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为你选书,简介吴尔芙撰写《灯塔行》的背景与动机,一起看这位在文学上极具贡献的女子,其思想如何建构而成。           

维吉妮亚.吴尔芙(Virginia Woof)婚前的姓是史蒂芬(Stephen),西元一八八二年生于英国伦敦。她的父亲是十九世纪知名的学者莱斯利.史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她的母亲茱丽亚(Julia)于一八七八年与他结婚,是他第二任妻子。史蒂芬爵士的亡妻留下一女萝拉(Laura),茱丽亚携来与前夫所生之一女二男─史黛拉(Stella)、乔治(George)与杰洛德(Gerald),他们结婚后又生下二女二男,依顺序为温妮莎(Vanessa)、托比(Toby)、维吉妮亚、亚得连(Adrian)。

吴尔芙从小就展现文学方面的天赋,常常编些故事取悦兄弟姊妹。她的父亲也很早就看出她的才华,准许她随意阅读他藏书房中的书籍。吴尔芙没有进过正式的学校,她的教育就是藉这样自修而来。一八九五年茱丽亚去世,给一家人带来很大的震撼。吴尔芙天性敏感,又很依赖她的母亲,因此在此噩耗后陷于精神崩溃的状态,经妥善疗养后才康复。她的父亲本来脾气就坏,遭此打击后变得更为暴躁。

自此之后家务由长女史黛拉操持,但两年后她也不幸去世,使全家陷入更为困窘的境地。史黛拉原先承接的责任落到温妮莎头上,诸多现实的问题使她与她的父亲的关系日益恶化。吴尔芙对她父亲是有感情,但其中也夹杂着恨意,因为他此时的乖戾情绪已令人难以忍受。当史蒂芬爵士于一九○四年去世时,吴尔芙再度精神崩溃,而且比前次更为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对她的父亲充满了罪恶感。她拒绝进食,并企图自杀。


图|联经出版提供

当她好转后,她与温妮莎、托比、亚得连四人迁居,开始独立的生活。同时她也开始在报刊发表文章。他们的新居变成一个聚会所,托比常邀请他剑桥的朋友们来此谈天,吴尔芙与温妮莎也参与其中。这些来访的朋友都是自命思想前进的一群,几乎无所不谈,而且直言无讳。在这一群人中,里顿.史特莱契(Lytton Strachey)后来成为传记作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志在艺术评论;戴斯蒙.麦卡西(Desmond MacCarthy)想写一本伟大的小说,没有写成;塞克逊.唐纳(Saxon Turner)想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但后来也一事无成。尽管这些人中有的未来并没有大作为,但他们长期的交友往来成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上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文学掌故。他们被当时相关人士称为“布鲁姆斯伯里文艺圈”(The Bloomsbury Group),近年来迭有讨论这一文艺团体的着作与当时相关人士的回忆录发表。在这个团体中,吴尔芙无疑是成就最大的一位。

推荐阅读:为你选书|读吴尔芙《灯塔行》:当女人内化了父权主义

四个兄弟姊妹的新生活开始没有多久,又有悲剧降临到他们身上。一九○六年他们前往希腊旅行,中途温妮莎与托比感染上传染病,温妮莎后来痊愈,托比则不治而死。这个不幸对于吴尔芙又是一个重大打击。她亲爱的姊姊温妮莎又旋即决定与克莱夫.贝尔结婚,吴尔芙与她的弟弟亚得连只得再另觅新居。

觅妥居处后,“布鲁姆斯伯里文艺圈”的聚会又重新开始,除了当初一些核心分子之外,又有很多其他文人艺士前来参与。这时的吴尔芙不再像过去那样害羞与沉默,她变得言词锋利,自信十足。这一特点证明她已接受并发扬了这一团体所信守的哲理与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扬弃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的那种假正经与道貌岸然,相信做人应该要在言语与行为方面绝对地诚实与开放。吴尔芙与这个团体中很多异性的朋友(包括她的姊夫)都维持着亲密的关系,因为他们的信条之一就是尽量不去区分爱情与友谊。

吴尔芙继续写她的报刊文章,同时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她第一本长篇小说《出航》(The Voyage Out)。在写作上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一丝不苟。而由于她生性高度敏感,朋友们在评论她的作品时都非常小心,免得伤害到她。


《The Voyage Out》。图片|来源

一九一二年,她与雷奥纳德.吴尔芙(Leonard Woolf)结婚。雷奥纳德早先也是吴尔芙家中聚会的一员,后来赴锡兰(今斯里兰卡)任公职。他为了吴尔芙放弃了他的仕途发展与她结婚。他是个性情极好的人,要不是因为他,吴尔芙恐怕不会有日后这样大的成就。雷奥纳德终生鼓励支持他妻子的写作事业,是她最强而有力的精神支柱。“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这句话应用在他们身上要改写。

