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相似的焦虑!透过心理学中“镜中母女”之现象,反思女儿无法与母亲切割分离的相处课题。

作为一位谘商心理师的好处,除了朋友们大多会信任你而把心声尽诉,在晤谈室外亦能听见有血有肉的临床资讯之外,还有准许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的特权。最近跟一些女性朋友见面时,我尤其听见一个主题:女儿最害怕的,莫过于与母亲相像。

我最讨厌听到说,我跟我妈长得像

那天在咖啡店跟 Y 小姐碰面,她抱怨上周吃晚饭时,母亲当着她的先生和友人面前,喋喋不休地给予她“生活的指导与建议”。原本 Y 小姐只是板起黑脸,沉默不语,但当母亲说:“你是我女儿,又长得跟我那么像,妈妈知道甚么事对妳最好。”内心早已按捺不住的她,愤怒地强忍着这一切,离席后马上为自己的无言以对抱头痛哭。

“屌!我最拈憎人话我似我老母!(干!我最讨厌听到说我跟我妈长得像!)”Y 小姐就跟母亲相似的厌恶,不只在这句粤语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表现在生活的大小事里。好比她买了一支去皱的脸部滑轮和报名运动班减肥,这些看似为了让自己更美丽动人的举动,乃源于她之前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再这样下去,会跟妈妈越来越像!”这让我回忆起当年 Y 小姐结婚时,看着跟母亲站在一起的她,我说:“妳跟妳妈真的长得很像。”她百般无奈地自嘲:“毕竟我是她生的嘛!”直到现在,我才懂得那语言之外的唏嘘与伤悲。

然而,我思索对“相像”的恐惧,彷佛脸孔的相似,只不过是印证着某种更莫名的存在深渊。正如有时候最不经意的话语,却道尽了潜意识的真相一样。

Y 小姐自知情绪管控不好,目前也没有计画生育,因为“我全家都有病,很自然我也有问题,因为在这种家庭中长大,才会嫁给一个也是情绪有问题的老公”。即使意识上,女孩总清楚要表现得与母亲不同,更决心不要成为母亲二号。不过,正如我在谘商工作中遇见的,大部份女性,不论年纪,只要去想像她未来的家庭生活,都会有股莫大的恐惧:“我真的很怕自己会跟妈妈当年对待我一样,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图片|来源

在你眼中,我看见我的母亲

这让我想起电影《夜行动物 Nocturnal Animals》中,女主角 Susan(Amy Adams 饰)与前夫 Edward(Jack Gyllenhaal 饰)的一次约会中,他对她说:“我一直都很喜欢妳妈妈⋯⋯妳们眼中都有着同样的悲伤⋯⋯妳们有着一样悲伤的眼睛,且这双眼睛,真美。”Susan 强颜欢笑:“别再说我像我妈这种话了,好不?我才不要像她!”

这个小片段有两个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是“一样的悲伤”,或者是精神分析常谈到的忧郁(melancholia),居然以一种无可逃逸的方式,在母女间遗传并复制。就像 Y 小姐一样,即使多么有意识地阻抗,但她还是无解于为何自己极容易被忧郁的母亲影响而情绪低落,彷佛她们在情感上,以某种方式继承了情感的相似性。

推荐阅读:【心理学读亲密关系】给每一个心疼母亲的女儿

第二点要指出的是,男性所喜欢的如果是那份与她母亲一样的某物,而这又是她最奋力抗拒的;那到底,他喜欢的她,是否正正映照出她的母亲?或当她寻求他眼中的自己时,所找到的会是自己的母亲吗?⋯⋯延伸下去:在镜子面前,我与母亲真的是一样?我是否永远逃不出她的阴霾?

在晚餐桌上,母亲所给予 Y 小姐的“关心”,其实都表达着不要与女儿分离的要求(你不要到外地工作,留在这里就好!我清楚怎样对妳是最好的。)或者如 Susan 所说的:“他们只是把子女视为自己的镜影(They just see us as a reflection of themselves)”──我称之为,要变成一样的人。

这镜像的母女相似性是很怪异的,确实闭上眼,眼不见为净最好。后来 Y 小姐把脸别过去,不再正视她的母亲,彷佛不用看的,人类的女儿就仍可以用想像来抵抗此一相似性,但当我们睁开双眼,面对镜子中如真实的影像时,又不得不承认,“母亲(mère)”与“一样(même)”都已经交融在一起。(两者在法语的发音是几乎一样的)


图片|来源

忧郁的双面刃:我忧郁,是不想看到妳忧郁的镜子

不只 Y 小姐在感到委屈时无法跟母亲反驳,另一位朋友 T 小姐也同样,面对无理的责备时,也只能把脸别开,默默承受。难道这就是母女关系的哀歌?若继续用母女的镜像来细想,其实,那些母亲们吼叫的脸,都是张牙舞爪地积极攻击;相对地,女儿们的脸都是默不作声般被动防卫。我猜想,这是她们在当下,唯一能够与母亲不再相像的方式。只不过,亦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力量。

最后,回到理论层面来看,害怕长得一样,彷佛是一道专门针对母女关系的乱伦禁忌[1]:禁止趋向同一性。然而,这道禁令不再是传统上由父亲所下的禁止母-子或父-女的乱伦禁令。这一次,是由女儿自己给出的:别让我跟妳一样。

对不少女性而言最可怕的,不是与母亲分离,而是无法分离、变成一样的恐怖。这个过程会如此艰钜,正在于女儿总是为母亲脸上出现的一丝丝忧郁而感到罪疚。任何分离所带给母亲的忧郁脸庞,亦潜意识地提醒着女儿:妳与她彷如镜影的事实。为此,女儿保护母亲,让她不致于因分离而露出忧郁的眼神;与此同时,女儿也避免去面对,她与她极为相像的事实。但这把双面刃的结果是,她只能让自己的眼神变得忧郁,在无法分离中,继续映照出母亲的模样──反正,只要不照镜子,我还可以装作无知。(推荐阅读:【塔罗插画】与母亲的练习题:剪断脐带,也告别情绪勒索

请原谅我无法把这些女性们的故事脉络交代得更清楚,因为在伦理考量上,我还是得对资料作删减及扭曲。但愿止步于此,我们仍能够让那些害怕与母亲相像的女性瞭解到焦虑的来源,不只源于自己身上映照出所厌恶的母亲特质,更源自那份因保护母亲而无法分离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