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爆炸的时代你要将自己的目光投射于何处?好的价值远比过量内容来得更能精实你的人生,亲爱的,让我们一起看四位顶尖内容生产者的对话,于对话中,找到你欲投射的价值,看见美学、设计、编辑的无穷可能。

当“媒体沈沦”、“节目没有空间”的时候,台湾未来的内容,就在这些“拥有内容的人身上”:透过价值与价值间的对话,撞击出精彩的火花!青鸟书店将以“书媒体”的形式,让这些知识的火种得以不断散播下去。

推荐阅读:【蔡瑞珊阅读散记】青鸟书店,让初衷与信任成为时代价值

在这个网路发达的时代,我们看似能够接收到更多知识与资讯,实际上却遇到因讯息过多稀释了高含金量内容、“找不到好内容”的窘境。

这样的现象可能来自于没有好的内容生产者,或是内容并没有被适切地传递,两者与阅读及设计之间有着高度关联。因此这次青鸟书店配合国际书展活动,邀请文化评论者张铁志担任主持人,并由究方社创办人方序中、INCEPTION 启艺创办人梁浩轩及《GQ》杂志总编辑杜祖业 3 人分享,从设计、策展及编辑 3 个角度切入阅读,谈谈各自如何发挥作用,影响人们思考及看待世界。

讲座一开始,4 人分别就过去的经验,聊聊自己对阅读及设计的想像。长期耕耘媒体界的张铁志,在面对新媒体的浪潮,过去几年有着各种尝试。从香港《号外》杂志、阅乐书店顾问,一直到网路节目《政问》的制作,在不同载体及平台上,试着将好的内容与设计结合。

“美学跟设计是与这个时代沟通的方式,从而让更多人愿意进来参与公共讨论。”他认为,唯有同时重视内容与设计,才能看到更好的世界。

经手过无数专辑封面、展览及品牌等各式设计,方序中认为设计并非是让素材各自独立,而是透过美学的思考,创造出 6 感甚至 7 感的体验。

“设计样貌的背面,都有故事被传承下来,阅读就是一个方式。”对方序中来说,阅读不仅是刺激想像力的方式,更是文化的映照。

“展览是种 5 感的阅读,透过展览不只得到知识,更多的是文化思想。”负责策划今年国际书展主题馆的 INCEPTION 启艺,以“坚持在出版业的都是铁人”为主视觉概念,规划“阅读的时代”、“场域的阅读”及“分享阅读”三个展区。

推荐阅读:“工作,是做自己喜欢的事”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总编辑杨士范专访

梁浩轩说,知识差距将是个很大的危机。透过这次策展与许多偏乡小学联络,发现其实有非常多的书车(行动图书馆)存在,但功能与机制却不够完善。而这便是设计可以介入的地方。

担任《GQ》总编辑多年的杜祖业,自问“在现在这个年代,到底为什么要看杂志?”他认为,“编辑”是其中的关键。一旦失去了编辑的概念,那么出版品相对没有灵魂。“好的编辑可以为读者打开不一样的窗户。”杜祖业说,打开这扇窗户在现代更加重要,因为如今资讯、出版品数量之多,读者不知道该从何着手。《GQ》现在正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而如同接力赛一般,当读者的视野开始变得辽阔,好奇心与求知欲将会促使他们接触更多不一样、深入探讨该领域的媒体。

设计如何改变阅读?

科技的进步使得阅读方式开始转变。方序中说,与过往相比,现今多半是在零散的时间看书,可能是上厕所、通勤或是在睡觉前。数位化或许会改变生活习惯,但他认为“过程”仍旧非常重要。

方序中举过去替谢哲青设计书籍为例,当时他并没有急着着手设计,反倒是来到谢哲青家中与他聊天。聊星星、聊当兵,聊小时候住哪,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书本的样子慢慢成形,最后的模样,便是这场谈天的结论。

