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刺青历史,如何从重机车手跟罪犯为主要客群,扩散至大众。对刺青行为的印象,也从叛逆转为自我表现的手段

1946-1969

专业意识的提升,与消费群众的变化,创造出新秀得以展露头角的环境。

在 1960 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潮流横扫西方之前,刺青行为多半是一种叛逆的标记、对于爱国主义的支持、隶属于某个团体的团结性象征,或是一种赚钱维生的手段。但当时序进入1970年代后,社会的变迁为刺青开拓出截然不同的活路。

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以及女性解放运动带来的影响非同小可──这些运动,都是由渴望改变现状的行动派发起──一群全新的群众生平首度登门造访刺青店,以示他们对于这些诉求的支持。

虽然美国和欧洲的刺青店墙上或型录上可见的,依旧不脱老派图样,但劳工阶级或对社会不满的份子身上的刺青,开始可以见到带有政治诉求的设计,像是反核武标志或是和平鸽。

推荐阅读:她用血色刺青抗议:快速时尚,是对第三世界的剥削


图|大雁文化提供

1970 年代中期当这些运动退烧后,新时代运动取而代之地崛起。有别于 1960 年代呼吁大众参与政治、改变世界的诉求,社会大众对于道教、卡巴拉或是新异教主义的深奥内涵开始产生兴趣,在持续攀升的热潮下出现了一群追随者,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内在,探索灵性与自我帮助的概念。

这股看重个人价值,更胜于群众力量的潮流,将刺青带往了新的境界,有闲钱可以报名新时代心灵课程的中产阶级们,将刺青视为一种自我表现的手段。相较于大量生产的图样,客制化设计的需求开始成长。

同一时间,纹身艺术开始自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中解放,为过去感到被西方刺青界拒于门外的女性群众敞开了大门,过去被视为女性化的图样──像是动物、花朵,或是其他取材于大自然的设计──开始在刺青设计中崭露头角。社会大众对于刺青观感产生变化这一点,同时也反映在接触刺青的女性艺术家的数字增长上,许多人日后自己展开了工作室,以女性顾客为客群,满足她们的需求。

推荐阅读:Girly Tattoo 女孩风刺青

珍妮丝.贾普林(Janis Joplin)手腕上的刺青──这个翡冷翠风的手环图样是由歌手本人设计、莱尔・图特尔操刀──经常成为摄影时的焦点,这让许多她的女性粉丝也开始挑战传统,尝试刺青。

就在更多元化的族群对刺青产生兴趣的同时,刺青界内部也历经了一段自我规范的时期。像是旧金山的刺青师莱尔 图特尔(Lyle Tuttle)就善用了这股社会大众对刺青涌升兴趣的新潮流,在加强这个产业的清洁面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拉高了卫生与消毒的门槛,让那些在过往认为刺青店是只有重机车手跟罪犯才会出入的场所的族群也愿意登门消费。

专业意识的提升与消费群众的变化,创造出新秀得以出头的环境。20 世纪初期的刺青师比较像是工匠,他们复制标准、公式化的图样以换取报酬,但是社会大众对于刺青萌生的兴趣,激发了一群年轻艺术家将人体做为画布来表现,他们提供客制化服务,与顾客联手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设计。

唐・艾德.哈迪、克里夫・瑞凡(Cliff Raven)与唐・诺蓝(Don Nolan)等西海岸的刺青师,吸收了诺曼“水手杰瑞”柯林斯所拥护的日式刺青美学,他们运用细腻的打雾技巧与其他器具,创造结合了典型美国意象,与基督教元素的大面积作品,拓展了纹身艺术的可能性。

推荐阅读:“不曾后悔对抗主流社会的选择”在日本,遇见刺青的他

在这个时期,像是新部落风格和黑灰写实风格(日后数十年占据西方刺青界主流的风格)等新风格也接二连三地抬头,另外像是观念艺术家史百德・韦伯等人更将刺青引入画廊和美术馆,让刺青首度被划分至美术的范畴。

全新的群众、创作者与刺青风格,都为刺青攻占主流文化铺好了路,一群全新的、跨地域且遍及整个社会的刺青族群的成长,保证了这项艺术形式日后的崛起。在杂志、音乐次文化以及刺青展──刺青展普及的契机,源自于 1976 年 1 月戴夫耶丘(Dave Yurkew)在德州休士顿所策划的第一场国际刺青展──的催化下,一群将刺青视为个人重要表征的族群彼此靠拢,往后的几十年这个族群持续成长,将刺青去妖魔化,让刺青得以为现代人所接受。

在 1970 年代,刺青为许多次文化所拥抱,刺青展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刺青爱好者获得了展现他们对于纹身艺术热情的舞台,让主流社会知道刺青不再是重机车手与犯罪者的专利。


图|大雁文化提供

THE TATTOO RENAISSANCE 刺青复兴期

在 1960 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影响下,长期以来,停留在世人印象中刺青与叛逆的关联性逐渐淡去,同时刺青也为一群新世代的艺术家所接纳,作为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手段。在唐・艾德・哈迪、莱尔・图特尔与其他刺青师的贡献下,刺青的声名就此完全扭转。

