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钱收入之外,“金钱支出”其实也与快乐息息相关。我们如何花钱,也决定了我们感受到的快乐。在此,我们要分享两个“聪明花钱更快乐”的祕诀。

聪明花钱更快乐

回想一下,最近这个月,你买了哪些东西?

哪些东西买了之后,就只是东西,你不太能回想起当初为什么要买它。或者有没有哪些东西一拿出来,你的脑中就浮现一些深刻的印象。你不只买了东西,这些东西还伴随一些记忆。

在一定程度的收入内,赚的钱愈多,我们确实会快乐一点。不过,除了金钱收入之外,“金钱支出”其实也与快乐息息相关。我们如何花钱,也决定了我们感受到的快乐。在此,我们要分享两个“聪明花钱更快乐”的祕诀。


图片|日剧《恶作剧之吻》剧照

1. 花钱买体验

买东西和买“体验”是不一样的概念。

“买东西”很容易理解,就是购买实质上触摸得到的东西。“买体验”则需要解释一下:体验指的是以“时间”为单位进行的活动,好比一趟旅行、一场音乐会、一部电影、上健身房运动、到球场看赛事等。

社交是人类的天性,大脑喜欢与人互动,感觉到“连结”是我们快乐的重要来源。在买体验时,“连结”比较有机会发生。刚刚提到的旅行、音乐会、运动等,都可能带来人际互动而增加我们的快乐。

不过,也不是说买东西就完全不行。事实上,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能将“买东西”变成“买体验”了。

比方说,你买了一台任天堂游戏机(Nintendo Switch)。它可以纯粹就只是一样商品,但你决定在周日时,把游戏机拿到客厅,和家人一起玩,或者带去朋友的聚会里。这段众人欢乐的游戏时光,就是一种体验。

下次,在你购入任何东西之前,想想看你打算怎么使用这样物品?你能不能发挥创意,让它不只是商品,还能带来更多体验?

有两位年纪五十多岁的阿姨,她们都存了一笔钱。其中一位阿姨买了一台超高级吸尘器,标榜能把家里吸得清洁溜溜、一尘不染,任何角落都不放过。另一位阿姨把钱拿去旅行,和家人一起去日本滑雪。

猜猜看,半年之后谁比较可能会后悔?

买“贵桑桑”吸尘器的阿姨可能会说:“早知道就不要买这个吸尘器了,都没在用!”而选择旅游的阿姨则可能会拿着手机,比着里头的照片,笑说:“唉哟!太怀念了,你看!上次去日本滑雪,摔个狗吃屎!笑死了,好想跟家人再去一次喔!”

阿姨的故事告诉我们,比起买体验,买东西更可能带来后悔。买东西的乐趣比较偏向“愉悦感”,在当下很真实、很强烈,却也消逝得很快。

买体验的乐趣则容易发展成“满足感”,是一种比较可能维持的快乐。回忆那些体验,我们都会说这钱花得实在值得!

写到这边,不禁想起很久之前,没考虑就答应跟朋友一起去大汉溪高空弹跳的事。虽然只是跳下去的短短几秒,就花了不少钱。但现在想想,确实很值得;你看,几年过去了,我还一直拿出来说嘴。

下次,在你准备买东西之前,思考一下这个商品能带给你什么,能满足你什么?

买车时,你想满足的可能是尊爵感,也可能是创造带家人出游的体验。后者不一定要车子才办得到,而前者则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推荐阅读:购物季狂买剁手?六大工具帮助你聪明购物

2. 花钱买时间

“时间饥荒”是一种时间总是不够用的感觉,会带给我们压力与不快乐。缓解这种饥荒的一种方法,就是花点钱换取更多时间。比方说,叫午餐外送、找到府清洁服务等,都是花钱买时间的方法。

不过,这真的会让我们比较快乐吗?大多数人并不这么认为。在一份调查中,六千多位美国人里,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表示他们愿意花钱换取更多时间。

调查发现,愿意花钱换取时间的少数人,自觉生活满意度比其他人高出许多。特别是,你花钱换取的时间,原本是要做某些你很讨厌的事(好比塞车,或者是在雨天骑车出门),这种交易确实让人更快乐。

虽然说“时间就是金钱”,两者看似等价。不过,重视时间胜于金钱的人,往往更快乐。不过,在此也得难过地附带一提,花钱买时间带来快乐,并不适合用在经济状况拮据的时刻。

我们常说,要把钱花在刀口上。想想看,你有没有真的把钱用在那些会让自己快乐的体验上呢?

