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纽约时报如何成为时代里的先驱,媒体百花齐放的快速资讯底下,以使用者为先的思考模式,传递有价值且吸引人的新闻资讯。


摄影 / 梁喆棣

为什么纽约时报的数位专题总是精彩,令人望尘莫及?他们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4 项事情。

这次台湾大学新闻所与中华传播学会邀请纽约时报 VR 部门负责人 Graham Roberts 来台,分享纽约时报在视觉化与 VR 的经验与心得,我个人有几点除了技术外更深的启发,我认为这是为何纽约时报得以成为全球媒体数位化先驱的原因。

1. 在充满资讯噪音的时代,当你有想要传递的资讯,就必须让它够吸引人

2. 非常重视使用者体验,以读者使用经验为制作新闻的出发点

3. 以 Design Thinking 与 Visual Thinking 为媒体核心

4. 新闻可以富有艺术性、创作性,而不违背新闻本质与其意义

在看纽约时报的数位专题时,除了赞叹外,心里也很好奇,他们到底怎么做到的?

以这只南极洲气候变迁专题为例,Graham 说前往南极洲拍摄的组员只有 4 个人:Graham Roberts, Jonathan Corum, Evan Grothjan, Yuliya Parshina-Kottas

(网址:The Antarctica Series

他们的分工,Graham 比较像是统筹与导演的角色,另外有一位资深的气候变迁记者(抱歉我忘记记名字),一位科学图表专家,一位负责 film making 与 3D model 的专家。当然拍摄完将素材带回纽约,会有其他人帮忙后制跟细节处理。但一个大专题,出了 4 支 360 影片,现场纽约时报只有 4 个人,真的是很厉害。

而另一个令人害怕的是,其中只有一人是文字记者的角色。

Graham VR 团队的编制组成

Graham 本人 35 岁,已在纽时工作超过 10 年。他本人的专业背景是 computer science,是踏入新闻业才开始学新闻的。

我问了他的团队中,多数的人也跟他一样是技术背景学新闻,还是新闻科系再学技术?

答案是前者。

Graham 说,团队里大家有自己的专业,有些人过去念建筑,因此是 3D 立体建模的专家,也有动画专家、图表专家,有些人是影片拍摄专家,有些人是声音专家,当然还有很多人是网页前端工程师。

当数位媒体越来越需要技术人员,新闻科系的学生会被淘汰吗?

听到 Graham 的回答,我心里是一百万个不意外。我问他,那学采访、学写作的新闻科系学生会不会被取代?

美国也在想这个问题,新闻学到底要教什么?

Graham

你也不能要求新闻所都教很科技、很技术的专业,这没有答案。

我认为也许,他们就该好好教新闻学,应该好好教说故事,虽然是用不同形式,但还是教叙事。

我不同意我们不需要会讲好故事的人,我只是觉得新闻所不需要教这么多技术。技术永远比不上资工专业的人好,要学技术可以去学非学位的。关于要不要学,我觉得这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兴趣,想学资工的东西就去学,不是新闻所提供,资工教更好,想想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不要太压力。

他认为,不应该要求新闻科系学生三头六臂,一个人会采访、会影像拍摄、会剪接、会后制、还会画动画,这样根本没时间睡觉。(咦?好像是新闻所的写照)

真正良好的分工应该是,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每个人都有对新闻的基本逻辑与概念,所谓“士农工商各司其职”,跨领域技术合作产出新闻,才是正确的方式。

这听起来对台湾媒体来说,是过于理想了。但说真的,放眼台湾媒体,尤其四大报、电视、杂志与号称原生数位媒体的,有谁是在认真数位化?

现今台湾媒体的“数位化”只是把报纸的照片与文字,复制贴上在网站上成为新闻网页,并没有真正从数位使用者的阅读习惯去做思考。真正在尝试的应该只有联合报新媒体实验室的数位专题、端传媒的数位作品、报导者的多媒体专题和天下杂志的数位专题。(有尝试的心就应该掌声鼓掌)(这里暂且不谈灶咖那种社群影音的数位化)

现在回头来讲开头我认为纽约时报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媒体数位化领导者的原因,其实 4 点都是一系列的概念。

在充满资讯噪音的时代,当你有想要传递的资讯,就必须让它够吸引人

如果说媒体的价值与宗旨就是:传递重要的资讯,那这件事在现在这个充满资讯噪音的年代,的确是比过去困难许多。

就如同电子媒体的广告收入竞争者,从过去为媒体同业,扩大成所有的网站(包含 Google、Facebook 都在瓜分广告投放),资讯也是。

如果把新闻视为资讯,那事实上新闻的竞争者,包含“所有会吸引人类注意力的资讯”,而不仅仅只是同业的新闻而已。游戏、狗狗猫猫、搞笑影片、电影娱乐等,资讯爆炸的现在,人们获取资讯的管道很多,能接触到的资讯也是爆炸性的量,那媒体应该反问自己:为什么观众要花时间看新闻?