结婚后没多久,吴尔芙的精神疾病又发作了。这种病症(癫狂与忧郁症)注定要纠缠她终生。几乎没有例外地,每当她完成一部小说作品时,病症就会发作。可见她在作品中最为重视小说,投下的心血最多,而她在完成一部小说时,常害怕它是失败之作,精神的压力使她发病。婚后的第一次发作就是在《出航》接近完成的时候,而且时间延续得相当长,从一九一三年到一九一五年,所以《出航》的出版延迟了许久。吴尔芙相当重视她丈夫对她小说的评价,如果她对自己某作品不满意,她就要求由他决定是否要出版。

一九一七年,夫妻二人合力创办了“贺加斯出版社”(The Hogarth Press),开始时只是业余性质,并且主要是希望对吴尔芙的病有治疗效果。拥有这家出版社最大的好处是使吴尔芙不必再向其他出版商低头,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写作。数年之后,出版社经营的成绩不恶,使他们夫妇二人信心大增。在英国现代前卫文学的发展上,“贺加斯出版社”也扮演了一个推波助澜的角色。艾略特(T. S. Eliot)《荒原》(The Waste Land)的首版就是由其印行的。

吴尔芙的第二本小说《夜与日》(Night and Day)出版于一九一九年。一九二○年代是她创作力最旺的时期;一九二二年《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一九二五年《戴洛维夫人》(Mrs. Dalloway),一九二七年《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一九二八年《欧兰朵》(Orlando),一九二九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接下来的重要作品是一九三一年的《海浪》(The Waves)与一九三七年的《岁月》(The Years)。最后一本小说《幕间》(Between the Acts)是在她死后出版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吴尔芙的病痛与日加剧。目睹世界愈来愈疯狂,她生存意志也愈来愈薄弱。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她终于投河自尽。

从以上这短短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吴尔芙出身世家,但由于家庭的变故,时代的动乱以及她先天性缠身的疾病,她的一生可谓是极其痛苦悲怆的。这些生命的痛苦在她的作品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在阅读她的作品时也应记住它们是血泪的结晶。下面我就为《灯塔行》作一个大略的介绍。

《灯塔行》是一部大量取材自真实生活的小说。小说中的雷姆塞先生与雷姆塞太太脱胎自吴尔芙的父母。吴尔芙出生的那一年,她的父亲在圣艾夫斯(St. Ives)购置了一栋别墅,每年夏天到那儿度假,直到她母亲过世后才停止。所以吴尔芙在十三岁以前每年都有机会度过一段欢乐的假期,在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小说中一样,别墅旁边就是海湾,海中也真的有一座灯塔。吴尔芙十岁时编过一个故事,就是《灯塔行》的雏形,大意如下: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汉特大人与史密斯大人来到别墅,邀请托比大人与维吉妮亚小姐陪同他们前往灯塔,因为该日风平浪静,颇适出游;亚得连大人因未被允许陪同前往,甚感失望。

亚得连是史蒂芬家中最小的孩子,后来小说中的詹姆士就是他的化身。小说中叙述雷姆塞夫妇有八个孩子,雷姆塞太太与两个孩子在小说进行一半时死去,这些情节都与吴尔芙的真实生活相吻合。吴尔芙写这本小说是一种心理的宣泄,写就后她却害怕这本书会是失败之作,因而度过一段颇为严重的精神崩溃期。她自己将它称为一部悼亡之作,悼念她死去的父母。她的姊姊温妮莎认为她将父母二人都描写得相当传神。当然这并不是说《灯塔行》完全是一部传记作品,吴尔芙是以她亲身度过的经验作为灵感的泉源,然后加上她自己的想像,使其成为一部独立的文学作品。


不朽 classic 系列经典文学:灯塔行· 叶佳怡导读影片

在吴尔芙所有小说作品中,《灯塔行》很早就被肯定为一部杰作,不像她有些其他作品要到近年来才有人给予褒扬。全书区分三个大段落:〈窗〉、〈岁月流逝〉与〈灯塔〉。第一部分篇幅最长,占全书的二分之一以上,第三部分其次,第二部分最短。这样的结构形同是在跟时间开玩笑,因为第一与第三部分所涵盖的时间都不到一天,居然占据绝大的篇幅,第二部分涵盖的时间为十年,篇幅却最短。如此处理第二部分并不是像电影银幕上打出“十年后”的字幕交代时间,也不像旁白交代一下十年的事情,而是像是以一连串快速的画面去表现时间的更迭。这一部分虽然短,但仍是一个自成格局的段落。在其中雷姆塞太太、普璐与安德鲁的死亡都是以方括弧括起,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地带过,彷佛这些只是岁月流逝中不经心的一个附注。其实在吴尔芙的成长岁月中,这些死亡事件对她都有莫大的打击与影响。小说中所要淡化的,正是生命中所难以被抹除的。还有,虽然飘忽而逝的时间看似第二部分的主角,但我们不要忘记是吴尔芙隐形的手在操纵全局,是她决定让十年匆匆而过。也就是说外在的时间并不是小说情节的主导者,而是视作者的需要而被任意压缩或拉长。

