练习,在如此坚持与努力下,他现在对于十分钟是有感的,而且知道时间到就该停手。

沟通法 C:视情况给他一点弹性时间,但只准一次

约定的时间到了,如果小孩又耍赖,大人通常会百般无奈甚至动怒,觉得小孩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但是太太呀(摇妳肩膀),小孩的工作就是练肖尾跟说话不算话啊,跟他们太认真计较,我们就输了。我也曾为了表现我的原则,约定时间一到,就严格要求儿子停下,但为此我们产生过无数次悲壮的亲子冲突,最后让我花更多时间去达到目标,还严重坏了心情。后来想想,多给他玩几分钟,对我其实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但对他却有种赚到的喜悦感,这个交易是很值得也无伤大雅的。

推荐阅读:别急着把孩子拉进“现实”世界,顺其自然的教养让两人更快乐

后来如果情况允许,我会让他延长三到五分钟的时间,有时甚至只给他一分钟就好,但事先说好,延长时间一到,绝对不会再等,如果他还不肯停手,会有相对的后果需要承担(玩具被没收,或是因为他耽误时间,等等不能做他想做的事)。小孩尝到一点甜头,原本跟父母敌对的心态就会产生微妙的改变,延长时间结束,他们会比较愿意配合收拾。

沟通法 D:玩到欲罢不能时,用“进度”来约定结束的点

很多时候小孩不肯停下,是因为他们觉得还没有“玩完”,觉得我们打断他们正在进行的大事,但怎样才叫玩完就很微妙了,大人跟小孩肯定是持不同观点。

如果我发现儿子找不到停下来的点,我会观察当下的情况,改成用进度来跟他约束。

像是他在盖乐高,我会说“那你把车子的轮胎装好就要停下来”,或在玩黏土时,跟他说,“把这个松饼做出来就停”。这样沟通他反而比较能熄火,因为他觉得有玩到一个段落,甘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