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谈论厌女文化许久,假日一篇被放在 PTT 版上的文章引起讨论,许多人好奇,究竟什么是母猪教,我们如何面对男性与女性各自的难处?活着不是比谁惨,一起听听两方的意见,找到生存下去更好的解套吧!

假日,女人迷一篇文章〈苗博雅谈母猪教:厌女文化,其实反映了背后的焦虑〉被分享至 PTT,引起 PTT 上百回文串热烈讨论。

这篇文章出自九月女人迷与性解放の学姊系列讲座其一,活动现场,我们针对“网路母猪教论战”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做讨论,苗博雅列举新闻中的厌女事件,谈到现实中好女人与坏女人的分野。

行走在 PTT 多年的网友 sumade 在八卦版上开启了热烈讨论:“所谓的母猪 就是利用其性别优势做一些寡廉鲜耻 极尽不要脸的事情 这类型的女生 很容易分辨 只要听到以“人家是女生”为口头禅的 八九不离十 。”

他一一举证,反驳苗博雅定义中的母猪教,认为母猪教,不过是女性主义者打压男人、只吃女权自助餐的既得利益者。

女人,你凭什么拿有红利 / 你凭什么赚比较少?

sumade 提到女性罪状:“有哪个女生有听过,你是女生,所以家庭的责任你要一肩扛啊?”、“做家教的女生,轻松拿到时薪300起跳 ”、“清华交通的男生,想靠家教赚点学费,却因为家教限女只能去做最低时薪的服务业 ”、“将批评女生的男生污名化之后,接下来就可以无视所有批评女生的罪状”。

然而身为女生、着迷女性主义的我可不可以说:

“有哪个男生有听过,因为你是男生,所以家中的家务与情感劳动你都要一肩扛。”
“2015 行政院主计处《薪资及生产力统计资料》产业中的男女相等职务最高落差平均高达 5.5 万。”
女人迷 2015 年职场友善调查中,69% 女性为以下问题困扰: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生活与工作不平衡、升迁加薪困难、工作压力难以排解、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不佳。”

我能不能说:“我们的社会凭什么一边行使父权,一边批判享受父权红利的女人。”

然而这些既存事实,我并不想这样理所当然地说着。我开始思考,身为女性,我们凭着什么,去批评另一群“男性”?我们凭着什么,自以为是的将人简化成两种向量、忽视他们的差异?身为女性,我们享用着父权红利会有什么后果?又,身为女性,我们如何面对社会对我们要是一位“好女人”的期待?

同场加映:【厌女症】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着厌女痕迹

母猪与母猪教,谁是真正的获利者?

在这场论战里,谁会赢得最后的正义?我认为,恨意里的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我认同 sumade 说的:“如果要我对母猪下一个定义,我想最大的特色就是双重标准。”,如果我们要对母猪教下一个定义,亦如是。

我们花着大把时间,较劲谁受的伤多、谁的权力更需被加冕、谁才是社会长期忽视的族群。我们浪费时间,指着彼此的鼻子咎责。男生说女性主义为什么不关心男性?女性主义者说自己的权益不会自己争取。

推荐阅读:【厌女症】厌女,是男人“变成男人”的一种手段?

是的,男性是社会的受害者。

他们被分野为人生胜利组与鲁蛇。他们负责更多的经济劳动;他们要拥有男子气概;他们被要求“要像个男人”;男生从小被灌输要帮女生提包包、要礼让女生疼女生,要有父权骑士精神。

是的,女性是社会的受害者。

她们被切割为正妹与剩女。她们从职涯选择到人生选择,往往被期待为辅助家庭的角色,成为男人背后的女人。他们被教导不能太优秀、不能太张扬。从性骚扰、性侵害到薪资不差异,要学会用接受来忍让社会对女性身份的作用力。

是的,还有一群这些生理性别外的人,都是社会的受害者。

那一位被法律漠视的毕安生和多少被阻挡在婚姻大门的同志伴侣;那一个多麽幸运被看见的变性老师曾恺芯与无数个不被聆听的跨性别;那一句蔡康永的哭诉“我们不是妖怪”和躲在暗柜里不见天日的同志们。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法律漠视的同志故事,没了爱人没了房的毕安生

我们为什么忍心,让每一个人活得不像自己?

性别解放,从理解自己身上的疼痛开始

也许你会说,我从母猪谈到此有点多了。但你有没有发现,所有被忽视的权益,都关乎阴性文化。这就是厌女症(Misogyny)最初谈论的事,从古希腊哲人“女人不如男人”的基本论述到中华文化的“红颜祸水”,自古以来女人一直是世界的他者,靠近阴性光谱的一方也成为文化的贱斥,阴性文化是“父权”永远无法同化的异乡人,透过施予暴力、移除与消灭,来掩饰父权本位的焦虑感,那是我们文化一直以来运行的方式。

推荐阅读:女性主义要的男性解放!告别厌女、恐同、阴柔贱斥的父权暴力

当我们要改变这样规则,再见新好男人、再见良妇荡妇!推翻所有既有定义,松绑性别,就会面临现在“母猪与母猪教”的战争,然而这不是一场恒久之战,把对话当作最好的子弹,最重要的是,怀抱愿意理解他人处境的心。没有人可以一手处理所有议题,没有一篇文章可以讲完母猪与母猪教的各自表述。然而我只希望我们能愿意看见、再看深一点,去看每个恨意背后的团体是谁?

这次母猪论战延伸出来的战场很多,有人开始讨论苗博雅的同性恋身份、解读她支持网路实名制;也有人说,逼“母猪教出柜”是不是一种压迫?各式讨论都扭曲的性别对话的本质,我们依然希望每个鞭策公众人物的人,能看回性别自身的难处,善用自己的发言权合宜讨论,而非忽视它,用别的议题开启战场。

女性主义不是为了抵制男性而存在,它是身为女性与自己和解的管道,它们是一条透过女性处境看见男性位置的道路。男性自然也会有与自己和解的方法,只是,这个方法绝不是透过厌恶另个群体来解套。男性的伤口,一样要从对抗自我厌恶开始。我们要推翻的不是某一性别存在的意义,而是规范性别刻板印象的体制。

那些讨厌女人拜金、情欲流露、讨厌女权自助餐、讨厌自己身为男性劣势的母猪教,我们更该邀请这样的人,一起去松动“男人就该...女人就该...”的潜规则,没有人该默许更多的受害者产生。

为什么大家吃饭男人买单?为什么男人工作女人在家?从这一刻,无论你是母猪还是母猪教,重新思考,加诸在你身上的教条,到底从何而来?(邀请你来女人迷说说:苗博雅与苏美的“母猪教”立场你怎么看?

【同场加映】用科技解决性别问题 - 性别暴力解码计画

一起锁定 10/25 报名正式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