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整合之父”荣格,带你认识内在原型,了解内在原型造成的情绪阴影。夥伴原型:渴望忠诚,害怕不被理解!

  • 光明面:渴望人我关系中的忠诚与相互的心灵交流。

  • 阴影面:害怕遭受背叛,或被自我私欲影响而看不见别人的需要。

“夥伴”的光明面是对于人际忠诚的渴望,阴影面则是不被理解和遭受背叛的害怕,这个原型的核心议题在于:能否在人际关系中觉察自己的欲望,理解对方的需求,扮演一个不被自己私欲引导、能进行心灵交流的同伴角色。

在精神分析领域心理学家的研究中,我们内心深处对于“夥伴”的需要,早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浮现了。首先,是连话都不会讲、路也不会走的婴儿时期,我们内心会有一种“想要别人来主动理解我”的渴望,非关语言交流,就仅仅是氛围的流动,“你”便能够知道“我”此时此刻的想望。再来,等到会走路了,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我们心里对于陌生事物既好奇又恐慌,需要有一个人鼓励我往外走,但在我想要回来时,又能确定“你”会在那里等着“我”。

延伸阅读:认识内在原型|万人迷:怕自己不讨人喜欢,所以拼命努力

是的,这是婴幼儿对于照顾者(大部分指的是“母亲”)的期待,所以心理学家才说: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够好的夥伴(照顾者/母亲),能够陪伴我们度过那些想要共生、又渴望分离的阶段。

这种对于忠诚、被人理解与理解他人的心灵交流的渴望,便是“夥伴”的原型。

既然“夥伴”原型在心理层面上,呈现一种对于“忠诚”的渴望;我们自然也能理解,“夥伴”原型的阴影面,则是一种对于“背叛”(不忠诚)的害怕。

人际关系是由两人以上所共同组成的,里头当然不会只有“我”的欲望存在而已,也有“你”的欲望和“他”的欲望。当许许多多来自不同个体的欲望被摆放在同一个关系时,“谁的欲望比较重要?”就变成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欲望与欲望的对峙和角逐,常常让我们无意识地得去面对“放弃自己的欲望”还是“罔顾他人欲望”的挣扎。而这种挣扎的矛盾感,早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当我们没法确认自己能够忠诚地看见别人的渴望时,便也无法相信别人能忠诚地看见我的渴望。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嘉胜喜欢听古典音乐,但他的太太却嫌古典音乐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每次听到太太这么说,嘉胜就忍不住翻白眼,一方面觉得太太没有欣赏音乐的气质,一方面又气太太不愿意花时间去参与自己的兴趣。可是为了怕伤害太太的心,嘉胜始终没把这份心思表达给太太知道,只是暗自生闷气,度过那些被太太数落的时刻。

淑均和惠馨是办公室里的一对手帕交,两人认识已久,靠淑均引荐,惠馨才进来公司工作。后来部门来了一位新同事,穿着打扮和惠馨的品味十分类似,惠馨也很自然地和新同事越走越近。淑均每次看到惠馨和新同事有说有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即便淑均也有固定交往的男朋友,但她就是有种被惠馨背叛的感觉。

最近公司举办员工旅游,淑均突然在表单上发现惠馨和新同事约好住同一间房,心里一股怒气冲上来,便跑去质问惠馨说:“以前不是都我们俩一起住吗?妳这次要和别人住,难道不用先通知我?”惠馨对淑均的质问感到有些冤枉,对淑均说:“我以为妳会和上次一样,和妳男朋友住一间房?”

不管惠馨怎么解释,淑均始终难以释怀。

瑞敏经常参加一些心灵成长课程,每次听完讲师的授课内容,瑞敏就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实在不够好,不是一对可以接纳她情绪的好父母,也没有足够的包容度能允许她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对这样的父母总有许多怨气。

推荐阅读:如何摆脱家人情绪勒索?真正的孝不是顺从,而是沟通

某堂课中,有位老师问瑞敏,听起来她很渴望和父母有更多的靠近,那么,她是否主动向父母表达过这个心愿呢?瑞敏突然一愣,老师说的问题她真的从来没想过。在她心目中,为人父母的不就是要“主动”去和孩子交流吗?怎么会是孩子“反过来”主动去做这件事呢?

瑞敏实在想不通,就去请教老师这个问题。

老师这样回答:“当我们连十几岁都还不到的时候,自然是父母主动去了解孩子的责任大一些,因为父母的智力和生活经验都在孩子之上。但是⋯⋯”老师反问瑞敏:“妳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觉得自己懂得一些父母不懂的东西?”

唉,好像蛮早的,可能从上大学就开始了。

老师又说:“妳都开始懂得父母不懂的东西了,不就该换成妳要去跟父母分享妳会的东西吗?新世代的年轻人不教老人家一些新东西,难道还要期待老人家来告诉你们已经过时的观念?”

最后,老师留下一句让瑞敏头痛的结论:“我们老是说父母是不够好的父母,却很少去想,其实我们可能也是不够好的子女啊!”


(Photo by Zoltan Tasi on Unsplash)

上述几个例子时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亲密关系,只要关系开始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就可能挑战到我们内心的“夥伴”原型,唤醒那些不被好好对待的恐惧感。然而,从这些例子中,也可以发现“夥伴”原型背后最需要我们觉察的意义:关系是双向的,人也是互相的。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自觉地会陷入一种要去检视别人有无好好对待自己的困境,却让我们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想要有个心灵交流的好夥伴,自己也得学习去当个能够理解别人的好夥伴。

【面对“夥伴”的原型阴影,可以怎么做?】

想一想,在你日常生活的关系中,有哪些人会让你出现不被他了解、或担心他对你不够真诚的感觉?

以角色交换的假想来思考对方的立场,如果你是他的话,你怎么看待你们两人的关系? 你觉得你对他有如你期待般的理解和忠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