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每个年纪该做的事,就不会对未来感到不安

在世界上发光发热的人,三十五岁前都已掌握住了某些“诀窍”。 

企管顾问大前研一出版处女作《企业参谋》是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当时他进入麦肯锡工作才不过三年,但是这本书不仅在日本大为畅销,同时也席卷了世界各国。因此,这本书可说是将大前研一推到世人面前的“出道作品”。

传奇投资顾问藤卷健史三十五岁转至摩根史坦利银行工作。毕业后进入三井信托银行任职时,他也是公司里的超级业务员,不过真正让他踏上全球舞台散发光芒的契机,还是在于三十五岁的转职。

一位青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佳世客(JUSCO)超市工作,并在九个月后离职,转到父亲经营的小郡商事上班。三十五岁时,他没有继续贩售父亲公司主打的男士服装,而是在广岛开设了第一家休闲风格的服饰店─“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这家服饰店的店名简称为“UNIQLO”(优衣库),而这位青年就是家喻户晓的日本迅销有限公司(Fast Retailing)老板柳井正。 (柳井正创办 Uniqlo 的态度

如果要在三十五岁前掌握某些“诀窍”,就必须趁三十岁前,完成职业技能的锻炼。 

最后笑的人,才是职涯胜利者 

三十岁正可称为“最初也是最后的一年”。 

如果在人生中想要持续得到自己渴望的果实,如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想要品尝到更加美味的果实,就必须在三十岁以前尽量耕耘自我这块田地,挥汗灌溉施肥,并且撒下所有的种子。 

对于三十岁是淬炼自己的最后一年,如果能因为“应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全力以赴去做”而感到内心充实,在这“职业技能锻炼的最后一年”坦荡一笑,这样的人,才会成为一生职涯的胜利者。 即使年薪比某人少,即使社会地位比某人低,如果能够幸福地迎向“淬炼自己的最后一年”,就不会有任何惧怕的事。 

三十岁是“淬炼自己的最后一年”,也是“与他人产生连结的第一年” 

换个方式来说,真正的职涯是从三十岁开始。 

三十岁之后,就是让之前不断磨练的自己踏足社会上活动,也是从 Me 转换成 We 的时期。直到三十岁为止的期间,要专注地奋斗,埋头苦干持续努力。如此将自己淬炼到闪闪发亮后,一边实际感受成果,同时慢慢地测试自己究竟能够爬得多高,不就是三十岁到三十五岁该做的事情吗? 

淬炼自己直到三十岁为止的八年期间,坦白说会相当乏味,根本称不上有任何的“快乐”。由于是锻炼职业技能的期间,付出的努力远远多于获得的成果,或许有人会因此感到“太过漫长,无法忍受。” 然而,人生漫漫。多数的情况下,每个人的人生应该会远比八年要长。只要忍耐八年,就可以获得未来充实的三十年,不是非常值得吗? 

“八年职涯培育+附加一年”的蓝图规画 

去到从未去过的地方,如果手上没有地图,就算只是信步而行,短短十分钟的路程也会备感遥远。闭上眼睛,根本走不了几步,正是因为被看不见前途的不安所打败。 

电车突然中途停驶时,如果车内完全没有广播说明,乘客的不安与焦虑会急遽升高。然而,如果此时车上有广播告知:“本列车在此暂时停车,等信号转换后,立即发车”,所有乘客都会平静下来,又开始浏览手机邮件或看书。 职业技能锻炼的八年也是同样的情形。包含我自己在内,已经完成的人会觉得“只是一眨眼的时间”。但是对于眼前才正要开始的人来说,会觉得这段时间非常漫长、庞大。 

为了消除这样的不安与焦虑,在此介绍各个年龄阶段的职场蓝图。如果已经过了三十岁,只得不管年龄,依序比照办理了。 

最初三年:从学校到公司

从学校毕业进入公司到二十五岁,职涯最初的三年,是将全部精力贡献给职场的时期。 “活用年轻特有的感性!经验不足的部分,就靠创意一决胜负!”这样的想法可说是错得一塌糊涂。 

能够发挥出年轻人独特创意的,只有极少数的天才而已。九九%的人在这个年纪,需要的是坦率的心与勤劳的身体。虽然这正是公司对于职场新人的需求,不过对自己来说,也有其必要。如果没有趁着年轻学好基础,等上了年纪就只会让自己无谓地白费力气而已。 

打个比方,这段期间就像是在默背九九乘法表一样。要解开费马的定理虽然需要乍现的灵感,但是完全不懂九九乘法的人想靠感性挑战这项定理,就只是一大笑话。不懂九九乘法就想做因式分解的题目,是很辛苦的事,而且到了四十岁才努力背诵着“二二得四、二三得六”,这就不是悲剧,而会是一场闹剧。

推荐阅读:年轻人请选第一个老板,不要选第一份工作

进入职场五年后,要建立自己的代表作

要完成一件能让众人清楚得知是“自己的功劳”的事项。这个时期要认真地挥出一记职场全垒打。 

在这个阶段,同期进入公司的人之中,会分成将来有希望出人头地的类型,以及毫无希望的类型。 区分的界线在于公司内部是否认同“这家伙还满有一套的!”除此之外,还要写下让人一目瞭然的实际成绩,树立“自己的功劳”,无论多小都好。 

如此一来,就会被委派处理重大工作,能够有机会挥出职场全垒打。这样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了解自己的长处。成功不是转眼就能到手的事。成功就像是一场倍数游戏,拥有成功体验的人以自己的体验为本钱,然后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十岁前的两年时间,是见识世面的时期

无论是组织的一份子、自由工作者,或是经营者,眼界只局限于自己公司的话,无法有所成就。 无论是选择哪一种工作模式,首先要试着了解整个业界,尤其要与合作厂商建立牢靠的往来关系,或许其中就有着日后的客户或合作夥伴。 

即使是同业的经营者或自由工作者,如果彼此能够有所交集,要决定今后的工作模式时,这些人就会是很好的参考范本。刚进公司的新人,就算是参加拓展人脉的宴会,连话题也找不到,根本就没有意义,不过到了这个年纪,就能够建立起今后息息相关的人脉网络。 

换工作去看看别家公司也是一种作法。理想的情况是事先挥出一记“业界的职涯全垒打”,而不是只有“公司内的职涯全垒打”。如此一来,自己会受到其他公司的注意,也可能会被挖角。由于人们主动地集中到自己身边,人脉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

锻炼到三十岁还不够

三十岁的时候,职业技能锻炼虽然结束了,不过还要延长一年的时间,也就是学习重要事项的附加时期,直到三十一岁为止。这一年应该要学习的最优先事项,就是管理。 三十岁为止建立的成就只是一个人的成就,能够达成的工作量有限。三十岁前打出个人独秀的职场全垒打就足够了,不过今后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团队力量。能发挥到什么程度,个中关键就在于个人素养。 

希望领导多大规模的组织,以及是否具备领导的能力,从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就能决定自己究竟适合当经营者,还是自由工作者。在这一年内,即使是身为组织底下的员工,应该也能弄清楚待在什么样的公司、站在哪一种立场是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由此可知,三十岁时如果能够完成职业技能的锻炼,定下自己的工作模式,就已经准备好在三十五岁以前掌握某些关键“诀窍”。 

更多决定未来收入的关键,请看30岁前,决定未来收入的90%  

让人生胜利!
〉〉成功的夜猫子睡前完成哪些事?
〉〉职场中的贴心习惯:体贴不要别有居心
〉〉跟谁聊天都尽兴:聊天读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