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压抑就没事了,别以为跟自己说没关系不要在意就可以了,其实,你心里受的伤,身体都知道、都替你承受了。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我曾经问过心理治疗师一个问题,在他 20 多年的工作经验中,什么类别的病人是他认为开展工作最困难的?他思考了一会儿说,躯体形式障碍的病人最难。因为他们会抱怨自己的身体不适,却不知道那是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负面情绪。当他们无法意识到情绪存在时,工作就很难开展了。

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一些人(不限性别),当他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时,他们是无法意识到的,但他们会开始产生身体上的不适,头痛、感冒、腹泻、皮肤病等等。他们以为这只是身体的问题,却不知道其实是潜意识中的不开心在发挥作用。

延伸阅读:不要被情绪绑架:放下愤怒,与自己和解

身体与精神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的情绪与心理为何会通过身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今天的文章就来和大家探讨这个话题。

身体,表达着我们的内心

关于身体与精神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以及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循证科学给出了诸多有力的证据。


图|unsplash

1. “心寒”时,身体会真的觉得寒冷

当我们在群体中遭到排挤,内心感到失望与沮丧的时候,身体也会不自觉的感到“冷”。Zhong 和 Leonardelli(2008) 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将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人回忆过去被他人排挤的往事,而另一组人则回忆自己被某群体接纳的经历。之后,研究者以实验室需要维护为由,请参与者估计此时室内的温度。结果发现,这些人所估计的室内温度最高竟相差28 摄氏度 (12-40°C),那些回想起被排挤经历的人,所估计的平均室温显着低于另一组人。

研究者们指出,这说明当人们遭到排挤时,心理上的痛苦、失望或沮丧是会透过身体传达出来的,人们会因此而感到寒冷——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心寒”。

2. 皮肤状况频出或提早老化,背后可能是情绪问题

当一个人遇到突发的压力状况时,体内会大量释放皮质醇(又称,压力荷尔蒙)。它一方面会加速将血液供给关键的身体器官,使我们的身体准备好随时“应战”,另一方面则会刺激血管膨胀和表皮的油脂分泌,这就可能使你的脸上出现“痘痘”或者湿疹块,甚至引发牛皮藓等慢性的皮肤问题(WebMed, 2003; Dahl, 2017)。

有研究发现,比起感染、不健康饮食、药物反应或天气,情绪压力才是这些皮肤问题的最常见诱因 (Heller, ascited in, DeWeerdt, 2012)。

不仅如此,一些情绪可能加速皮肤的老化。比如,愤怒会刺激肾上腺素与皮质醇的飙升,而这将影响体内胶原蛋白的再生,从而使得因做表情而出现的纹路被持久地留在一个人的脸上 (Gold, 2012)。而长时间受抑郁情绪的困扰则会导致人体内染色体端粒的脱落,加速细胞的老化,从而使人过早地衰老 (Naturelon,nd)。

同场加映:《理性的情绪化》:每个嫉妒背后,都有一道伤口


图|作者提供

3. 心情欠佳,可能体现在你的体重和腰围上

Needham 等人 (2010) 邀请了 4643 名志愿者参与了一项长达 20 年的跟踪研究,并每隔5年对这些志愿者的情绪状况(使用抑郁量表)进行测量与记录,同时也记录下他们在当年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

结果发现,那些在研究一开始及整个研究过程中,在抑郁量表上得分更高的人,他们的 BMI 更高,腰围也更粗,并且在 20 年间它们的增长速度也更快。可以说,长期受抑郁情绪困扰会影响一个人的体重和身材。

4. 神态与体态反映了你对自己的看法

“自信的时候最美”,并不只是一句空泛口号而已。

Lohmus 等人 (2009) 请 25 名女性被试选出她们自认为

  1. 最有魅力
  2. 没有魅力
  3. 最舒适

的三件衣服。接着摄影师会到这些人家中,拍下她们分别身着这三件衣服的照片,并且要求她们每次都采用相同的姿势和表情。之后,研究者请了另一批被试(不认识这些女性且不知道照片是在什么条件下拍摄的),根据自己所感受到的吸引力,对这些照片进行评分。

结果发现,尽管被要求摆出同一种姿势和表情,但由于身着不同的衣服时所感受到的自信程度的不同,这些女性在三张照片中所表现出的神态是存在差异的,而这些差异是足以被他人捕捉到的。比起舒适的或没有魅力的衣服,当女性被试们身着自认为最有魅力的衣服时,她们显得“更自信”,也被男性被试们认为更有魅力。


图|Lohmus, Sundstrom,& Bjoklund, 2009

猜猜看,哪张照片中的她身着“最有魅力”的衣服?答案见文末~

摄影师 Gracie Hagan 的一组对比作品更直截了当地呈现了人们在感到自信与不自信时的不同神态与体态,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容貌以及外在吸引力。


图|Chase, 2017

5. 肢体动作可能泄露你内心的想法

研究者将一群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并在他们腿上固定了一个“动作追踪装置”(参与者们并不知道这个装置的作用)。随后,这些人都被蒙上了双眼,其中一组人被要求回忆过去,而另一组人被要求想像未来。结果发现,那些想像过去的人,他们的身体在过程中“向后退”了 (p<.05);而想像未来的这组人,他们的身体则明显地“向前进”了一些(p< .01)(Miles, Nind, & Macrae, 2010)。

尽管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曾做出过动作,但下意识的肢体移动却不小心“暴露”了他们内心正在思考的东西。

另外,身体也会影响心理

身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即身体也会影响心理。

有实验发现,比起冰咖啡,拿着热咖啡的人,更倾向于对陌生人做出善意的评价;而比起冰垫子,手持热垫子的人也更慷慨、利他——更愿意为朋友挑选礼物,而不是只挑自己的礼物 (Williams & Bargh, 2008)。

不仅如此,一些生理疾病,尤其是长期的慢性病,可能引发人们的心理情绪困扰。Ohayon与Schatzberg(2003) 针对五个国家近 2 万人的调查发现,有慢性疼痛的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是一般人的4倍。

人们为什么用“身体”来表达“心理”?