莱尔・图特尔被誉为是刺青界的第一位超级巨星,他的存在为现代刺青的着名招牌好手像凯特・方迪(Kat von D)(见 p.270)等人的活跃铺路。图特尔以旧金山──反主流文化运动的重镇──的工作室为据点,在 1960 年代期间开始受到瞩目,当时他的作品可见于许多高曝光率的名流身上,包括雪儿(Cher)、琼·拜亚(Joan Baez)、珍妮丝・贾普林与亨利・方达(Henry Fonda)。之后图特尔被《生活》与《滚石》杂志专题报导,还上了电视节目“强尼.卡森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ohnny Carson)受访。

图特尔纹在名流身上的刺青,提升了当代纹身艺术的可见度,但是除此之外,他在提升刺青的技术水平上,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图特尔与美国疾病管制署携手合作,为旧金山的刺青店制定了卫生管制规范,提升了卫生与消毒技术,并且规定刺青师都必须取得执照。图特尔的功绩最后扩散至全美,让刺青店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不再那么让人望之却步。

虽然图特尔为刺青界专业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许多守旧派的刺青师却看不惯他的作风。

诺曼 “水手杰瑞”柯林斯认为,他将规范引进这个产业所带来的伤害多于贡献,据说他还把图特尔受滚石杂志的访问报导,贴在自家厕所门上。其他刺青师,则是看不惯图特尔自身也自嘲的“寡廉鲜耻的自我行销”,对于他欢迎嬉皮以及学生进刺青店这一点也颇有微词,因为刺青店自二战后以来,始终是重机车手与社会边缘人的集散地。

然而对于才要踏入刺青产业的新秀来说,他们相当认同图特尔欲让刺青触及普罗大众的努力。图特尔也与刺青界的几位先驱,比方像是照片左侧来自伦敦的乔治・本(George Bone)等人建立良好的交情。

提到 1970 年代的刺青师,改变现代纹身艺术的最大推手非来自加州的唐.艾德.哈迪莫属。哈迪立基于导师诺曼“水手杰瑞”柯林斯(见 p.139)的作品,为刺青开拓了新境界,同时他也活用了 1973 年在日本与雕秀(见 p.147)合作的经验,将人体做为画布,开发出大面积的客制化设计图。他的商业头脑也为整个产业带来莫大的影响。

推荐阅读:纹身背后的故事:我在身上,纹下了自己的历史

1974 年他在旧金山开了“写实刺青”(Realistic Tattoo)这间店,是全美第一间采完全预约式并提供客制化设计的刺青店,店内的每个刺青图样都是绝无仅有。对已显疲态的老派刺青丝毫不感兴趣的有钱客人来说,这样的诉求非常对他们的胃口。


图|大雁文化提供

在 2000 年代初期,哈迪与服装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奥迪吉耶(Christian Audigier)携手合作,以刺青为灵感所设计出的服饰,开始出现于闹区的流行服饰店,同时也可看到玛丹娜或玛莉亚・凯莉等,主流文化的名流身上穿着这样的衣服,此举让哈迪饱受来自一群看重传统的刺青师的抨击。

虽然哈迪被指控为了金钱,而出卖了刺青师应有的道德,但他在 1970 年代所创作的日式风格大面积刺青,还是为刚要踏入这个产业的新秀们,带来不容小觑的影响。

唐.艾德.哈迪在 1977 年,于旧金山开了第二间店“艾德・哈迪的刺青城市”(Ed Hardy 's Tattoo City)。虽然这家店数年后,在一场火灾中被火舌吞噬,但它在刺青史上,可说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这间店,是提供精致的黑灰写实风格刺青的先驱店之一。在当时黑灰写实风格尚未普及,多半是见于墨裔美籍的帮派份子,而非都会族群身上。

虽然有别于需要预约的“写实刺青”,“刺青城市”提供的是即时服务,但仍吸引一批来自全美各地的有志刺青新秀,来到哈迪的店面,在他的督策下磨练手艺。

刺青师克里夫.瑞凡同样也在他座落于芝加哥、洛杉矶与旧金山的店面,将西方纹身艺术与日式美学结合,创作了像是本页照片中的大面积刺青。当时无论是刺青界或是社会整体,都盛行着一股排斥同性恋的风潮,但瑞凡为人所知的另一点是,他是全美第一位公开出柜的同性恋刺青师。他瞄准同性恋顾客市场,为他们量身设计图样,此举使得他在开发刺青的顾客群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推荐阅读:粉红经济崛起!林志杰:同志不只是凯道上抗议的族群,我们很有消费力

在将日式美学引进西方刺青界的功绩上,唐・诺蓝可说是跟唐・艾德・哈迪与克里夫・瑞凡并列为三巨头之一。诺蓝在 1960 年代,师事好几位大名鼎鼎的刺青师门下,其中包括了伯特・格里姆(Bert Grimm)、戴夫・耶丘、丹尼・丹佐(Danny Danzel)与诺曼“水手杰瑞”柯林斯。

他最为出名的一件作品,是加拿大人克里斯汀.卡乐芙(Krystyne Kolorful)的全身刺青。卡乐芙是受金氏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身上刺青最多的女性,她的这项殊荣,现在是与来自加州的茱莉亚・葛努斯(Julia Gnuse)共享。

近年来,诺蓝经常现身于不同大学或是机构演说,阐述刺青在 1970 年代,所历经的巨大变革,以及刺青是如何从一项民俗艺术,演化成自我表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