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伴侣吵着吵着,也会陷入情绪之中,而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脱离原先争吵的主题,开始检讨起对方的态度。遇到这种状况该如何处理呢?

文|soidid

我跟 H 史上最大的吵架时光,吵到虾子都蹦蹦跳。喝了啤酒的 H,吵架的时候气的蹦蹦跳;酒精加上肾上腺素,整个人红通通的,我心想:他好像一只虾子啊。

其实吵架的原因也蛮简单的:我们计画了一趟旅行,与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因为是公路旅行,一开始,我们乐观地一致同意行程“保持开放”,去到了再感觉要待多久、下一站要去哪。

听起来很棒,却没料到:到了之后,我们对“要待多久、下一站要去哪”有不同的想法。雪上加霜的是:原本预定第一天能碰面的卖家因故改期(是的,公路旅行顺便运回要买的二手家俱)、以及车子临时出了状况必须处理。

这两个预料之外,让我们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大幅缩短。而因为休假天数是早早说好的,旅行的总时间是固定的。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完了,四个人对这趟旅行实际上抱持着不同的期待。而我们原以为的“保持开放”,其实各自内心都有些“不想妥协”的旅行目标。

原本我们以为会有多出来的时间,那么、这段时间可以“保持开放”;但我们没有。最后时间是少到无法让每个人都达成出发前的期待。我们对时间太过乐观了。

原因之下的原因

我们大部分围绕着“旅行的安排”而吵;但其实也不只是。

我发现,当争吵挂勾到个人价值感的时候,就无敌难解 —— 我想要去 A,但时间上很困难,其实我心里也知道最好的安排是“下次再说吧”。朋友这么说其实也还好,毕竟朋友不是主揪、朋友在出发前也不清楚我对旅行的想法。

但 H 一这么主张,我就忍不住觉得:“看吧!我不重要。在想法冲突的时候,你就想要牺牲我。”我觉得自己被牺牲、没有价值,而十万分委屈。

而 H 则是身为主揪,夹在三个人的不同期待间,沟通协调、动辄得咎。也是十万分委屈。

再下一层,其实我们吵的是:平常远距离,见面时的时间安排应该长什么样子?—— 其实我们还没有答案。但吵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理解:我们的冲突点在这里。然后各自去想: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对方的需要是什么?该怎么达到中间点?作为下次参考 —— 如果还有下次的话(笑)。


图片|作者提供

在争吵的当下,其实我有意识到我把“我的价值”和“H 的旅行取舍”挂勾在一起,也知道“如果我可以不要这么连结就没事了、我们就不用吵架了,但就是做不到。我也坦白地跟 H 讲:我知道自己可以不要这样挂勾,你也没有这个意思,但我现在心里这关就是过不去。

吵架:你来我往的照样造句

H 不喜欢吵架,我想他觉得吵架伤感情。但问题是:我其实蛮喜欢跟 H 吵架的。我不是喜欢“没事找事吵”,而是觉得“从来没有吵的这么过瘾!”(好像越解释越糟糕。)

H 是我极少数遇到,能好好吵架的人:吵架的时候,觉得彼此能够互相表达情绪、而不会失去沟通的意愿。可能是运气,我们对彼此的耐心刚好足够。吵架的时候少不了很多泥巴烂仗,哭啊、大声说话,但我在我们吵架时说的话,大概这辈子吵过的架中,最有建设性的了。

例如,我会说:“我知道你这样做,是因为你对时间过度乐观。可能你常常一个人旅行,所以没有问题。因为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旅行,时间不够,自己跟自己内心取舍一下就好了。但如果是跟其他人一起,就会有点麻烦。我知道你不是故意,但我会因此觉得自己好像不重要。如果我们事前有稍微讨论过时间的细节,我能事先有心理准备的话,也许就会好得多。”

换作是以前,我大概会说:“反正什么事情就是我最不重要!每次都这样,朋友一说,你就说好。丢我一个人在这里,很过分耶!”—— 过分夸张:明明是一次的事情,却说“总是”、把责任全部丢给对方,完全无法以对方的角度思考,也不试图提出解决方法。

为什么我现在会这样说呢?

我猜,可能是因为吵架像是照样造句的双人舞。双方其实会“模仿”对方说话的方式、形式。如果一方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只想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另一方很容易就反射动作回去:“你才不负责!你全家都不负责!自己不做行程规划,现在才要抱怨。”

推荐阅读:五步骤人生自救指南:杀不死你的,使你坚强

印象中,H 好像不太会贴我标签:自私、不负责、爱批评⋯⋯;他会针对行为、行为造成的感受表述,也不会把自己感受的责任一股脑地丢给我。而我是因为模仿 H 开始以这种方式说话。

在对话中摸索彼此的感受

H 也会很奸诈聪明的利用我“平静时的自我反省”来更新他的台词:有时候我觉得你这样一言不合就哭,是想要让我有罪恶感。

“不是!我只是难过~难过不行吗~~”我直觉的反驳,但同时内心悄悄浮起“咦?真的是这样吗?我是不是其实没那么难过,只是想要‘赢’?”的分部合唱。

我觉得人吵架的当下,其实自己也一面在厘清“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我为什么这样感觉?”像内心有一个合唱团,往各种方向推测前因后果,找到一个能栖息停脚的地方。

