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北车 5 岁女童裸身事件后,一个母亲反思女童裸身议题,期待社会往性别友善的方向去,亦尊重孩子,养成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用性别生活日常化,让社会往性别友善方向走去仍是条漫漫长路

近日一则“闹区 5 岁女童全裸玩,母:尊重孩子选择”新闻报导,再次令一群性别议题研究自学的家庭,心绪跟着失望低落了许久,沸腾延宕至今,彰显了性/别生活日常化和整个社会都是性别友善大平台的倡议,在现状的台湾,仍可能是一条狗吠火车又踽踽独行的漫漫长路,拖着对性别平等观念认知落差悬殊、对亲子友善环境营造力道不足的社会有机体,期望往随进步价值社会演变的方向更靠近一点。

第一眼看到新闻标题,内心编辑魂先草笔一挥,将文本修成“台北车站转乘捷运出口外,过路民众对于脱光嬉戏孩童产生极度焦虑介入,亲职表示一切都在自己妥适处理照顾之下,但仍因沟通未果遭侵权拍照报警引起轩然大波”。不过写成这样,就现状的网路阅听习惯,应该不太有点阅率;然而,我想强调的是,无须放大孩子岁数和性别就该如何发展或怎么举止的刻板印象(5 岁女孩出门在外就该自动衣服穿好),更不应将教养义务责任强加在固着僵化的母职想像上(小孩没把衣服穿着就是妈妈放任不管或家暴虐童)。

社会无法摆脱性别窠臼,背后脉络是性别平等教育不足的苦果

但是我知道,会这么妄下腥膻色标题的媒体,对应的是还无法摆脱性别陈腐窠臼的台湾社会。

总是对女性该如何长大指手画脚、女性到了什么年龄该怎么言行举止、女性身处什么场合就该做什么,否则不像个大家满意的女性、连当了妈妈都紧盯监督母职,觉得你不会教出合宜时态的另一个女性,这样的社会,大家都很熟悉,深深知道背后脉络是台湾长年性别平等教育不足而成的苦果。许多人在苦果里长大、在苦果里挣扎求生、在苦果里长成另一个制造苦果的成人、把苦果当作社会生存法则传承,所以当有家庭不再硬吞苦果,反而希望陪着孩子开出自己的茂绿,长期臣服传统价值的人也许会多么地恐慌。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北车五岁女童裸身,踩到社会什么焦虑神经?

用对话与陪伴对待社会有机体,让道理内化成相信的力量

从一件件不同价值状态个体相遇就擦枪走火的事件发现,当多元生命样态碰到唯一僵化生存法则时,前者若是姿态端起,后者就会倍感威胁。后者曾经主流一时,随着时代演进而必须要汰旧换新,感受要被淘汰或摒弃或翻盘的激烈反弹,进步价值倡议运动者要愿意用很多细致对话和很长时间,陪伴这个社会慢慢拖磨。当想要造成改革的这些家庭,在余裕俱足时,愿意对应、接纳甚至照料这些焦虑、恐慌与倍感威胁,看得到同样卡在这个社会结构中“共生”的每一个人的演进程度参差,不管如何,大家都是一起在社会“共作”的生命共同体。

相对来说,这个社会对倡议性别平等和亲子友善的家庭,理解程度似乎很有限。这就是为什么要一直不断地透过书写纪录以及在各处现身、表达说法和呈现作法,让众人看到、听见、理解并逐渐内化到愿意相信,亲职和孩子之间尊重平等互动和具思辨能力的对话,是可以让孩子在身体自主上长出力量。这样长出来的力量,是对整个性别平等和亲子友善的未来社会,有绝大正向助益,而未来社会,是这些孩子的,是我们用过去传统价值预想不到也控制不及的时空环境,是要放手归还给孩子自己决定的未知境地。

推荐阅读:【视野重讯】男人也有 480 天育儿假!瑞典成为全球对女性最友善国家

不着眼性与性别的讨论,回到孩子全人教育且随脉络变化来发展

经营性别生活日常化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社会都是性别友善环境的倡议,指的就是谁的目光焦点都不会只着眼在性和性别的讨论上,当然,也包括亲职与孩子之间的尊重平等互动和具思辨能力的对话,是全人教育且随脉络情境浮动变化的。这一个事件的发生,就是孩子回归本我人性、挣脱妈爸控制和社会化束缚。

这其实是每一个家庭的寻常小日子。它可能在孩子洗完澡的那半小时,妈爸追着光溜溜小屁股跑要穿衣服吹头发;它可能在放学下课回到家的那半小时,孩子把书包一丢制服一脱只想先放松;它可能在社区喷水池旁,孩子赤裸玩水兴致大发;它可能在夏日海边沙滩、它可能在公园的游戏场,不过,孩子就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永远会给已社会化得理所当然的成人,带来无限惊喜挑战,它也是可能发生在我们想像力未及、传统约定俗成可做什么又不可做什么,像车站、电影院、升旗台、博物馆、等,这些忘记了儿童而仅以成人思维设计的空间。

