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爆炸的世代,与其担心自己知识汲取不足,不如立定目标给自己方向迈步而去,拥有目标,你才懂如何从爆炸资讯里挑选需要的讯息,得到实质成长。

目标一旦确立,周围的一切都将成为你努力的对象。

很多人在知乎上面问我:不知道要读什么书,感觉要提高的东西有很多,但是又不知道从哪些地方下手,让我帮忙推荐一下。

还有一些人关注了很多个公众号,一个不落下,每天也都坚持阅读公众号上的文章,但是感觉好像用处不大。

很多人总是漫无目的地学习,别人说要多读书,他也去读;别人说某个人的公众号的文章好,他也跟着关注,表面看似很勤奋,实际上不管是生活、工作、技能,总是原地踏步,原因在哪呢?先不急于回答上面的问题,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1、哪怕仅仅只是一条新闻,都有他的价值

一定要捧起书本,打开公众号,拿起笔记来记录,才算是学习吗?难道一定要端坐在电脑前或者书桌旁,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开动脑子,才算是学习吗?其实,学习无处不在,智慧更是随处可见。

你说的是地铁里、公车上、飞机上?NO,那是假装很认真在学习。真正的学习,无时无刻不在捕捉生活当中细小的事物,哪怕仅仅只是一条新闻。

当一个优秀的销售看到“川普大败希拉蕊”这条新闻时,他会想到今天跟客户会面的时候,是否可以用上它作为见面寒暄的素材,由此切入和客户进行深度的交谈。

一个做自媒体的互联网从业者,在刷到朋友圈里面的微信文章时,他的直觉一定不只是点击进去看下是怎么回事,而会去思考,为什么我会点击进去,是标题党在作祟?下次我是否可以引用类似的标题,来吸引流量。

推荐阅读:“你不是作家,写得好吗?”一个新闻主播持续写作的理由

而一个出色的策划人,哪怕他仅仅只是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他在享受愉快的购物之余,也会去留意货架上那个爆炸贴贴的是哪款商​​品,产品捆绑和促销价格较之前有什么不同。

他们学习知识,汲取经验的渠道,发生在最平常的时间,最平常的地点,发生在最平常的事情上,而如此平常的事情却因为他们本身的职业和自身想要去实现的目标,从而产生了化学反应。

目标的产生,使得周围一切看似平常的事物,似乎发生了吸附效应,围绕着,开始为这个目标服务。

2、读杂书并不等于漫无目的地读

回到文章一开始所提出的问题,你搜集了那么多的公众号,每天也孜孜不倦地阅读收藏了,可为什么不见自己有质的提高。

因为你没有确定一个你想要去实现的目标。你阅读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更好的概念很泛,具体是为了什么?

●  为了提高阅读水平?

●  为了提高沟通技巧?

●  为了捕捉最新的商业消息?

●  还是仅仅只是把阅读当成一种娱乐。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你怎么选择交通工具?

变得更好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非得是阅读和学习。你可以去旅游,去工作,去实践,通过音乐去陶冶,通过电影去薰陶,阅读是非常伤脑筋的事情。问题不在于你关注多少公众号,而在于你没有确立一个具体的目标。

在这里有人要反驳了,很多名家作者都提倡读书不要有功利性,要读杂书,泛读书,可你却抱着很强的目的性,这样的读书不是变味了吗?

我想说,名家的话没有错,不仅仅放在古代,放在今天同样适用。问题出在你对他们话的理解上。名家说要读杂书、泛读书,你怎么就知道他没有目的,你怎么就能肯定他买回来一本书就会从头看到完。

推荐阅读:有效阅读,从做对读书笔记开始

没错,他们是看杂书,泛读书,而如果看的杂书都是为了他的某一种目标的实现,或者为了他的某种能力的提升,那他看的就不是你眼中所谓的“杂书”了,他就像文章一开始说的那个销售员一样,看杂书在于汲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修养和技能。


图片|来源

但也有人看书不存在功利性,就把看书当成是一种娱乐,当成是一种单纯汲取知识的渠道,这种人还不少,问题是,你是这种人吗?

如果不是怀着马上就要看到结果的目的,你不会去问“我应该看什么书”,更不会怀疑自己看这么多公众号文章之后没有用。

最近一个综艺节目《奇葩说》吸引了我的注意,辩手们的唇枪舌战,以及搞笑幽默的辩论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我的心中总是升起一团疑惑,每一期的辩题都不一样,而且这些辩手每天那么忙,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比赛和节目,却能够对各种热议事件、新闻事件、网络段子瞭如指掌,并且能够做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推荐阅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爱上阅读的五个好理由

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并没有生出第二个脑袋,也不是所有的人天生都有那么好的记忆力。

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成为一个出色的辩手(演讲者)。

别人对新闻事件、网络段子经常是看过,笑过,然后就忘。而这些辩手却因为围绕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使得他们在看待这些平常的新闻、段子的时候,拥有了另外一种看待视角,而正是这种视角,成为了他们能够在辩论场上出奇制胜的利器。

3、那么,我们怎样拥有这样一件利器呢?

首先,确立你的目标。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却是不得不谈的话题。

没有目标、漫无目的地生活,无异于行尸走肉。说得有点夸张,但是却也道出了目标的重要性。

无论你定的是几年的职业目标,还是几个月的健身小计画,只有你知道你要前往哪里,你才会知道你要努力什么。

推荐阅读:麦肯锡的职场心法:能够精准定义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紧接着,寻找和目标相关的领域 

并不是我们的目标确立之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你去电影院看一场科幻电影跟你订立计画要半年内减肥 20 斤的目标,并没有太直接的关联。

你要做的是,把相关领域的需要学习的东西纳入你的目标系统里。比如你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文案,除了本职工作,阅读广告类书籍之外,营销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也是与广告非常紧密的学科。

建立起一个知识系统,什么是这个工作的基础学科,什么是直接学科,什么学科需要泛学,这样,你大概就知道自己需要去阅读什么书籍,不用找人推荐。

最后,建立起你的目标吸附器

当你的目标和相关领域确立下来之后,你还要做最后一步,那就是建立起你的目标吸附器,将你在生活中、工作中、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中的可能被利用的价值,吸附过来。

推荐阅读:从《聂隐娘》看朱天文与谢海盟的编剧哲学:阅读生活,比书写更多

比如一个销售人员最基础的一个技能,就是挖掘客户的需求,那么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人的需求,尤其是了解人的消费需求就成为了他这个职业的独特视角。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也会经常下意识地想去了解和知道,对方心里想要什么,有时候哪怕仅仅只是普通的聊天。但这正是他在他的职业、目标上做到专业,做到优秀的见证。

过去人们眼里很看不惯“看韩剧、玩网游”的行为,觉得这是玩物丧志,荒废青春,好好时间不如用在读书学习上。

而现在,小说和网游俨然成为当今互联网最炙手可热的产业,你也许不知道,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整天抱着个手机和电视,可能是在为他们成为游戏策划人和出色小说家积累灵感和素材。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正在努力什么,而是你知道自己想往哪里去,而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