推荐阅读:吴尔芙: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在第一与第三部分中,涵盖的时间都很短,而且外在的事件只是构成骨干与经纬,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才是吴尔芙描述的重点。吴尔芙常常并不直接告诉读者足够的讯息,而是让讯息慢慢地从各个角色的心中吐露而出。譬如说小说一开始,吴尔芙并没有点名莉莉.布里斯柯在为雷姆塞太太画像,直到第三节的末尾写到雷姆塞太太看到莉莉而想起这回事时,我们读者才知道。这是否意谓吴尔芙企图将她作者的身影从书中抹去,希望由书中角色来作叙事者,主导小说的进行呢?其实也不见得完全如此。例如小说开始雷姆塞太太说过一段话后,接下来是一大段小儿子詹姆士性格的描写,这既非由詹姆士本身(他才六岁)也不是由雷姆塞太太叙述,可见我们听到的仍是作者的声音。

小说的叙述除非是以第一人称作叙事观点,否则很难抹除作者的存在。在《灯塔行》中,吴尔芙仍是以全知观点驾驭全局,只不过她叙述的重心不是外在事件的发展,而是在特定的段落内集中于某个角色内心思绪的运作,然后再移转到另一个角色作同样的处理,如此循环地不停进行着。有一位美国学者曾将《灯塔行》中的叙事仔细分析归纳,说在第一部分中雷姆塞太太的叙事占百分之四十二,莉莉的叙事占百分之十三⋯⋯第三部分中莉莉的叙事占百分之六十一,康敏的叙事占百分之十一⋯⋯等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在小说中虽然看到人物内心意识的流动、发展,但吴尔芙用的叙事方法仍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也就是说由作者俯瞰全局,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真相展现在读者面前。

《灯塔行》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是书中男女二元的对照易令人接受、满意。读者很容易说雷姆塞太太与雷姆塞先生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互为补足。雷姆塞太太常被解释为一个理想女性,她先天具备的温婉性情与雷姆塞先生实事求是的僵硬态度成为明显的对照。由于她的存在才使家庭充满安详和乐的气氛。因为第二部分中雷姆塞太太的死,我们在第三部分看到的是失落与追忆─雷姆塞先生以灯塔之旅悼念雷姆塞太太,莉莉则企图以绘画唤回雷姆塞太太的灵魂,最后他们二人都达成了愿望,连第一部分中对雷姆塞太太不睬不理的卡米凯尔先生都站起来关切雷姆塞先生灯塔之旅。因此就小说本身的形式来看,结局是圆满的。但是我们不妨追问∶

为何吴尔芙选择如此的收场方式?如果我们对于吴尔芙本人的生平有所了解,我们就可以看出她如此安排第三部分的情节是有其心理因素的。在此文学变成一种象征性的行为,去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吴尔芙真实生活中,她母亲的死对她是永远的创伤,她父亲在晚年与子女愈来愈水火不容。在小说中,吴尔芙藉雷姆塞先生主动带詹姆士与康敏前往灯塔象征他的改变,象征雷姆塞太太虽已不在人间,但她遗留的精神得胜了,主宰着存活的亲人;雷姆塞先生的儿女在这次象征性的旅行中也化解了他们与他之间的冲突;同样地,莉莉尽管并没有接受雷姆塞太太忠告她的生活方式─婚姻,但雷姆塞太太成为她精神向往的目标,她希望在艺术中重建雷姆塞太太的形象,最后她也成功了,她说她看到了她想看到的景象,而且她艺术的完成是与雷姆塞先生登上灯塔同时发生的。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否美好得有点不太像真实的呢?换言之,我们应该注意这是人为的,预设的安排。吴尔芙是企图藉着如此的结局缓和她现实中无法排解的痛苦,用写作来净化她错综纷乱的心灵。

【赠书时间】

到女人迷 IG 帐号,完成以下三步骤,就有机会得到吴尔芙的《灯塔行》
① 追踪女人迷 IG
② 按赞此篇贴文
③ Tag 两位朋友,留言你最爱的吴尔芙经典语录

赠书时间:即日起至 9/2 23:59 分,将会在 9/3 在留言和限时动态公布得奖名单,我们将会抽出三位读者,送出吴尔芙的《灯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