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婚姻平权释宪这一天,女人迷带你走进《点亮台湾,亚洲灯塔》现场,许多同志互相依偎,许多不是同志的人欢呼庆祝。这一刻,是属于大家的胜利。未来的路,我们走向沟通,更耐心地去与大众做沟通,邀请他们携手迎向一个更善意的世界。

“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每个人被祝福。我们看到台湾的那道彩虹,出现在台湾的天上,世界的天上,人权的天上。”——萧美琴

萧美琴在《点亮台湾,亚洲灯塔》现场祝福,这声祝福语重心长,来得很迟,她在 2006 年提出了台湾第一起《同性婚姻法》草案。这一条路,我们走了这么长。大法官最终判决,民法违宪,同性可以结婚。

现场有以为等一辈子都等不及一张证书的眼泪,有为伴侣先走一步花事终了的眼泪,有孩子终于可能在一个更友善的社会氛围长大的眼泪。他们拥抱,他们亲吻,他们头倚靠头,感谢自己活在这样最好也最坏的时代。历史曾经狠狠伤害过这群人,但坚持还给了他们应得的人权价值。

推荐你看:台湾是亚洲首例!524 同婚释宪结果:民法违宪,限期两年修法或立法保障同性婚姻

两年期限,生命不能再空等下去

大法官释出两年期间,法院必须做出推动与实质改变。在长期的婚姻平权耕耘下,我们一边控诉,生命一边死去。许多幼小的同志在家庭与社会的恐同意识凋零,1993 北一女学生烧炭自杀,1995 邱妙津逝世,2000 叶永鋕逝世。我们的社会辜负不起这些美好生命。

众人宣示着两年内要推翻同志的悲情叙事,同志的故事不是父母眼中单一的“异类版本”。现场再再呼吁:“不要因为我们有了结婚的权利,就忘记看见其他不同人们的需求。”以爱为起点的婚姻平权运动,希望这是一个序幕,让更多人看见社会上不同存在的需求。我在回家路上经过了总统府,巴奈领军的占领凯道还没离去,立法院前的运动激情背后,还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同理心,那一句“不要忘记看向边缘的边缘”是走了三十年的运动者的喊话,我们活,不只为自己,还为更良善的世界。

许毓仁立委上台分享:“两年的时间,你们可以开始准备结婚了。”我们不单准备结婚,也要邀请更多不理解同志的人、害怕性别多元样态的人,去正视与尊重社会需求。“各位的沟通不能停,无论你是同性恋或是异性恋,请到你的地方与委员要求,尽快把婚姻平权法案排到立法议程。”许毓仁给予所有期待改变的人们行动方针,让婚姻平权民法修法更快实践。

在台湾如此接近历史的一刻,许多人自豪“难得今天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看见现场许多同志家庭站在一起,我更希望所有人能看见相爱相栖的事实,不只为“进步”骄傲,更伸出一只手,给一点推力,让接下来的修法能得到更多舆论的支持。

延伸阅读:42 年的同婚长跑!祁家威:“我自己不需要,但要为别人拼命”

这不是最后一哩路,而是新的开始:沟通再沟通

“不容许同性结婚是违宪的。以什么形式立法是立法机关的职责。”

现场呼吁不要以专法混淆视听,要兑现真正的人权平等。黄国昌表示:“两年的缓冲期,专法或民法交给法院决定,我相信部分朋友会有些失望,但最重要的,是这套解释文,说明我们现行的民法不承认同性婚姻,违反了宪法平等权的保障,也违反的婚姻自由的形成权利。当解释文在这样的基础奠基,作为一个立法者,要如何写一套不违反宪法的专法。”

许多人喊声声援民法的修改,让同志享有与“所有人”一样的权利。下一哩路,将是婚姻平权正反两方真正的沟通协商起点。

祁家威也表示这个沟通要突破同温层:“要抱持沟通沟通再沟通、原谅原谅再原谅的态度。”

沟通是第一步,我们接着要实作进入更多性别教育现场,从法律打破性别歧视,不只想结婚要人权的同志在等,更多受苦的孩子,将以这个宪法解释得到社会的理解。未来婚姻平权的战场是深入民间做大众对话,我们要大家一起认知这场运动改变的不只是同志的结婚权,更是一种义务——人们对自己能有更接近真实的认同,我们的小孩要在有足够性别意识的环境下成长,他不必做个男子汉、她不必做个好姑娘,他她他,可以渴望自己自由的形状。

我们一道道敷抹性别伤口,要去原谅父母不能理解的艰难、原谅反方抹黑与造谣、原谅恐惧我们的人。我们要做主动伸手的那一方,去盖起秩序颠覆后的新世界。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524 台湾婚姻平权释宪,亚洲离自由最靠近的一刻

我们要结婚,更要性教育

2015 年我专访了吕欣洁,她出柜之路走了二十年,后来母亲更挺身支持她走入社运现场,为不能发声的人发声,当时她说沟通最重要的不是各持立场辩论:“你跟自己对话,去理解别人的立场,看到自己的盲点、承认自己无知。”

2016 年我专访的罗毓嘉,他与情人相隔两地相守七年,罗毓嘉就说了婚姻平权下一步我们该看见了:“那些没有结婚的单身者者,他们有没有友善的制度可以服用。我接触性别运动有十多年,我当时认识四十多岁的朋友现在都五十了,甚至有些长辈,七八十岁了。时光在走,他们就是不停老去,我们的社会一直没有给合理的交代。”

年底我再访了 Lana 与 Cindy 生完孩子后的心情,他们当时分享希望婚姻平权通过是要孩子知道“我们的家庭没有不一样”,以及不要遗憾带孩子来到这样的世界:“有了孩子以后,要思考的很多,台湾的环境会养出什么样的小孩?他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的长程自己吗?我们更关心教育、关心课纲、更关心婚姻平权现场。我们听过很多同志家长的分享,孩子不会觉得同志家庭有什么奇怪,反而是小朋友的父母、老师,各别的信仰跟观感可能会对同志家庭的小孩造成压迫。”

这些人的爱坦荡荡,值得被庆祝、更该被社会祝福。最后,我想分享这么一句话祁家威在宪法解释后说的一句话:“胜不骄、败不馁。”

我们从来不是要比输赢,而是要争取平等。台湾不是要做亚洲平权灯塔,而是要在自己心中,亮起相信的火光。

偶遇许多在婚姻平权现场曾遇过的人们,这些同志家庭我曾看过他们带着小孩走上街头,他们亲手为孩子做性别教育手册。他们很急,怕孩子生在一个恶意的社会,所以要赶紧从体制去拔除过去他们所受过的苦难——一个恐惧同志的社会氛围,这一天,他们终于有勇气可以对孩子说,你们可能活在一个可以安全成长、终老的台湾了。我看着他们闪亮的眼光,想问还有没有什么话想说呢,他们笑,只说,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一起走呢。

接着画起他们同志家庭光景里的柴米油盐,孩子一样哭闹,两个母亲间一样有教养辩论,家一样晴时多云偶阵雨,这就是每个家的常态。我们在此刻拥抱,说声辛苦了。

倾盆大雨中迎接好消息,雨后的彩虹来了。

如果你有步履漫长行之有年的爱人,转身向他说:“亲爱的,我们可以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