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曾经说过:“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你便不会再感到孤独,当你不能这么做时,你跑得越快,孤独追得越紧。”孤独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孤独的价值》一书一步步拆解孤独成因,如果孤独与寂寞都是社会灌输我们的概念,那我们还能怎么样应对?

我们之所以感受到孤独

倘若是一出生便从未和别人接触的特殊状况,也就没有朋友的存在,无从认知什么是朋友。要是没读过书,恐怕连朋友这字眼的意思都不知道吧。试着想像在这种情形下,感受得到孤独吗?

同场加映:日本小说家的碎念日常:“你好像没朋友”的语言杀伤力

恐怕打从出生就是独自长大的人(也许有家人),因为没有和朋友相处的经验,也就感受不到没有朋友的寂寞感。一旦有瞭解外界的机会(透过书或电视等),或许会憧憬有朋友陪伴的乐趣。但若是“憧憬”,便只能从有限情报中,囫囵吞枣地接受友情很美好的说法,怀疑自己的境遇是否已经到了悲惨的程度?

就像我儿时看过一本名为《月球旅行》的故事书,现在的我不会因为没站上月球,而感到寂寞,只是梦想自己要是有一天能登陆月球该有多好。换言之,我认为即便存着要是交到朋友就好了,好像很快乐的念头,但因为现在没有朋友,所以一点也不觉得孤独、寂寞。

有家人也是一样,好比从小就没有父亲,倒也不觉得很寂寞(也许被周遭人灌输“没有父亲很寂寞”的想法,才觉得寂寞吧)。

但我认为母亲这角色不太一样,因为人类有渴求母爱的本能,对于“犹如母亲般的存在”产生依赖的欲求。不只人类,动物也是如此,像是它们会将初见之物视为母亲,而且基本上,任何动物幼时都很温驯,长得很可爱(其中也包括个人认为很可爱的主观意识)。就像“母性本能”这字眼,意思是看到幼小生物时,会像母亲一样,心生保护之心,反过来想,幼小动物应该也有寻求母亲的本能(这也可以称为“母性本能”吗?)。以哺乳类动物为例,因为是由母亲授乳,所以是一种近似求生的本能。一旦失去母亲,感受到的不是“寂寞”或“悲伤”,而是“恐惧”自己将死。

像这样稍微思考一下,便明白之所以感到孤独、寂寞,不只是因为没有朋友,而是因为体验过有朋友相伴的温情、结交朋友的乐趣。说得简单明瞭些,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体验过不孤独的感觉。

之所以没有朋友而觉得寂寞,是因为晓得与朋友相处的乐趣,一旦失去就会出现这种情感。或许可以说,寂寞本来就是显示这种变化(陷入寂寞情绪)的指标,但并非出于本能。就像不会将刚出生的婴儿吵着要喝奶,解释成他很寂寞,因为和我们所谈的孤独是两码子事。

推荐阅读:独立书店经营者谈独处学问:你的孤独让你坚强

为何我们感到寂寞?

那么,为何失去朋友会觉得寂寞呢?

莫非脱离朋友圈也是一种生存危机,因而意识到寂寞这种负面情绪?若是如此,打造群体就是人类的本能。但现今几乎没有自己一个人便陷入生存危机的例子,反正就算被周遭人舍弃,只要没有孩子,还是能勉强过活。然而,对于生存一事产生的危机感,可能会助长负面情绪,这一点不容小觑。意即自己的恣意想像,就是痛苦的根源。好比霸凌事件,孩子可能本能地感受到生存危机似的警讯,即便长大成人后,内心还是残存这种情感。

说得再深入一点,倘若觉得寂寞,是因为失去朋友,我发现这定义并不适用所有例子。前面提到若是完全没有结交朋友的经验,就不觉得没朋友很孤单,也提到有些人只能藉由书或电视媒体,憧憬友情这东西。有些人藉由与自己年纪相仿之人的行为,假想自己也有同样经验,甚至有孩子认为电视节目演出的一切才是真实世界。换句话说,经验的真实程度依个人情况,有着极大差异。

你我多少都有想像自己和某人成为朋友的假想经验,是吧?