人们的注意力=时间=愿意付的钱,其实都是一样的概念。在这么多样的选择里,为什么观众选择花时间看新闻,而不是看剧?当然就两者的资讯功能差异完全不同,但若把媒体视为企业,所有的企业都在竞争消费者的时间与眼球,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当消费者愿意花时间在你身上时,你才有可能将此化为具体收益,这也是所谓广告商如此重视流量与阅览量的原理。

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新闻媒体应该想的是:如果我有一个希望让大家重视的资讯与议题,我要怎么做让大家愿意“主动”来看?

媒体应该放弃给予者的角色,而成为资讯的提供者

我认为新闻媒体应该放弃过去那种“我给予你资讯的给予者”,这种菁英观点、给予者、教育者的定位,而是将自己视为“试图提供重要资讯的提供者”。不应该是觉得“我认为社会大众应该关心这个政策议题”、“这个政策议题与国际新闻很重要,大家应该要了解,但大家都不看,观众没素养”;媒体应该想的是“我要怎么把枯燥但重要的政策议题与国际新闻,让阅听人觉得有趣,愿意来了解。”

说实在的,一般人下班后都很累了,到底为什么要看与我可能极无关新闻?这或许也是为何有些知识与资讯可以变现,但新闻却很难的原因。因为就本质上与实际上来说,新闻提供的资讯人们并不迫切的需要,或者并不真正需要到会愿意花钱购买。

媒体与阅听人的关系应该为平等的,媒体提供资讯,阅听人选择是否要阅读(或体验)这则资讯。

先把新闻变现放一边,在这样资讯竞争的环境下,如果新闻媒体仍想要传递讯息至人们的眼球前,那就应该试着运用各种技巧,将新闻变得更吸引人。无论是运用科技(像是 360, VR, AR)让新闻变得新奇、有趣,或者是透过多媒体叙事技巧,加入 3D 模型、动画、视觉图表、互动介面让读者可以更理解真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新闻或许会变得更 fancy,如何兼具有趣、吸引力,却仍维持新闻的本质,传递有意义的资讯,就是拿捏的技巧了。

媒体从业人员真的应该放弃“只要我内容够深度、够好,自然有人要来看”的思维。应该想:为什么读者要看?

使用者体验作为新闻制作的核心

呈上,因此从使用者经验出发,而非制作者经验出发,才是现在新闻制作应该要有的考量。

例如:制作 VR360 头盔的新闻时,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转场、运镜等,都是考量会不会造成使用者晕眩的问题。这个的举例是明显的,也相对容易注意到。但对于网页新闻来说,却很少人研究与关心使用者在电脑阅读的经验与感受。

以报导者的深度报导举例,有一篇很棒的深度调查报导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举牌人朝不保夕的劳动真相。写得真好,文学性够,调查也有内容,可是整篇网页足足有 16041 字(我还特地复制贴上到 Word 计算字数,这是很早期的作品,后来报导者血泪渔场的专题节奏就还不错)

我 真 的 看 不 完。

媒体应该去计算,使用者能够接受网页滑动的长度有多长,最大的萤幕阅读字数有多少。一样的内容,是否分篇?是否佐以声音播报?等等。

所谓的多媒体报导,排版应该有每个装置与介面自己应有的节奏。以纽时很常被提起的多媒体专题 Snow Fall 为例,当阅读一段文字之后,读者注意力快涣散的时候,就有一个满版的动画来重新抓回读者的注意力。

(顺带一提,雪山的空拍场景,其实是3D建模后再用电脑拍的影片)

新闻产制者应该真正了解使用者的习惯,例如手机网页应以 scroll 为主,而不要太多 click 的设计;电脑则可以设计较多互动性、或 mouseover 触发的资讯。所以那些影片、图片太大跑不动、网页根本开不起来,或者只相容IE的网页,真的是禁忌。

新闻产制人员应该设想自己是一个最懒的读者,站在他的角度设计新闻,该怎么吸引他接收这些资讯。

以 Design Thinking 与 Visual Thinking 为媒体核心

其实从使用者经验出发,就是 Design thinking 的主要理念:“以人为本”。

设计思考是:从人的需求出发,考虑人的行为、与需求,在相应设计出商业的可能性。

那媒体应该做的是,从人的需求出发,思考资讯传递的可能性

设计思考这几年很红,却很少听到台湾媒体内部在谈论与尝试。

Visual Thinking 则是趋势,这也正是视觉图表、视觉化的发展原因。一张好的照片、好的图表,胜过一千字的长篇大论。以视觉为前导,透过视觉能带来的冲击与震撼,比起文字更能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使人进入情境的时间也比文字来的快速。(为什么要快速,就是因应数位阅读的习惯,文字小说也可以使人沈浸其中,但需要一段很长的铺陈与阅读时间。)

纽约时报如何落实 design thinking 与 visual thinking?