1. 身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载体,是因为身心共享着一套“语言”体系

James Gordon 博士指出,不论是大脑、外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还是免疫系统,它们都与人的情绪反应共享着一套相同的“语言”体系,即人体的生物化学机制,(ascited in, Kruisenga, 2015)。它们之间藉由一系列神经递质相互交流,比如多巴胺,不仅影响着肾脏的排毒,淋巴免疫细胞的活跃,同时也传递快乐、兴奋等感受。

2. 当情感的表达不被允许,身体会替你说出来(Speechless mind and speaking body)

“躯体形式障碍”(现称躯体症状障碍),是一种 “人们精神生活里的事件被以身体症状表现出来”的疾病。

这些患者的身体症状常常无法被医学解释,也查不出器质性的病变,比如有些人皮肤反复过敏泛红,却查不出任何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或可能的感染,又比如,有些人会时不时感到心脏绞痛,然而去医院检查心电图,结果却显示“正常”。

推荐你看:【情绪贩卖部】我需要的不是特效药,而是有人听我哭一场

这种状况可能与人们的“精神活动”未能以“情感”的方式在内心被“标注”出来 (affects register) 有关。

当一种情感出现时,它本该以情绪的方式被我们的内心确认(标注)下来。但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感的识别与表达不被允许,或是未能习得,人们就有可能以身体症状的形式去标注这些东西 (Bochan, 2007)。

比如,在一个我应该感到愤怒的时候,出于种种原因我无法以“愤怒”去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也许我的父母曾不允许我愤怒,也许他们从不关心我是否愤怒,于是我便会用“头痛”、“浑身无力”等身体的症状去确认自己内心的感受。

而这种替换往往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并且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每当我遇到这种感受的时候,身体的症状就会表现出来。

人们无从认识那些未被标注的精神或心理活动,甚至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然而,这些内心活动和本该相应存在的情感反应并不会凭空消失,于是,它们便“转化”成身体的症状被表现出来 (Bochan, 2007)。

推荐你看:拥抱情绪的价值!哈佛心理学家苏珊・戴维:生命因脆弱而美丽

这些身体的病痛,在某种程度上,释放了被我们的意识所压抑的(通常是负面的)情感。

然而,无法感受或意识到情绪,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长时间以身体的症状来表达心理情绪,也可能给人的身体带来损耗,例如很多述情障碍的人——不能意识到情绪的存在,也无法处理和思考这些情绪,会让他们饱受一些慢性、长年的病痛的折磨 (Shibata, et al., 2014)。

3. 身体上的病痛也可能发挥着某种潜在的功能

有些时候,身体上的病痛是帮助人们应对“丧失”的手段。

一方面,他们将病痛当作一种自我惩罚,试图通过以此来缓解自己的内疚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丧亲的人,会在亲人离世不久便患病,甚至久治不愈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们可能将病痛与所丧失的对象联系起来。当这种病是为 Ta 而生的,那么“保留”这种病痛,也就彷佛在某种程度上将这个人留在了自己身边(体内)(Bochan, 2007)。

另外,当“身体症状作为一种表达”能使人获得更多关注时,人们也会更倾向于将身体作为情绪的“出口”。

比如照顾者只有在 Ta 生病的时候才会关心 Ta,那么在这个人的潜意识里,身体上的病痛便是自己获得对方的爱的唯一方式。因此,他们便有可能总是在需要关注与爱(心理上)的时候生病(身体上)。


图|unsplash

在身心关系的基础上谈“健康”

尽管在我们目前的话语体系中,“身体”和“精神”总是被二元对立地看待的——肉体的归于肉体,灵魂的归于灵魂,但显然,这种二元对立,和很多其他的二元对立一样不可靠。

事实上,身体知道关于“我”的一切,它知道“我”所知道的一切,也知道“我”不知道的一切——那些被刻意遗忘与压抑的、潜意识中的所有;而相对的,精神也在试图讲述着它所感受到的、“我”的身体所遭遇的一切。

我们很难从某种单一的视角去看待身体与心理,去看待我们的“健康”与福祉 (well-being),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身体与精神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难脱离另一方而“独善其身”。

我们需要在发现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去主动关注自己的情绪心理;也要在陷入心理困扰的时候,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如此,我们才更有可能接近“健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而这也是近年来,“全人医学”(holisticmedicine) ——关注人的身体、心灵、精神及情绪,在医疗与健康领域得到大力推广的原因之一。

你对自己的外形和身体状况不满意,可能是因为你长期不开心。再为它们不开心的话,可能会越来越丑哦!从今天起做个快乐的人吧。

以上。

 

 

揭晓答案:

图 A 为该名女性身着“最有魅力”衣服时的脸部照片,而图B 和图 C 分别为她身着“最舒适”和“没有魅力”衣服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