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带来了便利,却也衍生出了新型暴力,而这类型的暴力正建构在施暴者对受暴者的精神控制上。


图片 | 来源

“温度控制器被调高了 100 华氏度,智能音箱开始播放震耳欲聋的音乐,整个家逐渐失去控制⋯⋯”

近期,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提到了由智能家居衍生出新型家庭暴力(原文:当智能家居成为家暴“帮凶”),当远端操控冷气、门锁、灯光的科技成为懒人们的福音,却无可避免的被当作骚扰、控制的手段之一:施暴者能够透过智慧型手机,远端操控家中的电子产品,进而达到对受暴者的监视与掌控。

也就是说,谁知道如何操作电子产品、拥有密码,谁就拥有控制另一方的能力。

因为是家人,因为是爱侣,彼此的亲密关系让人放下戒心,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掌握了自己的一举一动。究竟科技是如何成为亲密关系暴力的帮凶?回顾过去,类似因科技而起的暴力行动层出不穷,譬如情侣间,以散布性私密影像为威胁手段的网路性别暴力。

推荐阅读:情绪勒索:遇到利用恐惧、责任、罪恶感控制你的人,该怎么办?

然而对这些亲密关系暴力,社会的想像,以及能给予的帮助,仍停留在传统的肢体暴力。


图片 |《Enough》截图

发泄情绪只是烟雾弹,控制欲才是暴力的核心

从 2016 年卫福部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台湾妇女遭受亲密关系暴力的类型为:精神暴力、肢体暴力、经济暴力、跟踪与骚扰、性暴力。其中又以精神暴力为最大宗,在 17-74 岁的台湾妇女中,约有 190 万名妇女遭受到亲密关系的精神暴力。

由科技衍伸出的新型家庭暴力,往往建构在施暴者对受暴者的精神控制上。

在内政部释出的《亲密关系暴力防治手册》中提到,暴力的发生不仅只是纯然的发泄情绪,这往往会误导大家:因为施暴者被激怒,所以才会产生暴力。暴力的核心问题是控制与权力,施暴者为了彰显个人权威,展现出自己全然的掌控权,所以选择用“暴力”这种方式,来让对方知道。

延伸阅读:专访现代妇女基金会:性别暴力,是歧视与权力交织的产物

在亲密关系中,另一半可能会利用言语羞辱、恐吓、过度占有欲、孤立等非肢体接触的方式达到精神虐待的目的。长期下来,受暴者会变得自信心低落、自尊感降低、沮丧以及挫折,久而久之,会开始对于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产生依赖,逐渐失去自我,责备自己:“说不定我真的是他/她说的那种人”、“对,我真的是很糟糕,才需要被矫正。”


图片 | 来源

建立正确的亲密关系无法只靠法律

对于受暴者来说,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会无法察觉,并且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精神虐待。这时该如何让受暴者对自身处境产生意识,进而求助呢?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由外而内去提供协助,对于身旁正处于精神暴力下的朋友给予关怀等较正向的支援,而非咎责,像是“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或许你可以考虑和与暴力防治单位联系,厘清自己现在的处境,或者也可以和我聊聊,好吗?”,或许周遭友人无法遏止暴力发生,但却能够因为陪伴和提点,唤起受暴者向外求助的意识。

推荐阅读:幸存之后:性暴力受害者需要世界更多的温柔

但是,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让这个社会向施暴方呼吁,而非对受暴方呢?针对暴力,这个社会开始鼓励受害者站出来,勇敢向外界寻求协助,却往往忽略,若希望减少亲密关系暴力的发生,从教育着手,建立正确的亲密关系观念才是最根本的方式。

而正确的亲密关系,它不见得是完美,却是平等的,譬如因为理念不同、习惯不同而争吵,争吵不是坏事,但两人必须拥有相同的话语权。

我一直感到疑惑,当整个社会致力于修法防制暴力发生,却在教育孩子伦理道德的学校里闭口不谈爱。

对于情爱,对于亲密关系,学校课本没有告诉我们,告诉这个世代的孩子,以及上个世代的大人们,彼此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尊重与平等,是两人在成就圆满之间,仍然站在对等的位置上拥抱彼此。

因此,除了忧心法律的修正速度无法跟上科技,我们也应思考多轨并进,从最根本的性别和情感教育着手,避免加害者与被害者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