所以你会被对方假设的“你的动机”影响。如果对方假设“你故意伤害我”或贴标签、批评,我们很容易就会兴起防卫之心,往“你才故意伤害我”的解释前进,然后路越走越窄。但如果对方可以假设“你不是故意的,只是我们处事的方式有些不同,或沟通上有误会。”彼此能选择的路就会宽广一些。


图片|作者提供

吵架:go deeper or go broken

也许是 H 的耐心跟我的番度总是踩在一个还能平衡的点,通常吵过了就吵完了;我也在这之中一边学习着表达自己的需求、对自己的感觉负责。所以,我不觉得吵架伤感情,反而觉得:吵架或许是关系中无可避免的桥段。每一次吵架,这段关系就会 either go deeper or go broken,端看你怎么吵。

吵架有关系破裂的风险,但如果没有坦率的面对两人之间的冲突,却也无法建立够深刻的连结。大概就像“脆弱”吧 —— 不脆弱很“安全”,却也麻木。回想我和 H 的吵架历史,感觉其实挺过瘾的:透过冲突,我才理解“原来我有这个地雷”“原来我这时候会有不安全感、没价值”“原来我没说,但心里下意识期待着这些”。

冲突显示了两人的不一样,但因为这不一样,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这个样子”。冲突也是一个机会,让我可以用新的方式面对自己的不安全感、没价值感。

有时候我会突然想:好奇怪,我从来都不会喜欢“不喜欢我的人”,因为我并不认为自己必须委曲求全,那为什么我现在突然很害怕“他其实没那么在乎我?”如果“他其实没那么在乎我”,不就只是厘清“这个人不值得我付出”吗?那我到底是和这个人在拉扯?还是和我自己的不安全感在拉扯?

推荐阅读:越吵越理解对方!如何用设计模型吵架?

等等等等,我在说什么?

虽然我自己觉得,比起之前,我现在吵架的方式已经有所进步了;但有时候吵着吵着,也会陷入情绪之中,而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H 不喜欢谈钱,觉得谈钱很容易吵架;但我觉得钱只是一个象征,底下还藏着别的需求、感受,所以并不排斥。

在这次疯狂系列吵之中,有一天,H 突然说“你之前说,因为你想看演唱会,想要晚点出发旅行,而且愿意付多出来的(二手家俱)物流保管费;不过没关系,你不用付了。”然后我整个抓狂,以致于我忘记我说了什么(记忆裂痕)。

看到我抓狂,H 也有要开始生气的气势:“这本来就是去之前我们说好的,对吧?你说我没有完成我的承诺,我也想提醒你你承诺过的事情。”

就在这时,我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念头“等等等等,我在说什么?我到底在气什么?我有说清楚吗?”

生气的时候,我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开始“借题发挥”—— 用我觉得“够有正当性”的理由发怒,而不是“真正使我生气”的那个理由。

于是我稍微冷静下来,想了一下,说:“抱歉,我刚刚说的不对。我那样说你是错的,我不应该牵扯不相关的事情。我不是因为觉得这笔钱太多而不愿意支付,而是你提起这件事,让我有不公平的感觉 —— 我会觉得你几乎都得到你想要的了,家俱、想去的地点,但我没有,因此不情愿为‘这不是我承诺当时想像的旅行’支付。我知道我答应过,所以我愿意付。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看我冷静下来,H 也冷静下来了:“嗯,我知道。但我也已经说了,你不用付没关系。”

同样是“不愿意付钱”,但在各种“小气、说话不算话”底下,可能是不同的感受:觉得没有受到公平对待、觉得不受尊重、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感觉匮乏⋯⋯等等。比起举出对方一样“小气、说话不算话”的时刻(凭什么说我!),还是诚实说出“因为我觉得不公平”对情况比较有帮助。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盛怒的当下突然意识到:“等等等等,我到底在气什么?我在说什么?我说的是我真的生气的点吗?”然后立刻修正自己,把话说清楚。出乎意外的,这是一种很棒的感觉。

争吵时,如果对方要求你把话说清楚,不要“乱扯一些有的没的”,任谁应该都会更加生气。但是一样的事情(把话说清楚),如果是自己主动想到、并且想要去做的,却会令人感觉非常好。

“争吵时,有意识的说话”看起来像是为别人做的,但获得最大解脱的其实是自己:改正后的话语,更符合我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我说完后,当下就能感觉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了。

真正的表达,不会让我想要防卫、也不会让对方想要争辩。

在意识到、并以一种新的方式说话时,我也从旧的制约反应解脱了。当我活在那个防御性的自己时,我是多麽努力的维持那一切;但当我找到这个破口走出来后,我很清楚的知道: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自己、这样的反应方式。

我觉得自己自由了,从被制约的那个我。而如果我们没有吵架,这一切都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