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拖延”,似乎总是承载了过重的负面观感。仔细想想,有道理、有必要的延迟,对能量的管理和成果的品质,或许反而更有助益。

文|黄惠菁

《拖延有理》在网路书店的分类归在“时间管理”,但,其实这本书不是在谈“如何改善拖延、如何更有效管理时间”,而是想要打破“拖延”的刻板印象。


图片|来源

作者安德鲁·桑提拉一开头就坦率表示:“我也没想过要结束我自己的延迟拖拉习性。我的目标不是去否认自己的习性,而是为它正名,找到赦免它的理由”[注 1],在一大片“如何击败拖延”的书海中,作者的“反向主张”,非常吸引我!

延伸阅读:你听过延迟选择吗?慢一拍的人生更辽阔

在紧凑的资本化社会,拖延已成了“无效率、产能不佳”的代名词,作者以历史人物利希滕贝格的事迹为例,举出拖延其实可以带来“新的可能性”。利希滕贝格在当时代是知名的科学家,他对许多领域都有浓厚兴趣,这也导致他无法专注在一个领域上。有一次,他不想工作,在实验室把仪器移来移去,这个“拖延正事不做的过程”,使他摸索出静电印刷的部分原理;另外,他虽然多次提到要搬去义大利,却终究没有实行。他的拖延,造成他长留在家乡哥廷根,也因此让他得到后代哥廷根市民的喜爱,在当地建了许多他的纪念碑。

因此,对当事人来说,“拖延”未必只会带来全然的坏事,也可能会带来好事。


图片|来源

“拖延”除了是开启“新的可能性”的一扇门,也可能和“恒久艺术品的创作过程”有密切关系,作者指出,达文西有多幅知名画作,都是在业者订下的期限好几年后才完成。但,如果达文西作画时,以完成期限为优先,完成的作品,还有可能在艺术史上留名吗?

本书作者透过幽默文字,藉由多位历史人物的“拖延事迹”,提出许多看待拖延的新颖角度,这是我喜欢本书的原因之一。之二是,作者的真诚直率,也非常吸引我。从作者自述的“拖延过程”,我看到了我自己(例如要动手写文章前,先整理个什么──实体或电脑的桌面、电子档案、柜子等等),感到很亲切。下次,当我出现拖延的征兆时,我会先问自己: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拖延不去做的事,有值得做的地方吗?”

如果有,就去做;如果没有,就好好与这件事涉及的关系人沟通,讨论是否有更适合的作法!

推荐你看:不停拖延,其实是害怕失败!拖延症候群的六种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