Graham 说,他们每一个部门都有 visual thinking 的专业人员。我并未问太细的部门分工,但 Graham 表示,纽约时报在数位转型的过程中,也大量淘汰了许多不愿意学习、太老的员工。分工部门有重新编制,例如与台大新闻所长期合作的 Archie 就是所属图表部门,而 Graham 自己则是 VR 部门。

Graham 说,虽然纽约时报还有在发行报纸,但报纸在公司内的排序已非最先。所有的内容考量制作都以网站为主,报纸为辅。因此逻辑比较像是,网站做什么,报纸也顺便放上去,这与现有台湾报纸媒体可说是完全相反。

台湾媒体要不是报纸与数位部门分开并对立,要不就是报纸前导,网站上顺便张贴报纸文章。(中时电子报给我的感觉就有点像是这样)

林辰峰曾在 2016 年写过纽约时报如何打造一流视觉新闻团队,但我认为新闻学界应该要有论文去分析跟描写更详细的,纽约时报数位转型的内部编制历程。纽时的 lab 到底怎么发展,技术人员如何跟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合作?在制作新闻时,各部门之间怎么合作、沟通?怎么像 Graham 所说,每个部门都确实落实 visual thinking?

新闻可以是种“创作”,新闻可以加上艺术感与创作元素

如果跟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说:我觉得新闻可以是某种程度的艺术创作。应该会被打枪到不行,还被骂说:怎么可以!新闻不应该加上任何偏离事实的东西。

但我个人认为纽约时报的报导之所以“有质感”,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的专题其实是新闻中带有创作性与艺术感。

除了一般的新闻照片好、影像拍摄好之外,仔细听 360VR 专题中的配乐也是很用心的。更别说 Graham 还为了 Seeking Pluto 那支专题,自己写了配乐(他年轻时玩过乐团),请演奏家来录音,真的是太惊人。

这或许是为什么在观看这几支作品时,你多少会感觉:纽时是用制作电影与节目的档次,在制作他们的新闻专题;画面、配乐都很细致。

我认为更可以彰显纽约时报怎么样“玩”、“创作”新闻的,是这支访问 Justin Bieber 的影片,Justin Bieber 与知名制作人如何合作诞生出畅销单曲。

Graham 说他们解构了这支单曲的声部,将之视觉化,成为画面上的圆、线条与颜色。鼓是红色的圆,人声是黄色的曲线⋯⋯

一样是专访歌手与制作人,探究艺术创作的内容,但有别于以往的影像专访,刻意将受访人物都黑白处理,让音乐成为了可视化的图像,这个报导专题因此看起来更好玩。而也是这种细节处的创意,让纽时的新闻看起来有趣、有质感,总是能给观众惊喜的感觉。

感官化的新闻

我曾反思过,精彩的配乐、动画、视觉化,与现在在发展的 VR, 360, AR,本质上都是透过不同的工具去放大读者对新闻的感受能力。换言之,也是运用各种技巧去刺激感官,使读者对新闻有“沈浸感”或“感到娱乐”,或者观看新闻是一种“享受”。

这与过去台湾电视新闻发展中,或者苹果日报来台后,学者对新闻界检讨的“感官主义”是否一样?

我觉得本质上是一样的。但过去的那种“腥膻色报导”、使用“催泪配乐”、“夸大标题”,虽然同样是刺激感官,却造成了新闻负面的影响。这样的感官刺激可能模糊了新闻焦点,让新闻成为一种综艺节目,或者猎奇资讯的供应者。这样的方式比较像是:新闻主要传递的讯息不再是主角,而是那些声光刺激才是主角。

但纽约时报的作法可能是,传递的资讯为主轴,我思考用什么方法与工具,能让要传递的资讯更突出,更能让读者“感受”,我认为这是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感官化不可行吗?我认为未必。

前几年新闻游戏(Newsgame)受讨论时,也掀起了一波伦理争议。但我个人认为只要把持好基本原则,当新闻成为可“体验”的“游戏”,也没什么不好。不只是网页游戏,未来发展成VR的情境体验游戏都是有可能的事。

新闻从业人员与新闻传播科系,不应该避免去讨论新闻的定义是什么。时代在走,观念要变。

推荐阅读:新媒体应用!“#我也睡着了”捍卫医生身为人的权益

推荐阅读:未来五年的媒体变化!《纽约时报》我们的未来之路备忘录

推荐阅读:高 CP 值的曝光!从“纽约时装周”看品牌的社群媒体策略

推荐阅读:人人是媒体的时代,你的媒体原则是什么?

推荐阅读: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说真话的媒体:女性媒体新想像 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