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幸福联盟”走上凯道提出“婚姻家庭、全民决定”诉求,针对现场对“同性婚姻合法化”提出的质疑,我们以性别观察渴望得到对话。

昨日,凯道上“下一代幸福联盟”举办“婚姻家庭 全民决定:前哨战”活动,有鉴立委尤美女、许毓仁提出的“民法亲属篇婚姻平权草案”已提交立院即将进行审查,活动诉求为:

“在现行婚姻制度下,同志朋友的遗产、合葬、探病权和手术同意书等相关权利,可以透过单点修法来解决,而不是改变会影响全民、家庭伦理、道德价值和国家永续发展等的重要婚姻家庭制度;且政府受到部分立委或特定团体就修改法律,根本忽视民意现况,故要求像这类攸关全民的重大议题,要经过全民决定。”

现场,大人们牵着孩子走在这场抗争“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路上、许多对同志的精神喊话与抱歉,一场充满柔性景象的家庭游行,为何值得我们深思?女人迷想与现场的“反抗”进行对话,针对以下几点,我们提出质问,愿能得到“下一代幸福联盟”针对问题的讨论。

“我们不是要歧视同志,但同志团体不能模糊掉我们对婚姻的定义。”

  • 神父代表陈先生认为,面对同志议题,教宗已表达他爱同志,故言我是谁,怎么能评断他们,但教宗也同时表示同志在推动的同性婚姻是比不上男女之间的婚姻结合,故他说同志应该是被尊重的,他们医疗、财产权等各项权利需要被保障,所以修法应该朝单点修法去保障他们,而不是全面把关于家庭的法律都推翻。

面对“同志为非我族类”的论述,我希望我们能看见,这样“尊重同志”的说之有理下,事实上是更强大的歧视。同志需要的不是“单点保障”,而是必须活得像个完整的人一样、能去行使一个人拥有的法律保障与人权。

推荐阅读:如果你有能力爱,请包容世上所有美好而真切的爱情

同志婚姻比不上异性恋婚的想法与“全面把关于家庭的法律都推翻”的立基点在于对传统婚姻想像为“生子传宗接代”以延续社会稳定,因此担心“我们既有的价值”被取代,先不就婚姻意义讨论,我们必须知道并非推翻既法而是“修正既法”,我们要做的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比较级”、让所有人都能活在一个体制允诺安全的环境。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实践并不会干扰到任何现有家庭的权益。因为同性恋家庭成立后,异性恋家庭同样能稳健地发展自己的家庭生活,反而,我们更应该看见“让家庭难以存活”的当代现况是经济结构与资源分配,让每个人都有能支撑起家庭的能力,才不会让幸福盟担心的现况“台湾目前正面临少子化的问题,将撼动国本”越演越烈。

再来我也想提出疑问,所谓“婚姻的定义”真意为何?幸福盟想像的婚姻真意,是不是真切适用在“大众”身上?还是只限于他们愿意交流的大众?我们的婚姻最终目的是否就是为了传宗接代,或者,在婚姻里,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选择?

延伸阅读:性别观察:法律漠视的同志故事,没了爱人没了房的毕安生

2013 年,英国三大字典出版商改写“婚姻(marriage)”定义,令结合的二人不再限于一男一女,解除性别限制,将其定义为:“由两个人一起生活而组成的合法结合或盟约”("the legal union or contract made by two people to live together")

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修订本“婚姻”字意为:“二人因结婚而产生互为配偶的关系。”

婚姻,本来是两人的事。社会允诺两人以强壮的社会结构为后盾、有相爱相守的权利。


(图为“下一代幸福联盟”的诉求)

“同性婚姻不是人权,同性恋会传染。”

  • 学生代表施先生说:联合国和欧盟法庭都说同性婚姻不是人权,联合国两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也都表示父母有权参与和选择子女的教育,他认为政府目前的作法无视民意,剥夺父母亲参与教育、保护下一代的权力,他要求婚姻制度改变要全民参与。
  • 幸福盟提到:“真正的同性恋仅千分之二,这千分之二的人不会被歧视,但我们不允许千分之二的人,让其他千分之998的人变得和他们一样,有句话叫绝子绝孙,这是不能繁衍后代的。”

同性婚姻非人权的讨论源自《世界人权宣言》第16条提到的结婚权专指异性恋婚姻,而我们如何反驳西方世界的权威?先举证《世界人权宣言》中原文的结婚对象并不限特定男女: Marriage shall be entered into only with the free and full consent of the intending spouses.(配偶被译为男女)。关于同性恋是不是人权?朱家安已经在《护家盟不萌》有了很好的辩证,从《宪法》出发,除非反对同性婚姻的人能证明同性婚姻会妨害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否则同性婚姻就受到宪法支持。(同场加映:如果同性婚姻不是人权,为什么异性婚姻是?

