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为何会被他人吸引吗?透过心理学,了解我们被特定的人吸引,可能是一种心理投射!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后台收到这样一封来信:“KY 小姐姐你好,我觉得人真的是好奇怪,明明都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美好的、优秀的,但还是会忍不住被特定的某种人吸引。可能周围人都觉得你们并不般配,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你为什么会被他吸引,甚至连自己都很难理解。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再来聊聊吸引力这个话题。

01. 什么是吸引力?

在罗曼蒂克的语境中,当我们说我们被一个人“吸引”时,我们所表现出的状态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 渴望

我们会对对方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感,这种渴望不一定是要和对方在一起,也可能只是一种“想要与他相见”的冲动——想要见到他,想要和他说话,甚至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也好。

2. 被唤起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除了脸红心跳的生理反应,我们在心理上也会有种被“唤起”的感觉。这种感觉表现在,我们会觉得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即便理性知道对方的缺点和平凡,但就是有一种莫名的“欣快感”。

3. 无法被理性控制

我们是不是依赖一个人、是不是信任一个人、和一个人是不是合得来,或许是需要思考之后做判断的。但“吸引”不同,我们无法主动选择要不要被他吸引,而有没有被对方吸引,也不是一件需要思考才能得出结论的事。“吸引”更像是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我们只能接受。

推荐阅读:【关系日记】非诚勿扰:一见钟情,是我自此恋上你的气味

的确,吸引力存在一些基本法则,比如:

我们的确都容易被好看的人吸引。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对于外表好看的人总有一种“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我们会给外表出众的人加上别的(可能是莫须有的)光环,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外貌俊美的人更讨人喜欢,更好相处(Dion, Berscheid, & Walster, 1972; Wheeler & Kim, 1997)。

“看脸”并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先天形成的。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婴儿对姣好面容的偏好和成年个体并无太大差异,我们自新生儿时期起,就会花更长时间注视那些外貌俊美(依据成年人的评分断定)的照片(Gosline,2004)。


图片|来源

另外,相似性也是吸引力产生的一个原因。我们会被与自己相似的人吸引,不论是人格特征、价值观、经历还是背景、兴趣和品味,或者其他任何方面,我们都更偏爱与我们有很多共同点的人(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 )。不管有没有意识到,人们还是倾向于认为,相似的人更不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也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实现相互理解和交流(Ben-Zeev, 2013)。

最后,我们更有可能被那种向我们表示出好感的人吸引。这是因为,我们会尽可能地追求最有可能得到回报的对象。Donn Byrne 和 Don Nelson(1965)认为人与人之间吸引力的核心是“奖赏” (reward)和“正向互动”(positive interaction)。

也就是说,我们会衡量对方接受自己的程度,由此来判断对方对我们的吸引力,很多时候这个过程甚至是无意识的。而“被接受的可能性”是与个体的“安全感”有关的(Berstein, 2015)。

我们判断自己的喜欢是否会得到回应,并不一定客观,很多时候是受到我们自己的认知偏见的影响。一些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的人,往往对另一半的期待低于自己实际值得的人,也是这个原因。

还有一些人,会把“化学反应”当成心动、被吸引的准确信号。

但,有的时候,面红耳赤的“化学反应”也可能只是一种错误归因。比如,经典的情绪双因素理论(吊桥效应)告诉我们,当感受到某种情绪时,人们总是先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唤起,然后试图在当下环境中寻找促使这些反应产生的线索。

因此,当我们处于一个本身就会令你紧张兴奋的情境或场所中时,你就因为要给这种刺激感找原因,而不自觉地找到对象身上去——觉得是他让你脸红心跳。这是来自我们大脑的错误归因(Dutton & Aron, 1974)。

在另一项研究中,实验开始前志愿者们需要捧着一杯冰咖啡或热咖啡。在此之后,他们会读一个故事,并被要求对故事主人公的性格作出评价。那些手拿热咖啡的人,认为故事里的人更快乐、更活泼、更慷慨,且更有魅力。而那些拿着冰咖啡的人则将主人公评价为更冷酷、更克己且没有感情—— 生理的感受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判断,在他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

02. 我们被特定的人吸引,可能是一种投射

1. 理想化的投射

理想化的投射通常发生在我们与对方交往还很浅、并不真正了解对方的阶段,“一见钟情”也常常是源于这种理想化的投射。当一个人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我们理想化伴侣的模型时,我们便把所有理想化的、美好的品质(但事实上对方可能并不具备)投射在对方身上。

这往往与个体的自恋有关(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对方当做是自己某些“未实现的理想自我”的替代品,潜意识认为得到了对方就是得到了理想中的自己。这也是一见钟情的人常常会感到“他就是理想型”的原因。

当人们将理想的自我投射于这个客体(object)时,我们倾向于努力不断认知到彼此的相似性,来保持认知上的和谐一致(Barelds &Barelds-Dijkstra, 2007)。这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吸引力就会更加强烈,然而这种认知却可能是片面和扭曲的。

是我们假想中的“对方就是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带来了这种吸引力。随着接触的加深,一个人就可能会感受到,原来对方既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理想中那个完美无缺的对象。此时,吸引力的魔法可能就会消失。

2. 熟悉感的投射

如果说投射可以完全是一个人的“独角戏”,那么投射性认同则一定需要另一方的配合。简单来说,投射性认同的发生,实质是一个人把自己的一部分投射到关系中的另一个人身上,并诱导他人作出某种符合他们预期的、特定的反应。当另一个人如他们所愿作出这种反应时,投射性认同便成立了。

