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小心就会中暑。这时,刮痧完会扫除暑气,让全身顺畅。但你知道刮痧的原理吗?

刮痧,是利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覆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也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 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


图片|来源

清代郭志邃着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着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所着的《理瀹骄文》,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推荐阅读:小菜立大功!增强免疫力又美肌的绿花椰菜

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刮痧原理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将石头磨成尖锥形,用于扎刺身上适当的经穴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理论基础: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准备事项

刮痧是非常容易的事,不过,在动手之前,还是得把一些基本规则铭记在心:

刮痧用具:
①刮痧的用具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
②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
③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润滑剂的使用:
①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沙拉油都可以用。
②经济许可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这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过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刮痧基本方法

看似容易的刮痧,其实内涵极深,尤其是用于中医治疗时,用错手法、拿错刮痧板,可能会累得满头汗,却事倍功半。
①拿刮板法:用手掌握着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
②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 45 度~90 度进行刮痧。
③补刮泻刮:一般来讲,顺着经络的走行进行刮,即为补刮;逆着经络的走行进行刮拭即为泻刮。
④刮痧时间:用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要刮 3~5 分钟;用补刮手法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为 5~10 分钟。对于保健刮痧并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
⑤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 3~5 天、痧退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 1~2 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
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注意事项


图片|来源

正式要刮痧时,仍有一些该小心的地方,特别需要注意,免得效果不彰,反而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①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
②刮痧出痧后 30 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③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 3~6 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④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 15~20 分钟。
⑤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⑥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⑦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的人,禁刮。
⑧酒醉、空腹、吃得太饱、口渴、过度疲劳者,禁刮。
⑨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需慎刮。
⑩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患者,需慎刮。
⑪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

有时候,刮痧不慎,或不明瞭被刮痧者的真正身体状况,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虽然不严重,但也要小心处理。
晕刮:刮痧疗法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刮痧时可能出现晕刮。
①晕刮出现的症状: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晕倒等现象。
②晕刮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③晕刮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 1 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图片|来源

“出痧”:红红的皮肤何时能恢复正常?“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 3~5 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一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延伸阅读:胖子身体不健康?消除肥胖歧视,就是追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