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同志葬礼吗?专访“死亡咖啡馆”女主人郭慧娟,透过同志丧礼为同志朋友的死亡尊重和身后权益而努力,以平等的态度处理“葬后祭祀”。


面对同志伴侣丧礼,郭慧娟用实际情况,告诉大家如何做好“合宜”,让亡者安息。(摄影:李昆翰)

“死亡咖啡馆”女主人郭慧娟,身兼内政部“现代国民丧礼”编撰委员、“现代国民婚礼”主笔,以及台湾殡葬资讯网总编辑,堪称台湾“礼俗女王”。不过,郭慧娟更重要的角色是—她也是台湾礼俗“性别平等”改革的权威!不但多次参与内政部的相关礼俗修订会议,她在自己写的礼仪师教科书“礼仪师的训练与养成”中,还特别列了专章“同志丧礼服务规划与流程”,把“性别平等”带进这个最传统的领域里。

推荐阅读:台湾真的同志友善吗?台湾首份同志人权政策检视报告公布!

在人世间还无法得到的同志婚姻合法,究竟在走完一生后,同志伴侣们要如何得到周围亲友的送行?现在就让我们来问问郭老师:

1、同志婚姻虽然尚未合法,同志婚礼已经逐渐常见,为什么极少见到同志丧礼呢?

根据国内相关同志关怀团体的统计,台湾同志人口约占全台总人口数的 10% 左右,若以台湾 2300 万人推估,可能国内拥有 230 万名同志,加上同志的直系父母人数,全台湾与同志相关的人口,至少超过 500 万人。

同志身后事不被尊重

可是同志朋友的死亡尊重和身后权益,常常受到忽略。包括同志伴侣常常无法参与丧事过程、同志的身后丧葬仪节和处理细节常不被尊重、同志的殡葬自主权益常被忽略,以及同志的丧礼常是较隐讳低调的。


同志婚姻虽然尚未合法,但同志婚礼已逐渐常见,但因同志伴侣常常无法参与丧事过程、同志的身后丧葬仪节和处理细节常不被尊重。图为示意图。(摄影:李隆揆)

首先,由于没有法律上的关系和保障,同志一旦发生意外或死亡,一般都会直接通知父母等直系亲属,由家人办理后事,同志的伴侣往往是最后知道或不被告知。甚至有的家庭因排斥自己的家人是同志,同志过世后,关起门来低调办丧事,连带也排挤同志的伴侣,不让伴侣参与丧礼。伴侣无法参与送行,讣闻上没有列名,无法在告别式上主奠,丧礼后也无法送至火化,全程后事和丧礼犹如一个“外人”或“陌生人”。这对亡者和亡者的伴侣来说,是极度不尊重的。

其次,同志的身后事因多由家人统筹办理,不少家庭和家人不认同其同志身分,又担心被亲朋好友知道,往往忽略同志亡者的生前交代。又因同志婚姻及遗嘱,许多无法律保障,因此家人未依照其遗嘱处理,法律上亦无法可管。


台湾的同志的身后事因多由家人统筹办理,而同志婚姻及遗嘱,许多无法律保障,因此家人未依照其遗嘱处理,法律上亦无法可管。(摄影:李昆翰)

同志朋友终其一生,捍卫争取的便是其性别身分和尊严。生时常遭歧视和不认同,死后亦常不被尊重。例如:不少家属会以自己认定的性别身分为同志亡者穿衣和化妆,性别身分是男性者被化妆穿扮成“女性”;女性被化妆或穿扮成“男性”,类此案例比比皆是。这对亡者来说,亦是极大的不尊重,令死者无法安息。

推荐阅读:【张铁志专文】我系基佬、我是同志,拒绝沈默的年代

同志亡者生前身后事嘱咐 应学习“尊重”

2、您编撰的“殡丧礼仪服务与流程”中,正确的“同志丧礼”规划是什么呢?

为同志亡者送行的,无论是家属或殡葬业者,都应该做到尊重其“生前嘱咐”、为其规划筹办“合宜丧礼”及以尊重、平等的态度为其处理“葬后祭祀”。

在尊重生前嘱咐方面,同志亡者生前的“身后事嘱咐”,即使无法律上的明文保障,但基于对亡者的尊重,无论是财产上的安排、葬礼的殡葬决定、葬的处所和后续祭祀安排,以及医疗嘱咐⋯⋯等等,我们亦应学习“尊重”。

在为其规划筹办丧礼方面,同志亡者的丧礼,应尊重其生前的“性别身分”,以其性别身份规划和安排殓、殡、葬、祭程序,同时更应尊重其伴侣,让其伴侣能全程参与,并扮演重要的送行角色。例如:洗身穿衣化妆、讣闻上将其伴侣列名“至爱”、告别式和送葬时伴侣应主奠和参与,丧葬文书中应注意亡者的性别身分和称谓⋯⋯等等。

这样的安排和规划,才是尊重的表现,才能让亡者真正安息,身旁的亲友们也才能感到欣慰,落实“生死两安”。

而在平等的葬后祭祀方面,其牌位供奉和葬处,都应尊重其决定,避免因无子嗣而予以排挤。

3、您可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吗?

我的案例是,亡者丁○○,35岁,为同志,车祸意外过世,无宗教信仰,生前立有遗嘱,声明希望家人能尊重其性别(父母不能接受,故成年后独自在外租屋工作与伴侣同居),并由其伴侣为其发讣闻主奠送行。

延伸阅读:六对同志伴侣的告白:很多人说人生七十才开始,我是遇到你才开始我的人生

最后,父母尊重亡者意愿,由其伴侣发讣闻主奠,并照嘱咐,以其性别身份沐浴、更衣、化妆。告别奠礼也不是用传统的方式办理,而是“彩虹派对”追思活动,会场布置都以彩虹为基调,送行者持彩虹旗,会场以鸡尾酒会方式进行,亲友一一上台表达不舍。

瞻仰遗容时,由其伴侣及亲人一起为亡者盖上一条彩虹被,父母亲“抚棺”后,由其伴侣及亲人共同封棺,家人绕柩,启灵后发引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