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ick 以自身经验分享创作时的瓶颈,当灵感枯竭时去过生活吧,努力感受日子,内心真切的悸动才使创作与众不同。

当兴趣渐渐地占据了你所有的空闲时间,或许就是开始思考下一步的时候。

文章一写,8 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当初写第一本书拿去投稿的时候,纯粹是想要给自己的年轻岁月留下一个纪念。没想到,那稿子一交出去,笔就停不下来。还记得刚开始写专栏,年轻的内心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感受。每天带着小笔记本,只要发生了触动内心敏感神经的事情,便马上记下来,回家过后 2 个小时,新的文章就诞生了。但写文章的时间一久,过去累积的生活经验逐渐地枯竭;又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看待这个世界也多了一分臣服——很多事情其实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它过去,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用来无病呻吟。

但创意逐渐匮乏,合约却还是在身时,理当应该要让自己放个假;可是倔强的个性哪肯屈服。在要顾及创作的品质时,我似乎病态地在找寻灵感的泉源。白天要顾及自己本身的忙碌工作,一到放假,为了找寻灵感,到处漂泊。我曾经在半夜躲到家里大楼旁边的逃生梯,撰写那书籍的试写稿;也曾经启程到各个城市,不为旅行,只是把自己关在饭店,想说换个环境就会有灵感;当然酒精有时候也会有帮助,只是内心的道德不愿意让自己过度沉沦。

推荐阅读:成为专栏作家这条路:写字,是修炼灵魂

或许,这是所有在从事创作事业的人,会遇到的瓶颈。

书稿要被接受,一定要有几篇千字的试写稿;电影专栏的文章,一定是夜晚下班后独自到戏院观影之后的成果。我喜欢从事我自己本身的职业,虽然工作压力大,但那是另一种抒发:因为透过白天的工作,我找到了成就感。而这成就感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你只要把工作做好,把人管好,你就会有好的回馈。不像写文章,你没有灵感,你坐在位子上 5 个小时,你还是打不出一个字。

这股精神的压力,在前几个月的一个晚上,突然得到了释放。许久生不出满意文章的我,索性当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一个礼拜不去理会自己的邮件信箱,也不再去理会所有文章的截止日期。我只刻意地停止思考,去回归我最正常的生活。

我看电影,是因为最近有几部我很想看的电影,而不是因为要写专栏文章,也不是因为哪些片子读者会感到有兴趣。周末,我也不再担心自己的文章要写什么样的主题;我跟朋友出去野餐,去酒吧看球赛,重拾自己的健身日历。

推荐阅读:日本人提倡的“生活感”:不带遗憾的感受每一天

有些时候,我们都把事情给过度地复杂化。创意是源自于生活,它并不是工作;如果创意变成了工作,它就失去了惊奇。不管你生活的比重有多少要排给创作,它都不该造成你生活的压力。我知道自己的作品可以更上一层楼,我也相信我的能耐绝对不只这样,但被逼着走的创作,是无法产生出令人感动的作品。

我想写,就写;没有灵感,就去过生活,而不是去寻找灵感。灵感不是寻找而来,它应该像是上帝的礼物一样在你脑中突然地一闪而过。

推荐阅读:设计鬼才 PAUL SMITH 华山策展:好奇心,让任何地方都有灵感

前几天有人希望我推荐他几个网站投稿,因为他想要成为职业作家。我给了他几个网站,但把他成为全职作家的念头给打消了。作家不应该是一份职业,它终究是一份兴趣,一份建立在既有生活上面的纪录工具。你要有生活,你才有机会可以创作;而好的创作来源,也绝对不是去刻意地寻找而来,它是无意间的一个念头,也因为这个念头,你才有了文章的框架。而这个念头,也是作品的灵魂,它让读者产生共鸣。

创作是一场毫无止尽的马拉松。不管是写作,戏剧,电影,有太少的人能够一炮而红。很多知名的前辈也是靠着无数个作品的累积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兴趣固然是创作的冲动,但能够在遇到瓶颈或者毫无报酬时依然能够继续创作时,它就是热情。

你的能力或许不是顶尖,你的技巧也许输给许多专业人士,但你的热情,却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你给人留下印象的关键。

近日的一些心路历程,一些黑暗,和一些突破,跟各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