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加深灵魂的记忆,而孤独,让我们灵魂愈加饱满。孤独是什么样子呢?如果孤独有色彩,那会是什么颜色?如果孤独有形体,那会是什么样的外貌?如果孤独可以书写,我们可以读出什么轮廓?这次,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孤独,透过推荐的书单,青春期难以言喻的孤独感而有了新的诠释和出口。

孤独造就文学

过去,些许孤独感被视为理所当然而欣然接受,每个人也对孤独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现在只要稍稍感到寂寞、心情低落就高呼“微忧郁”,甚至还被认为有精神异常的倾向。事实上,若以负面角度看待孤独,的确会让人陷入忧郁,虽然这种恶性循环确实存在,但现代社会却过于强调孤独的负面影响力了。

对于将孤独视为盟友的我来说,一心只想着希望这本书能让人以正面观点看待孤独。在文学的世界哩,人本来就是孤独的,这种形容再贴切也不过了,当文学家笔下的世界越孤独,读者就越能以“如果我也能产生这种情感就好了”给予正面肯定。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就是代表例,看到书中主角过滤、熬煮纯度百分之百的孤独,让人惊呼“哇,居然有这么孤独的人”的同时,想必也松了口气。事实上光是喃喃自语说着“我失去身为人的资格了”,就足以产生自我安慰的心情。太宰治宛如基督受难般全盘接受了让人生不如死的孤独,选择了憧憬的自我了结,对他来说这也正是让心情轻松的方法。

生死轮回生命来来去去,人隐怀着孤独一人的绝望而生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么一想,我们就能从自体中毒(新陈代谢过程产生毒素而中毒的现象。) 所产生的负面碎片里逃脱。

存在主义之父索伦・奥贝・齐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描述对生活不安与绝望的着作《致死的疾病》,其中写道“孤独是生命的要求”。加布列・贾西亚・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百年孤寂》,描写孤独依附于南美洲大家庭的悲壮物语。当接触到这类文化的孤独之作时,至少我们会因共享孤独感而与伟大的文坛巨星产生连结。

在日本擅长描写孤独的作家首推太宰治与中上健治,不仅才能出众,逝世后仍好评不断的他们,其实遭遇了不为人知的孤独,想到这就让我涌现勇气。阅读描写孤独作品的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肯定孤独,也是从寂寞深处谷底翻身的方法。青春期是开始理解这种孤独感的第一期,以下是我推荐给青春期、青少年时期的人们阅读的孤独之书。

【青春期】

青春期是成为大人、独当一面的过程,此时也很容易陷入孤独,许多文学家对于青春期特有的孤独特别喜爱,当你遇到同样有着不安定感的青春期作品时,绝对会感到灵魂获得救赎。

《十九岁的地图/蛇淫/他》中上健次

主角是十九岁的送报生同时在重考班补习的青年,怀抱无处发泄的不满,在自己派报的区域地图上的家家户户画上╳,拨打“我要杀了你”等近似威胁的电话以排解郁闷,这种生活日复一日。主角身旁的男男女女,

没有任何人是活在希望中,自我伤害的同病相怜者互相慰藉,某种程度上是个无可救药的故事,但在阅读的过程里,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怀抱着寂寞的同时拚命的生活。

《野球少年》浅野敦子

细致描写少年内心成长的友情物语,对主角天才野球少年巧的描写更是细腻。随着巧与家人保持距离、将真心话隐藏于心中;巧狂妄的行为举止、试图建立自我世界而夺斗的不自由,都巧妙呈现于故事中。故事里有许多两难与矛盾,朝着梦想迈进时的孤独感、与家人格格不入等,这些场景都令人发自内心感叹“啊,这就是青春期啊!”

《石头思想》坂口安吾

主角的父亲是地方上的政治家而且很少回家,少年每个月大概只能见到父亲一次面。父亲只在磨墨时才会呼唤少年来帮忙,少年对此感到相当厌烦,继母对于受到霸凌的少年感到相当头疼。少年喃喃自语地说“我从不晓得父爱是什么”、“我与母亲互相憎恨”,少年与父母的关系不佳,可说是绝对的孤独。

推荐你看:你读的字,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20,30,40 的人生书单

在这种家庭背景下,少年决定抛下一切,或许也可以说少年是被父母抛弃了?然而,少年改变角度,主张自己不是被抛弃而是主动抛弃,这也称得上是种幽默,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与孤独相处的方法其实相当有趣。

《德米安:旁徨少年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描述主角辛克莱从童年进入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物语,憧憬神祕的德米安逐渐变成独行侠辛克莱,她在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引起不少读者共鸣。她曾因为过度的自我意识与自卑感,一度沉迷酒精,因与朋友不和而苦恼,怀抱孤独最终脱胎换骨的辛克莱别具魅力。

【青少年时期】

现代人因自我意识过强,容易偏执和钻牛角尖,其实只要转换心态接受这种精神状态,这样的韧性可加强人的深度。与受孤独折磨的主角们产生共鸣,或是作为负面教材都相当适合。

《人间失格》太宰治

这本世界知名着作,各位读者都必都很清楚。一本关于孤独男子的告白小说,结尾的“只是一切都将过去”,实在是寂寞无比。

《城堡》法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土地测量员 K 抵达了深陷雪地的村落,本应受聘于管辖该村落的威斯伯爵,无奈 K 与村民不对盘,又受到无礼的对待,让 K 感到疲惫不堪,原以为伯爵所在的城堡近在咫尺,却怎么抵达不了。本书在如实描写无法融入团体的孤独感与疏离感中,展开了一连串不合理的故事。阅读此作品可疗愈在现实人生里,人与群体的格格不入与苦闷。

《方丈记》鸭长明

鸭长明生于平安时代末期,为京都下鸭神社宫司次子,虽然他的未来早已被规划好了,但他晚年出家,在一间名为方丈的庵室里,终其一生思索着人生与死亡。本书里强烈的无常观,用来探寻孤独再适合不过。

《一握之砂:石川啄木短歌全集》石川啄木

石川啄木是情感描写的名人,如同“我工作 工作/又工作 生活依然如故/唯有凝视双手”所述,有咏叹一人独处时的空虚寂寞,也有“朋友看来都比我有成就的日子/买了鲜花 讨好妻子”、“东海的小岛海滩/我泪湿了白砂/和螃蟹嬉玩”等安慰孤独感的诗句。记下这些触动人心的诗句,在独处时咏叹,就能产生“这里也有一个寂寞的人”的共鸣感而萌生勇气,一起来享受与作者兼连带的孤独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