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母亲节特企——进击的女儿,邀请你带着母亲启动亲密关系的革命。郝誉翔说得动人,母亲与孩子是一起成长的,孩子出世,让她重新思考与母亲的关系。

我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中,跟着母亲长大。我曾经立誓这辈子一定不要生养小孩,因为我总怀抱着一种原罪,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我和姐姐,我的母亲就可以自由自在,不会明明已经离了婚,却还要被家庭、被小孩捆绑一辈子。

同场思考:25岁女儿写给母亲的一封信:我多希望,把你消失的人生还给你

我的母亲每天一张开眼睛,就得要操心柴米油盐酱醋茶,她再也没有作梦的权利了,再也不是那个心比天还要高的浪漫少女。

有了孩子,女人的生命从此有了大翻转,但男人却不一样,大多仍是自由的,依旧可以尽情地作自己。这不公平,却是铁的事实。我拒绝掉入女人的宿命。

然而在四十岁那年,简直像是命运之神不可思议的安排,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改变了先前的想法,觉得自己或许可以试着接纳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虽然那时候的我一点也不知道,那究竟会是怎么一回事?也或许结婚生子,都需要一点莫名的勇气吧,我只知道我那延长了过久的少女时代(当时台湾文坛正流行着一种“少女心”的奇特说法),一种因为无家累、无牵挂,而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怀,都要从这个时刻起宣告结束了。

有了女儿以后,陪伴着她成长,我也彷佛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的我,并不是我母亲的拖累和捆绑。原来生养小孩这件事情,虽然辛苦,但其实也带了很多正面的力量。所以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我觉得幸好我母亲当年生下了我和姐姐,因为有我们,她的人生活得更有力气也更踏实了。

我便是这样看待从“女儿”成为“母亲”这件事的。

我也才知道对女人而言,孩子或许不单纯只是一种责任,他还可能是一本崭新的大书,一部还没有上映过的电影,将会带领我航向一个未知的世界,踏上一段我从来没有想像过的旅程,而那将会是连探险家也不曾涉足过的处女地,南极洲之外的南极洲。

推荐阅读:相信你的孩子!五个和孩子当好朋友的幸福沟通术

而如此幼小的女儿,就彷佛是一张纯洁的白纸,对于什么事物都还是新鲜的,好奇的,兴味盎然,会大笑,会害怕,偶尔也会大哭。而相较于进入中年,对于一切世事早就见怪不怪了的我,感知已逐渐趋向麻木,甚至成见已深,但如今因为孩子,我竟又长出一双新生的眼睛似的,而看出去的风景竟也从此全都焕然一新。

而我果然也没有因此被她绑住,相反的,这些年来因为有了女儿,我反而更积极地行走,我和她走过了二十多个国家,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到美洲。我也在客厅的墙壁上贴了两张大幅的世界地图,在每一次长途旅行回来之后,我便喜欢和她一同站在地图前面指认,我们刚刚走过了哪里和哪里?而台湾又是在哪里?

从台湾看世界,台湾可以变得好大,世界可以变得好近。

而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不管什么人、事或风景,都充满了新鲜的滋味。

我也常把“以后我带妳去”这句话挂在嘴上。当我和小虎一起看电影《里约大冒险》时,看到亚马逊河我就忍不住说:“以后我带妳去”。看《小爱因斯坦》出现埃及金字塔,我又说:“以后我带妳去。”小虎不知从哪儿听来巴黎这个地方,我也说:“没问题,以后我带妳去。”

这些承诺我都放在心上。我没有让小虎上美语幼稚园或补习班,把这些钱省下来当作旅行的基金。在她六岁以前,英文基础多是靠我每天晚上陪她读故事绘本,看英文卡通,以及出国旅行一点一滴打下。我相信与其把钱花在补习班背单字,练句型,还不如带她出去行走、去看、去经验,去和地球上千奇百怪的人们交朋友。

同场加映:【剧场妈妈第一幕】孩子,不是你的负担

爱玩如我,应该不算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吧。但我其实不知道什么叫做“典型”,因为我的父母就不是一个“典型”,我的父亲比我还热爱自由,所以早早就离开了家庭,我的母亲则忙于生活,也鲜少用高压的方式对待孩子。于是我就像是一个“野孩子”般自己糊里糊涂地摸索长大了,如今也是如此。我没有什么好传授给自己的女儿,除了给她一个好大好大的世界,让她的好奇心和热情得到滋养,可以开心地展开双臂去飞翔。

我为孩子,也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窗,然后感到:生命真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