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译者摘要》

 

德国经过东西德合并的阵痛后,经济成长为G7之冠,失业率为欧元区最低。如此亮眼的经济表现,来自于德国的“新”和“旧”的优势。

 

“新”的优势,来自于放宽劳力市场的规范:严格审查领取失业补助的资格,同时让人力仲介与政府劳动局挂勾,向政府提供失业者的资料,帮助失业人士媒合新的工作职缺。

 

“旧”的优势,来自于德国的文化传统,如“学徒制”、“职业训练制”、“企业间事会制度”、“中小企业群聚”和“传统技艺”。相较于“新”的优势,德国的“旧”优势较不适合其他国家学习,要学也学不来。台湾过去有模仿“职业训练制”也就是“高职”体系,目前看来也被“大学文凭主义”给掩盖过去了。

 

《经济学人》本身的立场就比较自由派,认为德国人赚了别人的钱,又不拿出来消费的行为是欧元危机的最大元凶之一,这样的说法有点偏颇。造成欧元危机的原因很多,不单单是贸易结构的问题,也牵扯到金融结构与各国购买力的问题。南欧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不及德国,却又跟德国采取相同货币,欧元危机是难以避免的。这篇文章给我们最大的反思,不再于德国到底有什么优点值得大家学习,而在于理解到:如《经济学人》这般权威性的文章,也会引导读者思路走向偏颇的一方,所以身为一个具独立思考的读者,必须要接纳、比较更多的讯息,才能避免瞎子摸象的困境。

 


 

世界其他国家该向德国学习什么,又不该学习什么。

 

有许多的富裕国家都为德国着迷。尽管德国是全欧洲最古板的国家,在过去的十年来,它的人均GDP成长率高居七大工业国(G7)之冠。自从欧元开始运作以来,欧元区的失业率目前正处于高峰;但是德国的失业率却是历史低点。多数富裕国家的制造业在出口上面临各国的激烈竞争;德国的出口品表现依旧亮眼,拉抬国家的经济成长。难怪在财务上捉襟见肘的法国、西班牙、义大利和英国的政治领袖,正表达出想要像德国看齐的渴望。

 

德国最近的好表现,同时来自于“新”和“旧”两个根源。在十年前,德国依然饱受东西德合并的折磨,当时的情形如同四肢伤残之人。德国以它的经济复苏,来展现高工资的人力依然可以在高端制造业成功,而不是压低人力成本来取得优势。德国在修复公共财政预算上,长久以来就把政府预算赤字压低在GDP的1%左右,该比例远低于欧洲国家的平均。另外,目前德国政府债券的殖利率也是历史低点。这样的成果主要是源自于《议程2010》,是由2003年德国总理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所领导的社会民主党进行的改革,放宽许多劳动市场的规范,这是今日众人称羡的低失业率原因之一。

 

另外,德国的尖端科技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优势。自19世纪末以来,这国家的中小企业(Mittelstand)群聚发展,通常在有利基的制造业领域采取专业分工。这些中小企业展现出令人赞叹的韧性与多样性,他们的获利来自于:新兴市场对高品质的“资本商品”或“消费品”的强劲需求。德国的企业监事会制度(corporatist Mitbestimmung model [注1]),就是给予基层员工在公司的管理会议上有发言权,这帮助公司推动结构上的改革,以及压低员工的薪水。再者,德国有350种行业实行“学徒制”与“职业训练制”,这也让年轻人的失业率较其他欧洲地区来得低。

 

[注1] 企业监事会制度,就是“企业的劳工共同参与制度”,此一制度将产业民主提升到企业层次,不局限于特定产业,适用于雇用员工500人以上的私人企业,主要是透过“劳工监事”参与企业内部的监事会来实现劳工共同参与制度。因为在德国的公司法制之中,企业是由股东与员工共同选出监事、组成监事会,再由监事会选任董事,所以监事会有监督与控制董事会的权利,劳工监事从而也可监督企业的运作。因此,劳工监事的权力变大,股东的决策力就相对被削弱了许多。(资料来源:邱羽凡律师的部落格