贴心亲子及还权儿童的公设,能给人更多对话的可能

此时,正在欧洲差旅的我们全家,正好经历了一个个越来越设想到儿童主体的措施,许多规划着重在儿童在公共空间如何能更舒适、同时也让成人社会运作如常,这是一种贴心亲子及还权儿童的城市空间设计,对台湾社会或许可以是应对各种价值观进展不同的一种宣示且教育性的硬体翻转;空间变了,人处在其中的压力被照顾了,就能看见更多的可能性。

这个可能令人莞尔、可能令人害怕的发生,一出现在仍未进步的公共空间,在往进步演化的现状台湾社会里,每一个家庭有不同速率的对应方式,倡议性别平等和亲子友善的家庭,对于相信孩子身体自主能力能循序渐进长成的对话内容,拿我自己家的三岁半阿皮作例,惯例可能会是这个走势:

亲职:“你怎么了?全身衣服脱掉了?”

孩子:“我觉得好热,我就把它脱掉了。”

亲职:第一时间全然相信孩子的决定

亲职:“好吧,我陪你玩一整天也超累的,想坐着休息等你爸来接我们。你先自己玩一下,你的衣服在我背包里,你想穿再来拿。”

孩子:“好!可是我现在好热不想穿!”

亲职:判断没有天冷受寒冻伤、尖锐物件刮刺、恶徒侵犯身体的可能后

亲职:“看起来附近没有冷气吹出来,你玩的地方蛮空旷没什么人,那我们就再等等你爸吧⋯”

孩子:“今天太热了,我不会着凉!”

邀请社会共作进来,等待细致对话的可能模样

亲职:发现有路人不适的异样眼光,抱起孩子,准备好帮孩子撑出一些友善成长空间,但也准备好面对无法理解做法的人该如何互动,试图促进理解,甚至将他也转化成友善盟友

亲职:“有一些人在看你,我猜他们可能是不习惯或不喜欢人脱光裸体的吧⋯”

孩子:“为什么?”

亲职:“因为有的人会认为在家里才是可以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地方,可是公共的地方不太可能大家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有些人会不舒服。”

孩子:“喔⋯,那我们在这里如果没有人觉得不舒服,就可以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吗?”

亲职:其实觉得孩子很有逻辑,但发现路人靠近甚至开始提问,准备将这件事转化为性别平等和亲子友善价值现身的机会教育,给成人同时也给自己的孩子

亲职:这一位路人来问我怎么没帮你穿衣服了耶,你觉得要自己回答,还是要我帮你回答?”

孩子:“我不认识他,你帮我回答。”

亲职:和路人表达谢谢关心、简述孩子行为背后的脉络、说明自己当妈爸是会妥善处理的。观察路人状态,小聊路人是否也在等人、车站交通状况让自己和孩子困着不能马上被爸爸接到而回家,努力做成人跟成人、还有陌生人和小孩之间的连结,形成对话沟通的管道

亲职:“这一位路人刚跟我说,他也在等人来接,但是发现你没有穿衣服,可能有一些担心,来关心一下,想问你要不要穿上衣服?”

孩子:“喔⋯ 可是我很热,不想穿衣服耶!”

亲职:“那我要帮你问问看他的担心是什么吗?说不定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他的担心,可以吗?”

孩子:“可以。”

亲职:和路人询问他的担心是什么,说明孩子想要知道,解释这样可以一起来和孩子聊聊,让路人觉得自己担心是被理解,且孩子解除戒心也愿意聆听看是否调整自己的决定

亲职:“这位路人说因为你是女生,可能会有人因为你没穿衣服就想要侵犯你的身体!”

孩子:“侵犯是什么意思?”

亲职:“我猜可能是没问你就摸你身体,或拍你裸体的照片,给你不认识的人看。”

孩子:“我不想他们摸我!我不想他们拍我的照片给我不认识的人看!”

亲职:“那我们一起想一个方法,请担心的路人一起帮忙,如果有人想摸你或拍你照片,该怎么办?”

孩子:“我想到一个好方法,他们过来的时候,你请他们走开!”

亲职:“我跟路人说了,他说他有另外一个好方法,他有冰水可以给我帮你擦擦汗,再穿一件薄薄的,等等上车就有冷气吹,因为这里人太多了,我们一共只有六只眼睛,可能很难注意有没有人要来直接摸你或拍你的照片?”

孩子:“我可以喝冰水,然后觉得好冷,再穿衣服。”

亲职:“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跟这位路人说一下。喔,这位路人问你,你喝的时候可以帮你挡着吗?他觉得女生没穿衣服这样不好。”

孩子:“没关系!你抱着我就好了。”

亲职:“好,我抱着你喝冰水⋯”

孩子:“而且我觉得我自己很好看!”

