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台湾的人资市场,职场骆驼世代,进入劳动力负成长阶段,中坚份子必须承上启下、责任加重,压力宛若上面顶着太阳,下面踩着热沙。

曾任中国信托人力资源副总经理,目前是辅仁大学商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钻研社会企业和青年创业的黄淑芬,浸淫人资领域27年,可说是阅人无数,非常熟稔台湾企业的实务运作。

眼见台湾已进入劳动力负成长阶段,能否争取到质、量兼具的人才,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黄淑芬建议:第一,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基本工资只是最低标准,企业主一定要懂得与员工利益均霑,互利共好;第二、要有本事经营好事业,才有本事对员工好。

若以年龄做交叉分析,在这次《青世代工作幸福感大调查》中,30 到 40 岁间的族群在不少面向上都呈现满意度最低的趋势,黄淑芬认为,这是很大的警讯。他们是组织的中坚,但负面情绪却比初入职场时强烈。分析理由,除了开始担任主管,必须承上启下、责任加重外,在生活端则陆续进入家庭、为人父母,内外夹击,心理和体力上都最辛苦,“是标准的‘骆驼世代’,上面顶着大太阳,下面又踩着热沙,”黄淑芬形容。

推荐阅读:12 万人不满现在工作!人力银行传授转职不后悔的四个检测法

然而以现行的人资制度,多半强调对职务的绩效管理,至于实际担当的这个“人”目前处在怎样的人生阶段?状态和需求发生什么改变?主动关心和后续规划都不够。问题是,“腰力不足”,缺乏够坚实的中阶主管和接班梯队,正是台湾大多数企业的痛,“如何在这时成为员工的有力靠山?势必是人资得去思考的,”黄淑芬指出。


图片|来源

尤其当愈来愈多年轻人对“成功”的定义趋向于自我实践,未必非得依附于组织或企业不可时,“留人”的难度将愈来愈高。黄淑芬指出,以今年初主计总处公布的国内生产毛额(GDP)分配面结构来看,2015 年营业盈余比率升至 35.08%,创下近11年新高,受雇人员报酬占 43.97%,却是史上第三低。企业的营业盈余占 GDP 比重长期趋势向上,受雇人员报酬却正好相反,等于经济成长的效益都集中在资方,但税基却又回到由薪资工作者负担。当进入企业也不代表会一定有更好发展时,自然就更难吸引到一流人才。

推荐阅读:待不到三年想换工作?先听听全球影响力大师 Simon Sinek 怎么说

换言之,一方面,企业要把员工视为命运共同体,共享获利;另方面,劳资间能携手合力,把饼做大,唯有双管齐下,才能大幅扭转年轻人目前“看衰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