而现在人们上网阅读吸收资讯的方式很“数位”,常常直接跳到结论,不只好的内容被浪费,也将丧失许多乐趣。

对于现今的阅读状况,梁浩轩抱持着相似的看法。他发现,当代的年轻人多半没有“论述”的能力。探究其原因,梁浩轩认为阅读一本书是个线性思考的过程,它会训练读者逻辑思考、耐心。但是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这样子的历程消失了。当这些年轻人经过努力、握有权力发言后,能不能好好论述自己的想法?这是梁浩轩所担心的事。

推荐阅读:你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吗?职场新鲜人该培养的六个基本功

因此以阅读为主轴的策展,同样着重在整个过程与体验。“民众在这个展览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体验?可以带什么东西回去?”像之前为华文朗读节策划,INCEPTION 启艺的团队就想着,或许不一定要真的有人在现场朗读。因此结合 VJ、动画,采现场投影的方式,阅读这件事看似被放到整个规划的后面,但观众却能以不同感官获取吸收这些好内容。

为读者筛选好内容的编辑力,未来将不再局限在出版业。杜祖业说,透过杂志编辑的概念能够策划一间店,橱窗展示的摆设更换便是每期封面的选择逻辑。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挑选内容的价值与眼光及如何以合适的方式被接收,将是决胜关键。比方为数众多的文创园区、商店,消费者如何选择?那便是何处能提供他“无可取代的体验”。

相信经验,但更应尊重专业

近年因政府政策推动,“设计”似乎变成一个流行词汇。但在获得大量关注之余,实际上这个产业目前又是面临到哪些挑战?又或者跟过往相比已经有什么样的突破或改变?

方序中分享了“美感教育计画”:3 个发起人在大学毕业后去到国外生活,他们原先以为外国人的美学是从学校培养,但后来发现似乎是来自生活环境影响。在从小到大接触、耳濡目染之下,“美感”似乎就根深柢固的流在他们的血液里。

推荐阅读:美感教育不是多逛两圈故宫,而是练习在生活中实践

因此回到台湾后,结合台湾人的学习历程,将编辑力、设计融入国小课本当中,增加孩童接触美学的机会,便成了美感教育计画的目标。当然其中不乏遇到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修正、各出版社的课本也要调整等困难。“设计不只是好看或美,还会触碰到很多思考问题。”实际上美感教育计画也并非要挑战现有的体制,而是作为一种对社会的提醒。

“我们正在文化养成的路上。”梁浩轩说,过往台湾经济发展的脉络,是从资本密集、知识密集,来到文化密集的时代。

而现今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发展阶段的落差:前者处于“文化密集”的阶段,后者则属“资本密集”。但对于这样的差距,梁浩轩抱持着乐观的态度,认为在知识与创意持续累积、碰撞之下,将在这一代或下一代开始将有所改变。

对日本设计产业有所观察的杜祖业提到,日本这样一个财团国家,看似更加官僚、老派,为何发展的比台湾还要好?他认为,差别在资源投入与否。日本的主政者多半是集团的第二、三代,已经离创业阶段有些距离。当同样圈子的友人在交流时,彼此“较劲”的着眼点与刚创业时不同,为了显现自身的能力,多半都愿意投资资源。反观台湾的决策者尚且在创业阶段,难以将资源投入在没有立即功效的地方。

讲座的最后,张铁志提到,或许我们现在正处在文化养成的路上,世代之间的问题还有待解决。虽然艰困但仍令人感到兴奋,毕竟好的内容依旧值得期待。但不论如何,在这个“打群架的时代”,跨界合作、突破困境,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推荐阅读:想用大数据创业?不缺创意,缺的是跨界团队

写在侧记之后

Q:请 4 位给年轻人一句话。

杜祖业:“培养从点到线到面的能力。”
梁浩轩:“为你的热情下功夫。”
方序中:“设计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因此应该从生活、热情、喜好去探索。”
张铁志:“要愿意去冒险,虽然可能会跌倒但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花朵。”

Q:推荐阅读的一本书?

杜祖业:《感谢你迟到》
梁浩轩:《为何一流的人不会有压力:名医发现的年收千万法则》
方序中:《给未来的创新经营者:从茑屋书店到佐藤可士和的六堂设计管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