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绝对的善与恶吗?根据心理学教授 Delroy Paulhus 的研究发现,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潜藏于心中的“黑暗三角”。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你也许比你想像中邪恶 We live in Everyday Evil

我们倾向于用“光环”或“邪恶”的框架去评价我们遇见的人。这种倾向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我老师说的:

Extreme is simpler. It is more predictable with less uncertainty. Somewhere in between will be harder. To tolerant uncertainty can be painful for most people.

极端化是更简单的。如果世界非黑即白,一切都将更加容易预测(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不确定性也会更低。灰色地带是更加困难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忍受不确定性叫人痛苦。

因为这样,我们希望把世界上的人简化为“好人”和“坏人”。然而这显然是有问题的。送上两个 quote:

“那时我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含有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毛姆

“心灵就是相反冲突决斗、竞争的场所。或者用非动力论的名词来表达,是由相反的倾向组织而成。一个特殊倾向的出现,一点也不会排除其相反的倾向的存在:两者是可以并存的。无论你怎样喜爱简略,你无法否认这种复杂的真实性。”——弗洛伊德


图片|来源

心理学教授 Delroy Paulhus 一直致力于研究日常生活中人的邪恶面,他问到:“为什么有些人会从残忍的行为中获得快感?”“为什么有些人会毫无原因地故意伤害别人?”“这些人离我们有多远?”以下是他的一些研究成果:

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也有“黑暗三角”

心理学中把三种人格特质称为“黑暗三角”。它们分别是:

  • 自恋 Narcissists:自私、虚荣、以自我为中心

  • 马基雅维利主义 Machiavellianism:喜欢冷酷地欺骗和操纵他人

  • 心理变态 Psychopathy:易冲动、冷漠无情、情感封闭,缺乏共情、羞耻、内疚等感情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Paulhus 发现这三种特征是高度关联的,有时完全一致。自恋的人往往也表现出喜欢操纵他人、以及冷漠无情的特质。

Paulhus 发现,不仅仅是那些杀人犯的人格中才会有这样的特质。很多我们身边的人:在学校或办公室中喜欢欺凌别人的人、好争辩的人、甚至一些警察、政治家,人格中都有这样的黑暗三角。

推荐阅读:梅莉史翠普:演员,是更容易唤醒人性邪恶、残忍与善意的一群

人们在每天的社会生活中管理着自己这些邪恶的部分,能控制住自己,不让自己陷入麻烦。但是这些黑暗的特质还是会露出马脚。

比如,在一些实验中,Paulhus 编造了一种物体,自恋水平高的人立刻就表现地自己好像非常了解这个东西,还会因为其他人挑战他们言论的权威性而不快。这种行为被称为“过度辩护”,是自恋者用来提升自我形象的一种常用手段。这样的人,相信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甚至我们自己也都有过这样的时刻。这种特质,和杀人狂的自恋特质差别并不大。

在 Paulhus 的实验室中,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放开了自己,表现出了让他惊讶的诚实。他们非常坦率的承认,“我就是喜欢欺负那些好欺负的人”、“你如果告诉我你的秘密我一定会说出去”。

研究团队们设置了一个电脑游戏,让参与者有机会“惩罚”他们的竞争对手,即在对方的耳机里放超大声的噪音。惩罚不是必须要进行的,事实上,要想惩罚对手,还需要完成一些无聊的工作才能获得这种惩罚的权利。结果显示,“人们不仅愿意去惩罚,惩罚还成了一种获得快乐的动力,他们甘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很多无聊的工作,只为了能够去伤害别人。” 关键在于,他们对他人的行为并不能为自己带来任何收益,只是从中得到了快感。

Paulhus 因此提出了一个概念,“日常施虐”(everyday sadism)。这些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日常施虐者们,很大方地承认,给他人施加痛苦仅仅是因为这会让自己快乐。

所以假如你非常困扰,你身边的某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你,真的有可能,“能够伤害你”这件事本身就让他觉得快乐。这不是说他就是一个坏人,而是他即便作为一个好人,也可能存在这样邪恶和黑暗的一面。

推荐阅读:现代人的窥视欲望!《楼下的房客》:痛,是爱最奢侈的诠释方式


图|作者提供

什么样的人黑暗特质更显着?

黑暗特质水平高的人在实验中表现出,他们对愉快行为的情绪反应比较不明显,也就是说他们不太容易觉得开心,所以,他们希望进行残忍的行为,其实是为了打破情绪的麻木状态。

Paulhus 的研究还发现,更容易对伴侣不忠,或经常考试作弊的人,表现出更明显的“黑暗三角”特质。

此外,黑暗人格显着的人通常会更具备成功的动力和自信。这些人的动机明确,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做到必要的冷酷,同时他们仍然能相信自己是崇高的。“比如作为首相,你不能总是伤春悲秋,有时你的确需要走捷径、伤害他人,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变得肮脏。”

Paulhus 最新的研究方向是道德马基雅维利主义(Moral Machiavellianism),我们身边不乏打着道德的旗帜行邪恶之事的人。而这种做法却可能帮助这些人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许多政治家都是这样的例子。

研究还发现,“黑暗三角”特质明显的人往往很具有性吸引力。“黑暗三角”得分高的那些学生有更多的性伴侣。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短期交往更感兴趣,而不愿投入稳定的感情。

黑暗人格显着的人还往往是夜猫子。利物浦大学的 Minna Lyons 和她的学生发现,那些经常熬夜的人们,在黑暗三角中的得分也较高。

他们通常还热爱冒险(心理变态者的特征),有着更强的操纵欲(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特征),或更希望别人来关注自己(自恋者的特征)。

Paulhus 表示,黑暗人格显着的人也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他们会成为网络上的日常施虐者,是因为在网上可以找到那些供他们伤害的人。” 一项对网络上进行恶意评论的人的调查发现,这些人的“黑暗三角”得分都很高,伤害别人而取乐是他们的首要动机。

推荐阅读:“等你哪天被强暴就知道”无所不在的网路性暴力

Paulhus 致力于研究所有这些有关善良和邪恶之间的二元观点。他承认自己的行为也有邪恶的一面,例如他喜欢观看综合格斗这种暴力的运动。这本身也是说明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他认为自己的邪恶面让他能够在一个很合适的位置上来细探人的黑暗面。

Paulhus 的研究已经获得了警方和军方的关注,他们担心的是,一些黑暗特质显着的人会去主动选择那些可以伤害他人的工作。他们希望和 Paulhus 合作,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也会滥用职权伤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