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求眼见为凭的年代,一位名叫苏珊.桑塔格的人提出需要对摄影展开一次大批判。摄影所呈现的,不见得都是真实。

有没有想过,你在广告相片中看到声称受惠于公平贸易,笑到“四万咁口 [注 1]”的农民,可能只是拍摄者叫他笑一下,按下快门而已。而你看到的相片,那个“笑笑口”的农民,难道不可以被嫁接到另一张广告,变成受惠于基因农作物而致富的人?这相片的标题即使换成“虽然很贫穷,但我仍很快乐”,不是一样可以吗?

在这个自拍成风,甚至近乎泛滥的当下,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却提出:我们需要批判摄影。桑塔格在 2004 年的今天 [注 2] 逝世,她是美国着名的文化评论家和思想家。桑塔格自幼便展现出聪慧的天赋,一上学就直接跳了三级,她在高中毕业时仍只不过十五岁。她的感情生活与学业同样进展神速,她在十七岁时,遇上了比自己大十一年的社会学家,两人渡过了短短的十天后便宣告闪婚。

1950 代,她先后到剑桥大学、巴黎大学学习,并在游欧期间阅读不少有关哲学和文学方面的着作。除了文艺批评与评论作品,她亦写探讨视觉文化的书,分别是《论摄影》(On Photography)与《旁观他人的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以下就让我们看看她如何批判摄影。


图片|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对摄影的批判

桑塔格认为,人们在拍摄时,一定是在某个特定的时空角度下进行,而不同的拍摄的角度反映了照相人持有不同的价值观;照相人通过选取不同的时空、拍摄角度把特定的价值赋予相片,从而达到操纵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在这个资讯时代,人们要透过媒体和器材才能知天下事,如我们在战地记者所拍的相片中得知那些地方出现战乱。


图片|苏珊.桑塔格《论摄影》(On Photography)

相片因为轻巧、便携、具形象性,甚至生动异常,所以人们会易于被相片“捕获”。图片具有十足的魅力(captivition),而这个词的动词形式(captivate)其实有“迷住”的意思。如果说相片能够吸引住人们,使人们宁愿接触相片都不愿接触真实的世界,就如人们在游览山川河山时,宁愿透过相机镜头,也不愿用自己的眼睛观看,那确实可悲。

更为可悲是,在她看来,透过相片,照相人能够操控甚么是人们值得和有权去看。例如在南斯拉夫内战,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交战,双方的交战令到一个村落被毁,摄影师把一个坐在地上哭的小朋友拍下来,交战双方都可以利用和加工这张图片,制成政治宣传(propaganda),并互相指责对方伤害无辜平民;而且交战双方肯定不会把己方的罪行拍下来,相反只会热衷于拍下对方血迹斑斑的罪行,还会对之进行加盐加醋。相片及相片的加工背后,隐藏了不少意识形态操控和权力运作。


相片载有的形象带有力量,能够动员各种诉求与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上图:2015 年于地中海遇溺的逃难敍利亚儿童艾兰・库迪(Aylan Kurdi);下图:事件一星期后,摩洛哥示烕者于首都拉巴特的沙滩上模仿库迪的服饰与动作)。图片|01 哲学

除此之外,桑塔格亦指出拍摄,本身是一种暴力,因为相片把有机整体的世界、具有连贯性的时间和空间作出无情的切割,例如当你用照相机拍下一张非洲人生活的相片时,拿给人欣赏时,他们对相片中的人和物的理解,无可避免会抽离了具体的历史脉络。更甚者,心怀不轨的人还可以把众多相片的次序重新排列、倒果为因,使人们产生错误的认知。

是生产还是扭曲?

桑塔格认为相片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它或明或暗地操纵了人们对于现实的感知,这过程对人的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诱导和改变。不过,当人们对相片进行加工和更动次序时,是否含有一定的生产性和创作性在里头呢?也许问题根本不在于相片有否如实地呈现出客观事实,而是取决于服务的目的。如果一张相片是为了鼓舞人们的士气,希望人们能勇敢面对敌人,就如很多着名的战争相片那样,那又应该怎样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