再者,若幸福盟十分尊崇世界体制,我想说一项不该把同性恋当作病症的证据: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表明同性恋不是“病”。其实恐同的焦虑,来自原有的价值观受到挑战。心理学临床证实我们多数人从小被灌输许多同性恋是肮脏,不道德等的负面概念,分析心理学理论认为恐同心理是恐同者压抑对自身同性渴望的一种结果,怀有同性恋恐惧心理的人可能是素质性异性恋者,也可能有过很少几次同性恋经历。

针对同性婚姻合法化,有人会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后会影响反对者发表异见的自由,造成逆向歧视。这样的论点还是源自恐惧某一族群的焦虑,主要是现在社会上拥有权力的的大众(泛指异性恋家庭结构)对小众(同性恋家庭结构)因为对改变缺乏自信,害怕怕取代,所衍生出的恐惧情感。

由此可见,我们并非要塑造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对立,而是要消除针对同性恋的不道德感、与身为异性恋的不安全感。

“同性恋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

  • 身为“前同志”的杨先生表示:过去母亲怀他时就想堕掉他,且父母亲在他成长过程中经常性的缺席,使他辗转进入了同志圈过着同志生活,虽然同性的亲密关系令他有一定的满足,但实际上他却一直在挣扎和痛苦中,直到在基督教中找到答案,使他重新接纳自己,甚至结婚养育小孩,因此他很肯定同性恋不会是天生的。

无论是从历史的精神病例上或是法律面,我们都可以观察到过去人们认为“同性恋是可以矫正”的。我想先套用西蒙波娃一句:“所有女人都是后天成为的。”再来论述“如果同性恋是后天的,那异性恋也是”的观点。

2016 年英国《卫报》刊登“同性恋基因:科学证明我们生来如此”相关报导指出,科学家利用“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检测方式,将同性恋(homosexuality)及变性(transsexualism)导向遗传学:

“美国政府提供管道为孩童施行变性手术,以解决性别焦虑症(gender dysphoria)的问题。但政府忽略人类的心理状态是浮动的。”该期刊也提出数据,有性别焦虑症的男性,持续的时间范围为 2.2%至 30%;女性则是 12% 到 50% 不等,表明至少有88%的女性及98%的男性会脱离性别焦虑症。”

以此显示:没有任何科学可以证明,人从生到死心理状态始终如一。万物会变化是自然律的表现,性取向是会随时成长变化的,随着接触的外在因素而变动的,这也符合 LGBTQ 族群所的性别流动(Genderfluid)观点

所以我肯定幸福盟部分观点,只是要改为:“同性恋‘可能’不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养成的”,性别本该是流动光谱,让阴性气质阳刚气质都能获得解放,让每个人能超越二元刻板印象的成为自己。

推荐你看:【为你点歌】女同志的自剖书:害怕被丢下的不安

这样的观点也打破了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正统想像,主流文化不表示为“唯一真理”、也不该压迫其他生存空间。所谓的异性恋中心价值观,即是heteronormativity,把主流异性恋的价值观、惯常思考、性别观念、生活方式、情欲模式、性爱模式等,看成是全宇宙的真相。

因此异性恋的财产——“婚姻”,自然不喜欢让“其他族群”复制。我们该从此认清,制度不隶属任何一个人,本是随世界与文化的变化变迁,它的存在是为了维持和谐的社会,天赋人权、让每个人都能透过体制得到社会认同。

关于同性婚姻该不该合法化,或许我们还必须考虑更多结构面的现况,例如,我们要实践的是婚姻平权还是、伴侣制度、家属制度,如何在保护部分人的权益时、不压迫到另一群体.... 等。

但唯一不会改变的是,我们该相信,世界上有差异,不代表少数差异是“不正常”的,我们该支持的是每种权利都能得到尊重,让所有人都能得到安然相爱的位置。

毕竟,我们要的不是一个蒙着眼无视现况、专制独裁的社会,我们要的幸福盟,也不是怀抱对立的告诉孩子:这些人是异类,但是我们要爱他。

我们要一个接受每个个体、而非“包容不正常”的幸福联盟;要一个愿意牵着孩子走上街头、祝福世界上百花齐放爱的形状的幸福联盟;要一个更贴近幸福意义、有能力给人心一席温暖之地的幸福联盟。

【同场加映】

性别暴力不遥远,我们想邀请你停下脚步看一看。藉由承认性别暴力的现况,我们希望唤醒大众意识,进而透过具体而为的行动产生改变,走在这条路上,我们希望邀请你参与《性别暴力解码计画》,从现在起,你的行动、你的发声都可能翻转现况,你就是“活在更好世界”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