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因为他人一句话,改变想法的你,是否已经厌倦这样的“为别人而活””?蔡康永的情商课,想和你分享的第一件事:把自己找回来。

文|蔡康永

我希望你常常跟自己抬杠,常常跟世界抬杠,

死命抬杠之后的明白,才是真的明白。

每个人都是为自己活的。只是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没做到的人,当然不是不想做到,而是因为老是被别人误导,结果就很可惜的,一直没有真心的对自己。

既没有真心的认识自己,也没有真心的爱护自己。就像每个人都想吃到真的黑松露,但如果随便的听信人言,应该就会不断吃到似乎是又似乎不是黑松露的东西,然后对黑松露感到失望。

对人生失望以后,本来想就这么混下去吧。但这样混下去会越混越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弄不清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接下去的人生,也就根本谈不上自由自在的做自己了。

觉得这样很可惜的话,就对自己好一点,真心的对待自己一次吧。


图片|来源

别人不会故意误导我们,别人没那么闲。别人只是把他们也相信的事,不断的告诉我们,我们听从了,很少鼓起勇气面对: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红灯停止绿灯走,这是我们都要听从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顺利的在马路上通行。

但我们的内心不是马路,在我们内心通行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该为自己建立内心的交通规则,我们要认得出我们的红灯与绿灯。

哪些是别人很相信、很认真的告诉我们,却误导了我们的事?

举一些例子:

“祝你天天快乐。”这等于是抓了一把糖果塞满你的嘴,祝你每天就吃这个,说这就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

“别老是讲死呀死的,干嘛这么悲观!”难道有任何活过的东西,是不死的吗?难道不讲死就不会死吗?死亡这么重要、又一定会遇到的事,不认真的放在贴身的口袋,却反而塞进一个叫做“悲观”的抽屉,假装没有这个东西?

“又考第一名,真乖!”很常听到,可惜也很混淆人心。一班那么多人,只有一个第一名,那第二名到最后一名好歹也该各搭配一句称赞的话吧?而且,用“乖”做标准,来称赞小孩,难免会让小孩以为听话是一种重要的成就吧?

有人大概觉得我是故意在抬杠。

我是在抬杠。

我们都应该练习这样的抬杠,把莫名其妙就压在我们身上的各种杠,抬起来移走。我希望你常常跟自己抬杠,常常跟世界抬杠。死命抬杠之后的明白,才是真的明白。

推荐阅读:做导演不是做自己!专访蔡康永:疼痛才有办法拓宽自己

糊涂不值得追求,豁达才值得追求,而豁达可不等于糊涂。心里糊涂的人,不明白,豁达不了,内心也不会强大。

别人为什么会跟我们抬杠?因为对方觉得我们糊涂,想唤醒我们,才跟我们抬杠。(当然,也有人就是为了抬杠而抬杠的,那些是不在意自己目标,随便挥霍心力的人,等他们明白了,就不会这样了。)

让自己尽可能变成一个明白的人,是非常过瘾、也非常值得的事。不管是透过抬杠、透过看书(看书常常就是邀请作者跟自己抬杠)、透过闭关思考、透过生活的小打小闹或大起大落都可以,只要能够变明白,只要能够这一秒比上一秒明白、今天比昨天明白,就都是过瘾又值得的事。

有些人以为“讨人喜欢”是情商很高的境界。 很遗憾,如果讨人喜欢,却失去自己,那是情商最糟的状况。失去自己,不管情不情商,就是最糟的状况。情商的出发与归宿,都必须是自己,不然情商就没有意义。舒服的做自己,是追求情商的最重要原因。

就算是打定了主意,要用尽一生去服务别人的圣人们,他们能够这么笃定的如此度过一生,也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要的生活,他们平心静气、而不是觉得全世界都欠他们的、舒服的做自己。

我相信的情商,很朴素,也很实际。我幸运得到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着作启发,让我有机会想出舒服做自己、舒缓建立情商的三个原则。这些想法给了我很多力量,我希望也能给你力量。


图片|来源

第一个原则,就是“明白”,不再人云亦云,不再让自己的心,屈服的被捏在别人手中的那种“明白”。这本书想讲的,就是这个很珍贵的“明白”。如果有机会再写下去,我会努力讲好另外两个原则:“刚刚好”与“慢慢来”。

这不是一本教我们快乐的书。在我向往的生活里,快乐没那么重要,快乐很讨喜,但快乐不及平静重要。我对快乐,当然喜欢,但我希望是“明白且恰当”的喜欢。我对悲伤,当然不喜欢,但我也希望是“明白且恰当”的不喜欢。

前面一开始抬杠时所讲的那些“讲死”“考第一名”,我都希望我能“明白且恰当”的看待,不要抹黑,也不要抹白。我自己还在练习,差得还远,但这就是一部分令我有兴趣活下去的动力,不是缺憾。我乐于逐渐的、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写这样一本书,就是我“一步一步、慢慢来”其中的一步。你也会迈出你的第一步,乃至更多步。你大有可能比我先抵达。我在这方面根本不是什么有慧根的人,每一步都费劲。

费劲,可是值得。

一步一步的慢慢来,有一天就能做到“刚刚好”。而这一些,都必须从“明白”开始。明白自己,一步一步慢慢来的做自己,为我们自己活一次。

推荐阅读:逃出人群面向自己:做一个能让自己幸福的人

因为我不确定我们到底可以活几次,很有可能就这么一次,所谓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林子里的鸟再多,也比不上已经抓在我们手里的这只鸟。黑鸟也好,白鸟也好,胖鸟也好,瘦鸟也好,让我们为自己尽情自在的活一次吧。


图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