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宥胜于脸书贴文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引起网路热议。作者赵书贤透过心理学分析事件背后,可能造成童年创伤的原因。

宥胜与女儿蕾蕾的故事就在旅行青蛙之后占据了我 FB 的整个版面,除了心理专业人员的各种呼吁、重申教养方式,我还看到了很特别的现象:原来很多人都把小时候受伤的经验藏在心中,直到看着小鳗鱼与蕾蕾的故事,我们才想起儿时的那个自己有多无助。

延伸阅读:从鳗鱼妈妈事件看逃避依恋:给孩子学习,而非恐惧


图片|来源

本文并不是要责怪任何父母,而是趁这个机会好好地看看我们自己身上的伤口。于是我从朋友处搜集了一些看过蕾蕾的故事之后,他们被勾起的经验(相关的案例已经过当事人同意及适度改编):

1. 两败俱伤的故事

家家说她姊姊小时候常常抢她的玩具,但只要姊妹两人开始吵架,工作被打扰的妈妈就会“一视同仁”的处罚:“下次再吵,一样把妳们玩具丢掉,看你们两个人还要怎么吵!”家家每次都觉得很伤心,明明丢掉的是自己的玩具,为何妈妈似乎觉得这很“公平”?也觉得每次都“害”自己玩具被丢掉的姊姊好讨厌。

2. 玩太多会影响课业

阿正的爸妈非常重视他的课业,小时候刚好是神奇宝贝游戏流行的年代,很常见到人手一台 GAMEBOY 游戏机,爸妈说如果连续三次考第一名,就买给他当礼物,努力了一个学期阿正终于加入了抓神奇宝贝的行列,但到手没几天的游戏机就以“玩太疯会影响课业”为理由,又被没收回去,让阿正觉得爸妈只在乎成绩表现,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感受。

3. 破坏与暴力的一线之隔

美美和弟弟小时后在提心吊胆的氛围中成长,面临中年危机的爸爸,常常没来由地发脾气,尤其在喝酒之后更是难以捉摸,吼叫与打骂是家常便饭,有一次父亲生气当着两人的面把他们的玩具熊扯碎(对,弟弟也喜欢熊),美美只能捂住弟弟的嘴,因为哭太大声,可能招来更多的打骂⋯⋯

以上这些故事,你大概不陌生,或许甚至你也有一个关于童年阴影的故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故事,其实都反映了某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一、玩具有时象征着内在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人会认为玩具只是小事,爸爸把蕾蕾的玩具撕掉没什么大不了的,不需要如此“小题大作”,然而这其实是以大人的思维来理解,若以成人心爱的物品来看,其实长大之后每个人依然有我们自己的兴趣与喜好,有人爱车、有人爱画、有人爱包包,撇除金钱价值之外,这些心爱的物品仍然对我们有心理上的意义。

若从客体心理学的理论来理解,客体理论认为小孩会先跟主要照顾者(如妈妈)形成非常亲密、形影不离的状态,再慢慢适应照顾者的离开与自己独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过渡性客体”的需要,类似我们小时候常常抱的小被被、玩偶,每当我们紧张可能都会需要摸一下或抱一下这个客体,来弭补照顾者无法随时随地安抚我们的需要,此时父母如果强制剥夺甚至摧毁掉这个提供安全感的物品,可能会让孩子发展的历程受到影响(Gomez, 1997 / 2006)。

推荐阅读:脱离母爱创伤:你不必为母亲的幸福负责


图片|来源

二、孩子其实很容易受伤,只是你看不出来

当孩子的宝贝被破坏,毁掉的不只是物品,还包括孩子(或童年的我们)心中对于物品的连结、情感,并产生深深的受伤或自责,真正造成影响的可能是我们心中如何理解这样的情境,例如蕾蕾在伤心之余,还要跟玩具道歉,因为这样的毁灭“是自己不好”,对父母来说或许就是一次惩罚,但对于两岁的小孩而言,这可能就是又一次对于“自我”的伤害,或许事件会随着时间遗忘,但是感觉却可能会永远留下来。

而美美跟我说,在父亲的阴影之下,长大后的她对于成年男性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她的爸爸就很类似许皓宜(2015)提到的国王(威权)父亲或野兽(暴力)父亲,尽管如今的美美已经可以理解父亲的情绪不是因为自己不好,但面对阳刚男性的时候,仍然会不自在的焦虑起来,处理这些感受最快的方式,莫过于逃离这个家。

推荐阅读:解构创伤与恐惧:别让“如果”绑住你的人生

三、好好地说说自己童年的失落或伤口

看完这些故事,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经验呢?或许在按赞分享之余,你也可以跟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1. 你也可以介绍一下你的玩具,以及它对你的重要性。
  2. 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验?(若有请继续第 3 题)
  3. 在那个经验中你的感受有哪些?你是否对当时的父母生气?
  4. 事件对你的影响有哪些?
  5. 如今的你,会怎么好好安慰那个小小的自己?

透过把内心的回忆用文字或语言说出来,这么做不是要责怪当年的父母、逼他们跟现在的自己道歉,而是重新照顾那个无力的自己,并练习让过去的经验不再对我们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