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大或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你曾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吗?透过谘询师的回覆,或许你能在这篇文章内找到与自己情绪调解的方式。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亲爱的谘询师:

您好!我今天想谘询的问题是:如何改掉自己性格中暴力的一面。

其实我所说的“暴力”,更多的是对自身的攻击性。大部分时候我都能平静地学习和工作,但当压力积攒到一定的程度,我就会崩溃,进而采取“制造肉体痛苦以帮助自己忘记精神痛苦”的这么一种方式。在那个时候,我也很容易对亲近的人大喊大叫。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从小是个爱哭的女生,我父母经常用打骂来制止我哭泣的缘故。直到 17 岁,他们还是会用暴力的方式对待我。而且,他们情绪激动的时候,也会大喊大叫。特别是我父亲,他暴躁的时候会有伤害自己的倾向,比如用拳头揍墙壁。我妈妈偶尔也会扇自己耳光。

推荐阅读:【花精情绪疗愈】心灵也会感冒,我们都需要情绪急救

但是其实,我能感觉到我父母的成长。今年我 22 岁,跟他们起争执,偶尔还是会用大喊大叫的方式互相辱骂,但是他们已经改掉打我的习惯了。平时也比以前更关心我了。

只是哪怕到了现在,我的学业和事业都有了起色,也逐渐有了一点自我,我内心里还是有一部分自己在拒绝长大。比如我会经常哭泣,止不住的时候就采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精疲力尽,没有力气再哭。但是第二天,我却感到非常耗竭。

我不知道还能用怎样的方式平复自己。普通的安慰的话语并没有多大作用,就算是我男友,有时也无法令我振作。

谢谢!


图片|来源

谘询师回覆

亲爱的读者您好,

很高兴看到你的来信。你希望改掉自己性格中对自身的攻击性,我能够感受到你希望与自己和解的意愿,这需要对于自己的觉察和勇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很不容易踏出的一步,为你感到骄傲。

自我攻击性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我们会发现自己控制不住的做一些对自己有伤害的行为,后果有轻有重,比如摔东西,暴饮暴食,酗酒,把自己隔绝起来拒绝帮助,破坏亲密关系,过度的自我牺牲,过度的购物消费,自残,自杀等等。很多人会因此给自己或他人贴上标签,觉得这是“软弱”、“自私”、“不负责任”、“有病”。每次看到这样的评价我都感到很痛心,这样的评价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自我攻击性的行为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是不好的或者是不成熟的。它是人们在感到过度压力和淹没性的情绪之下的一种应对机制。当我们感受到难以承受的情绪,诸如羞愧、自责、悲伤、愤怒等,又没有向外界求助或表达的习惯时,人们会学会用伤害自己的行为来应对情感的痛苦,作为一种重新获取掌控感的方式。虽然这样的方式会提供当下的缓解,从长期来看对我们是不利的。你自己也发现,平时都好好的,只是在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他们未尝不是一个信号,来提醒你现在的压力过大了,也许该清理清理了。

我们对于自己情绪的调解方式和耐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早期的依恋关系。因为孩子会通过对于养育者对他们的反应来塑造自己的内部调节系统(internal working model)。如果父母可以包容孩子的负面体验并提供安抚,那么孩子会容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信任和愿意向外界寻求帮助。从描述的成长经历来看,你的父母用暴力来制止你的情感表达,这是非常具有创伤性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有人生下来爱哭,有人生下来爱笑,有的孩子安静,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对外界刺激敏感,有的不敏感。你小时候爱哭,并没有任何错。爱哭的孩子可能说明情感的感受和表达强度高,这样的孩子往往很有创造力、同理心。遗憾的是你的父母在包容他们自己的负面情绪上就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强烈的情感表达(小时候的哭)产生焦虑,所以塑造的家庭环境与你本身的性情产生了冲突。

我很高兴了解到你父母的变化,也很高兴看到你在学业事业的成绩。你感觉内心住着一部分的自己拒绝长大,也许那部分的你在等待着被看到、被接纳、被爱护。我相信改变是在一段充满爱的关系中发生的,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考虑心理谘询,一段安全包容的谘询关系会带来新的体验和内在的成长。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也许可以帮助到你调解情绪:

正念冥想,帮助你关注当下,在压力过大或情绪崩溃时不带评判的觉察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创造一个安全的保护性的边界,以免自己陷入其中。

推荐阅读:【运动小姐】冥想是让情绪经过,不让它们伤害你

分散想法,用一些其它的活动来替代消极的认知。比如背一首唐诗,看一些新闻八卦;想想从压力事件中获得的积极意义;想像自己可以按照希望的样子成功处理压力事件的样子等等。

调解身体。当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的体温会升高,因此可以在情绪崩溃的时候,用冷水洗脸,或者握一个冰块;当有激烈的情绪时可以做一些激烈的运动去匹配自己的情绪,比如去跑步或其他有氧运动;有节奏的呼吸,四秒钟吸气,四秒钟保持,四秒钟呼气,持续做几组直到情绪平复;紧张松弛肌肉训练,有意识的紧张身体某一部分的肌肉,然后释放,让肌肉松弛。

向外界寻求资源。首先了解触发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感受,需求。然后向外界表达你观察到的情境,表达感受,提出希望,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也许当下你希望获得的是自己独处的空间,或者他人的安慰,或者静静的陪伴。

希望你一切都好!

谘询师 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