其实对方没有意愿,只是你一厢情愿,不少孩子都有这样的经验,一点也不稀奇。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假想经验趋近于现实,所以这也是为何觉得寂寞的因素。

推荐给你:给男生的关系练习:不要欺骗自己,你们互相喜欢

总之,寂寞这情感是称为“失去”的一种遗憾,而且失去的东西要是和自己很“亲密”,就会陷入“孤独”。

失去是一种寂寞,这根源就是一种生存危机吧。只是迄今尚未有人意识到。失去所有物、时间等,那一刻的丧失感是导致寂寞与悲伤的主因,而且越是容易回复,受伤的程度越小,反之,越是明白无可挽回,受到的精神冲击越大。

关于寂寞的条件

失去某种特定东西,好比物品、人、时间等具体对象时,就算觉得悲伤,也不会立刻萌生寂寞、孤独之类的情感,只是觉得深受冲击,情绪起伏很大而已。

譬如,最爱的人因为车祸之类的意外丧生,突然失去他的那一刻,你不会觉得很孤独,而是深受打击,悲伤不已。由此可见,寂寞与孤独是在冲击结束后,也就是几乎回到平常生活时,才会显现的“情感”,也可能因为某个触发而突然感受到。

也可以说,就算失去的对象已经离自己很远,寂寞与孤独却以抽象化的情感残留心中,而且随着丧失感的一再涌现,寂寞与孤独感也越强烈,一旦心想:“我已经失去一切。”便很难抹去内心的寂寞与强烈的孤独感。

当一个人丧失具体对象时,内心只剩抽象情感,势必很痛苦,无法轻易抹灭。而且这种抽象情感将成为人的本性,一直盘踞在人格最中心的部分。

随着年岁渐增,寂寞与孤独感成为人的一部分,就像脸上的皱纹只会愈来愈深,不会消失。而且不必化为言语,只要从那个人的言行举止便感受得到,能想像对方“是否经历过什么?”。

换言之,这种感觉出于人性,因为自己也有类似的情感,就算彼此受伤的程度不同、具体对象也不一样,还是感受得到。

为了不寂寞,我们究竟失去些什么?

那么,试着思考究竟失去什么吧。

好友成群、有深爱的人、可以信赖的人帮助自己,诸如此类,试着想像不同于孤独的各种状况,你的脑中肯定先浮现气氛欢乐的情况,是吧?像是宴会等场合,一群人聚在一起,不知为何让人觉得很快乐,感觉自己身处非常棒的环境。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许多人聚在一起,就会变得“很热闹”、“气氛融洽”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首先,身处团体让人不由得感受到伙伴意识,也就是“安全感”,这也是一种本能吧。就像人往大城市聚集,是因为觉得待在人群中比较安心,比起孤伶伶一个人温暖多了。

只要去一趟乡下就明白了。不只日本,在国外也是,乡下地方都是一处处村落—也就是“群居”。明明多的是土地能利用,房子之间大可隔着一大段距离,但不知为何,家家户户还是比邻而居,集中在狭窄范围内。虽然是基于有水、有道路等便利性考量,但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根本毋须被这些条件束缚,人们却还是住在所谓的住宅区,大厦之类的集合住宅。

我常常在想,难道不能和隔壁人家离得再远一点吗?在近到能听见邻居家动静的环境中生活,着实不可思议。当然地价昂贵,买不起乡下地方那么宽敞的地是个原因,但我不认为都是基于如此“无奈”的因素。

以大厦为例,如果一栋大楼有很多空屋,安全性不是堪虑吗?应该很少人会想说人不多才安静吧。这道理就像周遭人不再理会你,通常会反省自己是否做错什么。

毕竟人类是群居动物,正因为有此自然的习性,才会萌生“热闹”这个概念,而热闹的相对词就是“寂寞”。这是理所当然的吧!你到底想说什么啊?肯定不少人这么想。

推荐阅读:当代寂寞考:你不是怕寂寞,你怕的是不再与人有关

我想探讨的是,关于以“本能”囊括一切的“支配”,也就是以“人就是这么一回事”如此肤浅的瞭解,不知束缚了多少人,让他们失去自由。我并不想对于“反正就是这么回事,也没办法”的主张提出任何反驳,只是质疑:“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是迫于无奈吗?”、“人类真的无法脱离这样的生活型态吗?”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至此,是因为比起本能,更重视“思考”的关系。本能是一种“欲望”,纵使不晓得理由为何,还是想这么做,而“思考”就是抑制这股欲望,也是人类独有的部分。

不能凡事都依自己的喜好,任性而为,必须与周遭人磨合、协调,构筑现今的文明与文化。即便是个人也不会被眼前的欲望囚缚,而是放眼将来,有计画的行事,如此态度也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这些均非出于本能,而是违背本能的行为,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也不为过。

因此,人多感觉热闹,朋友相伴令人开心,应该也能以思考抑制这些欲望才是。关于这一点,容后详述,基本上还是和“孤独”脱离不了关系。

“思考孤独”这件事并非出于本能,人类以外的动物也没有这等能耐。我想,人类之所以具有思考力,是因为人类有尊严,所以在基于情感(本能)讨厌孤独、全盘否定孤独之前,先试着思考是很重要的事。因为光是思考孤独这件事,就是别具价值、很有人味的行为。说得更夸张些,思考孤独是身为人活着的价值,也能帮助你思考今后的人生,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同场加映:没人教过的独处学:当你不再恐惧孤独,孤独会使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