推荐阅读:玩咖背后:怕被伤害,所以伤害别人的自卑与脆弱

克莱因在她的客体关系理论中指出,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与对方建立起这种投射性认同,在与对方的关系模式中模拟了早年与照料者之间的相处。

举个例子,一个人小时候非常渴望获得母亲的爱,但母亲并不爱他,且经常讽刺、挖苦他,传递给他一种“你不值得被爱”、“你没有价值”的观念。这个人在成年后的关系中,总是觉得他的伴侣也会讽刺、挖苦他,他内心其实不配得到爱,即便他伴侣并不是这样的人,也并没有这样想。

但为了使这种投射得到认同,他千方百计地操控自己的伴侣(这个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比如主动发起攻击,直到他伴侣真的像他母亲一样,对他进行了讽刺,并表达出“你没有价值”的态度。

长此以往,他和伴侣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和小时候与母亲之间类似的相处模式。纵使这种被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模式是不健康的、是让我们痛苦的,但这种熟悉感对我们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在类似的情境中去弥补当年缺憾的渴望也会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吸引。


图片|来源

3. 相互的投射性认同

自体中不光是美好的,理想化的部分可以被投射,自己厌恶的、坏的部分也可以被投射。因此,除了理想化投射以外,投射还有可能是一种敌意化投射——人们将自己不被接受的信念、想法、动机和渴望投射到外界,从而让自己觉得自己与它们是有距离的。

投射可以帮助人们减缓焦虑,并且减少或消除对于内/外界紧张源的知觉。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莫名地看他人身上的某一点尤其不顺眼,就可能是我们将自己身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特质投射给了他人,并用厌恶、指责他人的这一点来划清自己和这种特质的距离。

而当投射性认同是建立在这种敌意化的投射之上时,两个人之间的互动会变得非常微妙。 与伴侣之间发生了投射性认同→投射自己不接受的部分→对方接受并内摄为自己的。如此一来,人们得以把自己身上自己厌恶的那一部分加在对方之上,他们可以不承认自己就是自己不想成为的那种人,并且心安理得地指责对方。

若是两个人能够达成一种相互的投射性认同,就可能会变成一种爱恨交织的、充满吸引力的状态。两个人在这样的关系中既能摒弃自己的阴暗面,又能施展自己的阴暗面。

这乍看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彼此身上装满对方的垃圾,会和吸引力有关?这是因为,我们就是需要一个人来承载自己身上的这一部分“垃圾”,好让我们能够一直生活在“我厌恶的这些特质与我无关”的假象里,即便是以一种激烈的方式。

并且,这个人并非随处可寻——能够接住我们的投射,并按照我们需要的方式行事的人是难得的,更难得的是我们也同时接住了对方投射过来的东西。

研究发现,关系中的强烈的“吸引”和“激情”,的确会逐渐被更多的“依恋”和“亲密”所替代。

据 Helen Fisher 博士在她《爱的剖析》一书中的记载,当人们看见爱着的人时,在热恋 8 个月内的人的大脑里,与渴望和强烈的爱有关的区域会活跃;而在那些热恋超过 8 个月、不到 17 个月的人的大脑中,除了与激烈情感有关的区域被激活外,与依恋感有关的区域也会活跃。依恋感是良好的长期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

推荐阅读:我想要爱你如初!心理学告诉你四个如何长久相爱的方式

在 Fisher 博士另一项实验中,他们扫描了 17 个平均婚龄 21 年的夫妇的大脑,大脑成像显示,纵然渴望感已几乎消失殆尽;但他们依然深深地爱着对方,他们大脑中依恋的部分依然活跃 (Fisher, 2015)。

这种情感的变化还能够用“化学反应”来解释。《爱的科学(The Science of Love)》的作者 Anthony Walsh 在他的书中提到,“坠入爱河”主要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苯乙胺(PEA)的共同作用,尤其是苯乙胺。在遇到吸引我们的人时,在心动的时刻和热恋的时期,信息传入大脑,刺激神经,血液流动也变快了——“化学反应”发生了。

但这种无比兴奋和愉悦的状态,会在时间流逝中逐渐褪去,在 2 到 3 年后,它慢慢随着我们身体对苯乙胺耐受性增高而完全消失。换言之,强烈的吸引力和热恋的状态,是注定无法持续的。不过,长期维持着伴侣之间感情的其实是内啡肽的分泌。比起激情与欲望,内啡肽带来的则是一种安全和依恋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从“强烈的吸引”到“依恋与温暖”的这种自然的转变并不等同于倦怠。它与倦怠期最大的不同在于,倦怠期的伴侣之间的亲密感和承诺度往往也是不足的。

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在那些长久的关系中,即便伴侣之间不再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承诺度高的伴侣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被他人吸引。比如,他们会表现出对替代选择的无视,并意识不到自己从替代关系中可能得到的好处,也不关心是否存在更好的关系外的选择。

甚至,承诺会让伴侣贬低诱人的替代选择,去蔑视那些“有可能将他们从自己现在的亲密关系里吸引走的人”。

回想一下在你的一生中,曾经吸引过你的人。根据今天的文章,你被他们吸引的原因,有投射的因素在其中吗?

是因为你在对方身上投射了一个理想化的自己吗?

是因为对方和你的相处模式让你觉得很熟悉吗?即便是一种痛苦的熟悉感?

是因为尽管对方身上有你莫名嫌弃的东西,但你在他面前可以自由地露出阴暗面吗?

其实,我们的阴暗面也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它们和我们自身的其他部分一样,渴望被看见,渴望存在,渴望冒出来呼吸。所以,那些见到了我们的阴暗面的人——或者说,是那些能够激活我们的阴暗面,能够使它存在的人,往往对我们有着异样的吸引力。

而这也正是爱情的迷人之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