亲职:“哈哈哈,我也觉得你不管有没有穿衣服,或你是男生女生,怎样都很好看,我都会很爱你!可是,世界上有很多不觉得这样好看,他们对不穿衣服很不舒服,看到别人的身体也不自在,如果我们遇见这样的人,怎么办?”

孩子:“可是我很舒服耶⋯ 要不要请他们不要看?”

亲职:“我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过,现在越来越多人过来跟我说,你这样他们有不舒服的感觉,我很想一直帮你,但我也有一点很烦,要跟十几个人说因为你很热不想穿衣服,但是正在喝冰水,等等可能会穿。然后,我们还要想好多方法帮他们不要担心。你觉得,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先让大家不要一直穷紧张来问我干嘛不照顾你吗?”

孩子:“好!我喝完冰水,可以穿一件衣服了⋯ 唔~ 好冷喔⋯”

亲职:“谢谢你这个方法!我轻松了一点,没人会一直来说我都不照顾你。”

孩子:“你有照顾我啊!”

亲职:“可是好多人走掉了,我没办法跟他们说我有照顾你,这位路人也有帮忙照顾你,但是我们都还在等你自己决定自己的身体,怎么办?”

孩子:“没关系,你再去演讲跟他们说就好了!”

角色和对话出发点的各种考量,跳脱性别刻板印象陪伴孩子长出身体自主

担任亲职,代表的是,相对于孩子,我们是身心能力完备者、资讯提供者、环境描述者、资源供应者、社会化引导者、事件经历陪伴者等,这时候,这些任务状态就会积极待命,亲职成为最瞭解孩子身心发展进度的孩子助理,把能提供给孩子做出身体自主决定前,所需的各种必要条件呈上,提供其权衡分析,但同时也还要照顾自己是一个有血有泪有汗有情绪的人,适时让自己状态稳定维持场面,但若孩子在已然失去友善且恶质的状况下,保护孩子最基本需求、利益及权利则是刻不容缓。

需要用上好多时间、力气和唇舌的对话讨论,一是要让孩子不马上成为威权的反叛军,用尽生命来对抗自然威权且威权原罪的亲职妈爸,或对峙不知道怎么面对各种成长进程孩子的其它成人,营造出友善氛围,尽力协助他处理他自己当下最关切的问题,让他觉得亲职和其它成人都愿意用各种方法照顾他最在意的点;不管这些成人有怎么相同或相异于自己价值的观点,都用孩子此刻能够理解的方法呈现给孩子,资讯吸收、过滤和撷取后,最后成人可能总会在莫名惊喜之中,更懂孩子对于一件事情发生时,其实不一定是成人误会的面向。

推荐阅读:让孩子《凝视死亡》: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守规矩但不会思考?

孩子有他自己当下身体直觉的需求、他当下能力所及自己处理的方法,成人也有能力所及看见的表象、当下手中资源盘点下能提供的处理方法,能不能在这么多变因中,达到一个各方舒适的平衡,不第一时间直接跳进“用性别刻板的教化训示”的方法,不动不动就用威权者说的就是真理这种角度,这样孩子是无法从一次一次社会共作里长出自己的性别,只会感受到极端的“做自己”和“无法做自己”,错过社会共作经历去内化,反而更是性别刻板印象复制而已。

让这社会,看见不同于性别刻板印象和威权维稳教养下的孩子

不过,孩子成长不是孤岛,在和社会互动共作之下,所有性别的价值都会进来,陪伴等待孩子在各种资讯里,做出轻重缓急权衡后的理性和非理性决定(是的,包括非理性决定,且孩子经常是非理性决定),且在这个过程里,让孩子感受到亲职本身是支持孩子的、亲子友善的、认同性别平等、尊重多元文化的、有能量应对各类社会价值的等等,在他渐渐做自己性别和社会共作性别的成长路上,也才能更靠近性别平等和亲子友善一些。

也许,这次事件时空紧张压缩,错失了现身作法附带沟通做法的倡议机会,但经过这一长篇大论的试图说明,背后的简单逻辑就是,希望我们能努力让孩子成长在“社会常模设定怎样的性别,就是要穿怎样的性别颜色、要看怎样的性别卡通、玩怎样的性别玩具玩具、要喜爱或被照护成怎样性别的长相”这样的传统价值单一直观的环境,看清并跳脱社会常模来多元教养孩子,但也分秒敏觉确保担任亲职的自己不会反而是固着在深信的进步价值里替孩子代位求偿。让孩子处在遑论亲职或外力如何,都有或多或少空间余地,不断努力成为自己,而互动前后、对话来去同时,也请托整个社会慢慢不再用争议手段,来面对多元生命状态和不同个体存在样貌,谢谢整个台湾社会渐渐越来越能成为人人互为神队友的共生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