推荐阅读:亲爱的,何不利用妳的消费力来实行女性主义

 

“不知道”比较快乐

走在路上,突然有人拿着五十块说要给你。先说好,这不是诈骗、金光党或其他可能会上社会新闻头版的恐怖状况。对方是真的带着善意与笑脸,想给你这笔钱。

拿到这笔钱的你,会快乐吗?如果对方说,他可以告诉你,送你五十元背后真正的缘由,你会想知道吗?知道缘由之后,你觉得自己的快乐程度会改变吗?

这个(奇怪的)研究是这样的,研究者请大学生在路上随机发钱,金额大约是一美元,大概是台币三十元左右。

真想参加这个研究!确实,莫名其妙拿到钱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啊!

研究对象被随机分成两群。其中一群人除了拿到钱之外,还会附带拿到一份文宣品,上头写着“欢迎加入微笑社团,一起来做善事”(告知这笔钱的缘由)。另一群人只拿到钱,不知道发钱背后的原因。

虽然,莫名其妙拿到钱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不过,调查数据显示,直接拿到钱而“不知道原因的人”,比起知道原因的人还要快乐。

研究者又找来另外一群学生,请他们在教室里“想像”上面这两种情况,并询问他们觉得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比较快乐。学生一致表示,“知道原因”的状况下,自己会更快乐。

看来,对于什么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我们的直觉不一定是对的。

数位世代,资讯取得容易,大大舒缓了我们对未知的焦虑。想知道什么,我们弹指之间就能在网路上找到资料。不过,有些快乐其实藏在“不知道”里。知道太多,事情就不好玩了。

出国旅游是个很好的例子。自由行之前,我们得做足功课。想像有一对情侣,其中一方负责安排所有的景点,且在事前详细阅读了一堆旅游书、部落格,把所有景点在旅行之前都 Google 完毕。而另一方则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跟着对方来到每一个景点。谁比较能享受到旅行的乐趣呢?(提示:如果不确定答案的话,可以模拟一下职业导游第十次来到日本的心情。)

许多人旅行后会抱怨,怎么“真正的景点”和“查到的景点”差这么多?

当我们事前功课做得太齐全,实际到了现场后,反而有很多东西可以拿来比较;先前曾提过,比较是快乐杀手。百货公司没想像中好逛,名胜古迹没想像中雄伟⋯⋯反倒是那位连要去哪里都不知道的人,还比较可能享受更多惊喜与乐趣。

说走就走的旅行,确实会带给我们很多焦虑。不过,当未知、随机真正融入旅行里面,我们更可能看见那个地方真正的风景。作家皮科.艾尔(Pico Iyer)在“未知的美丽”(The beauty of what we'll never know)这场 TED 演讲里曾说:

旅行的祕密,就是沉浸其中,由里及外,去你不会去的地方,去探索不确定、模糊,甚至是恐惧。在家,我们极容易认为事情都在掌控之中。离家在外的时候,你要记住,每一分每一秒,你不会、也不能了解事情的全部。

未知看似威胁,却也意味着机会与可能。常常与未知共处,我们将有机会在转角遇见更多有趣的事。

知道很多,我们会很安心。但也别忘了,有些快乐只发生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刻。

快乐不存在于拥有或得到,它只存在于给予。伸出手、分享、微笑、拥抱,快乐如同香水,你不可能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一滴都没沾上。

——奥格.曼迪诺 (Og Mandino, 1923-1996) 美国作家

没有人因得到什么而受到尊敬,尊荣是一个人因付出而得到的回馈。

——柯立芝 (1872-1933)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

无论何处,人们都想通晓世事,但是正因为我们无法通晓世事,我们才有希望。

——爱默生 (1803-1882) 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