 

 

 

最真诚的恭维

 

到底什么东西是欧洲弱国必须要学习的?对劳动市场规范的松绑,没错,就是这个。即使义大利发现在景气不好的时候很难开放劳力市场,但这个政策正开始执行;过去德国是在劳力需求强劲的时候,选择开放工作市场。另外,比起培养无用的大学文凭来说,“职业训练制”有许多地方值得大书特书。但是,其他在德国运作良好的优点(如公司参与、企业群聚、制造技艺),有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德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难能够复制到其他国家。

 

周边国家不应该将德国的制度造单全收。例如,他的企业监事会制度可以帮助压低薪资,但也会对股东造成麻烦。即使这些优良制度能帮助制造业提升产能,但是在服务业上的效果不大;现阶段服务业约占德国GDP的三分之二。相对来说,德国金融业也不因此而占到便宜,而且还有私底下投资外国资产的记录(包含投资臭名远播的美国抵押型债券)。德国的人口结构前景堪忧,国内人口正在萎缩与老化,但是德国却不欢迎移民。

 

最重要的是,德国信奉着“自律哲学(hair-shirt philosophy [注2])”,喜爱财政紧缩胜过于经济成长、节俭胜过支出、国外需求大于国内需求。而这样的哲学往往会造成伤害。自律哲学压抑德国人的生活水准:尽管经济成长较快速,过去十年来的个人消费成长,远低于其他的欧洲国家。如果其他的欧元国家都像德国一样节俭,市场需求疲软,这将会是个大灾难。投资人在这礼拜抛售西班牙和义大利债券,显示出投资人担心两国政府过度财政紧缩。德国的出口力道恢复,让德国有大量的经常帐盈余 [注3]。而这些盈余来自于其它国家的政府赤字,也就是说:德国是造成欧元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4]。

 

[注2] “hair-short”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用头发做成的衣服。在中古世纪(西元500~1200年)的基督教僧侣,为了苦行修练,就把大量的头发编织在衣服的内侧,透过头发扎在皮肤的刺痛感,来意识到自己的原罪(sin),并藉此磨练心志。后来将“hair-short”引申为“自律(dicipline)”的意思。

 

[注3]“经常帐盈余”指的是在国际贸易中的收支平衡表里头,“流入”的现金流大于“流出”的现金流。以台湾为例,整体而言台湾属于贸易顺差的国家,也就是的出口商品(包含服务)金额大于进口商品,所以台湾的经常帐是有盈余的。通常,经常帐有盈余的国家,会将这笔盈余转投资到有资金需求的国家,例如美国。美国属于贸易逆差的国家,所以经常帐是赤字的。美国可以透过提高利率来吸引更多外国的资金投入,以弥补美国资金需求的缺口。

 

[注4]《经济学人》一向是经济自由派,在这里把欧元危机的原因,过度简化为德国与欧洲的贸易结构,其实有点偏颇。不过在这里,仍然把作者的意思描述一下:德国部分的经常帐盈余,来自于大量出口德国产品所赚得的财富。这意味其他国家花太多钱购买德国商品,造成本国的财政赤字。如果说德国是一个爱消费的国家,这些钱会部分回流到其他国家;或者是德国喜爱投资,愿意将钱投资到其他国家去,也可以帮助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无奈的是,德国人把钱守得紧紧的,赚的钱只进不出,让财政不好的国家没钱投入国内投资,长期下来导致恶性循环,穷者越穷,德国越富。

 

德国的政治人物大声疾呼地要求欧元国采取“财政紧缩”与“工资限制”,完全忘记经济成长的目标是要提升个人所得(和增加消费),而出超所带来的好处是可以买更多的进口产品。其他的欧洲国家将能仿效德国模式中最好的优点,但是德国也必须向欧元夥伴们学习“提振国内需求”的重要性。这才会使得每个人都变得更好。

 

 

 

更详细的图文内容〉〉币图志

〉〉德国街头型男的要素与配件

〉〉在德国,遇见Julia

 

 

原文来源:来源

更多经济学人编译资料〉〉经济学人 in woman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