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稿,作者张凤媖在捷克反思亲子关系,从小让孩子去探索自我,与他分享生命经历,“爱的连结”才是圈起家庭的亲密关系。

文|张凤媖

捷克深夜,我在 FB 动态墙上浏览着台湾朋友的动态,A 抱怨着适逢适婚年龄,家长几乎每周都要询问“有男朋友了吗?”、“什么时候要结婚?”。B 诉苦说爸妈不喜欢她的男朋友,嫌门不当户不对,极力阻止他们来往。结了婚的 C 也未能幸免,长辈总是催促:“怎么还不生小孩?”。在华人社会里似乎总少不了这样的压力和羁绊,我们习惯了父母说:“你至少要上国立大学。”“选某某工作才有前途。”大家都被要求要“听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工作上听老板的话,但却忘了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我想起以前在台湾教书的日子,家长们常会问我:“老师,填什么科系未来发展比较好?”“我儿子这个成绩能不能上某某大学?”但少有家长会问问自己的孩子,他喜欢什么。事实上,当你问孩子他喜欢什么,最常见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从小到大,他们一路上跟随家长安排好的路线,才艺班、安亲班、补习班、家教课,由父母决定了每天的日程,读书考试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自然没有余暇深入思考或探索自己未来的方向。

推荐阅读:另类教育,让德国的孩子不一样

刚到捷克参加当地的瑜珈课程时,我很惊讶的发现不同于台湾的成人才艺教室多为成年女性,捷克的瑜珈教室里也有不少高中女生。书都念不完了,怎么有时间来上瑜珈课呢?我想起学生时代,我们日复一日往返学校、补习班,再回家埋首作业、准备隔日考试的固定模式,捷克高中生的忙碌程度不亚于我们。但不同的是,所有的活动都是自己思虑过后的安排,读书、打工、参加才艺课或社团活动、陪伴家人、和男女朋友约会⋯⋯,他们从小就在学习为自己做决定,在众多选项中按自由意志选择,为自己安排生活,课业从不是唯一的选项。

捷克在高中阶段就要求学生依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入企业实习,当我问起他们大学想选什么科系、未来想做什么,每个人都可以给出多元且轮廓清晰的答案,没有人说:“我不知道。”,也没有人回答一个热门科系,只因父母感觉其发展前景好。每个人都把握自己的选择权,在探索与深思熟虑后,给出非常坚定的答案。捷克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尽管有时他们也私下透露为孩子的决定担忧,但没有人以“我是为你好。”为由,认为自己可以主导孩子的人生。面对未来选择是如此,恋爱方面也是如此。

推荐阅读:亲密关系的练习题:总是伤到自己与对方,不叫爱

在台湾,从小父母和老师殷殷告诫我们:“学生要专心念书,不准谈恋爱。”但是到毕业后有了稳定的工作,又开始追问:“怎么还没有男朋友?”、“谁谁谁的女儿都结婚了。”、“某某某都生第二胎了。”学生时代禁止恋爱,但到了一定年龄,结婚生子彷佛成了你追我赶的竞赛,或是在行事历上等待勾选的代办事项。

捷克父母认为,学习爱人与被爱也是重要的能力,并不反对孩子早早谈恋爱,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也尊重孩子的爱情。当我的捷克朋友说起她 15 岁初恋时,交了 34 岁的男朋友,我倒抽一口气,心想这要是在台湾,不少父母应该会大力阻止,担心女儿被拐被骗、影响课业吧!捷克朋友笑笑说这没什么,她的朋友里,还有更早谈恋爱的呢!她把男友带回家,介绍给父母,一起用晚餐。父母会主动关心他们的交往状况,但从不干预或阻止,她也乐于和父母讨论。

推荐阅读:剩女?我不是抗拒婚姻,只是不愿将就

后来,初恋以分手告终,父母陪着她一起掉眼泪,一起陪她度过初尝恋爱挫败的漫漫长夜。往后她的每一任男友,也总在第一时间带回家介绍给父母,她说:“我妈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什么都会跟她说。”

很多人以为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欧洲,亲子关系也许不如华人社会紧密,其实不然。我在捷克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在尊重彼此空间的情况下,家庭关系反而更加亲密,子女更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我想起大学时,许多同学总嫌父母啰嗦不想回家,常以路程遥远为藉口,久久才回家一次。捷克的国土是台湾的两倍大,路程更遥远,却有不少大学生固定每周末都乘长途车回家。老公实验室的德国博士生更甚,每周五都从捷克开 5 小时的车回德国,周日再开 5 小时回捷克。周末的聚会邀约她一律婉拒,因为“我想回家陪家人。”

尽管欧洲社会没有“孝顺”的概念,但我看到父母与子女仍拥有很亲密的连结,“爱”的力量更加强大,也更健康。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幸福的途径,捷克人深知这点。结婚生子的传统模式不是唯一选择,大家看待离婚的态度也很宽容,与其为了孩子坚守一段没有爱的婚姻,更多捷克人会选择离婚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身边也不乏双方离婚后带着孩子再婚的重组家庭、同居生了好几个孩子却坚持不婚的情侣,也有人选择独身,或是结了婚不生孩子的顶客族模式。在捷克,未婚、离婚或不生育都不意味着缺陷,只是每个人自然而然的生命进程。父母与社会全然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加以置评。

推荐阅读:【婚不婚插画专栏】我们相爱,依然拥抱“一个人”的完整

在布杰约维采的深夜里,我继续浏览着朋友们的动态,想起纪伯伦在《先知》里的描述“孩子”的诗句:“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