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史历史悠久,走到近代,却承载着不够高尚的骂名。通俗与普罗大众的文本为何受人厌恶?女影选片〈字里行间的爱〉,让我们书写出自己的阴性历史,小情小爱,可是人类进化史中壮阔的波澜。

男人从未在英雄电影死去,我们为何谴责女人的童话结局?

镜头聚焦在一个又一个女人身上,她们光采熠熠地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她们是一年可以写三本罗曼史的外科医师;是从创作中找回自信、建立财务基础的非裔女性;也是酷暑飞雪都不能阻挡的热情读者,隔着书店的玻璃窗外,排起长长的人龙;更是一群又一群在书展会场分享彼此的女性夥伴:时间、地域、出身、读者或作者的身份,都不影响她们跨越差距、相互拥抱。

〈字里行间的爱〉以纪录片的形式,关注言情小说工业的各个面向。罗曼史一直背负着不入流的污名,不管再具有专业素养或社会地位的女性,只要手持一本言情小说,彷佛就被打入了低俗、爱作梦、不切实际的一群。在镜头的拍摄下,这群爱好写作与阅读罗曼史的女性,骄傲自信地向世界宣告:

“谁是写罗曼史的人?”“每一个人。”


导演 Laurie Kahn
 

每一个人都是作者、也是读者,她们爱着言情小说中的爱情、忠诚、色欲和怯懦,即使梦幻情节与童话结局被视为“无望的乐观”,却为她们带了生活的乐趣。对于甜蜜结局的期待与信念,反过来影响了她们的日常生活。

推荐阅读:罗曼史的甜蜜复仇:罗曼史读者的罪恶快感与A级秘密

“我们对许多事物的学习,其实不是来自于学校教育,而是大众文化、大众小说,不是吗?”一位罗曼史作家这样反问。

书写罗曼史,让我更有力量

想起言情小说,我们联想起的可能是具有台湾特色的霸道总裁与灰姑娘,或者一望无际的苏格兰高原上策马狂奔的金发美女。这群罗曼史作家却想告诉你,不是的,罗曼史不只是一般族群的浪漫故事,它对少数族群同样深具意义。

“没有人知道,我们其实很美。我的作品对我自己和我的读者都产生了改变。”一位非裔女作家这样说。她书写了非裔女性的爱情故事,不但挖掘出不同肤色的女性美,也让相同背景的读者找到认同。书展现场,一个个非裔女性激动地看着她,怀中抱着一大落作品,热忱地握着她的手、与她说话、争相合照。她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罗曼史作家,而是一位魔法师,像童话故事那样,点亮了她们的世界,把她们拉到聚光灯之下。不必再对着书本揣想“雪一般的皮肤、鲜血一般的红唇”,她们藉由言情小说的聚焦,明白黑皮肤、厚嘴唇的自己,同样美丽、同样值得去爱和被爱。

“言情小说告诉你,所有不合理的事情为什么合理,告诉你坠入爱河的瞬间如何发生。”

女作家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追忆自己青春期第一次发现对女生心动的时刻。经历一番挣扎、被不相干的男生痛骂、惊慌地相偕逃离现场之后,她心仪的女孩这样对她说:“我知道我们没有错。”后来,她开始书写,曾经有过的迷茫和自我怀疑,她不要旁人再重复。一笔一划地,她要用自己的字,书写女同志的爱与欲。“我可以做的非常好。”她自信地说。

“我不看电视、不作编织、不做任何事,我写作。”纪录片切换一张又一张不同的面孔,讲述着不同的故事,相同的是她们对罗曼史的执着。有人出自单亲家庭,透过罗曼史,她逐渐体认到“我不用和高富帅约会,而是要找到一个无条件爱你的人”;有人经历治疗癌症的痛苦过程,阅读和写作是她唯一能感觉快乐的时刻:“我也许不会有美好结局,但我可以阅读无限个美好结局”。

她们组成作家群体,聊创作、聊对言情小说的爱与期待,也聊丈夫、孩子和食谱。她们是最了解彼此的心灵伴侣。

在日常生活里,她们有不被理解的痛苦:

“我的丈夫并不了解我,如果他了解,会知道我有他从未看见的天赋。”

“他并不相信我,他不觉得写作真的能成就什么,即使是最微小的财务方面,也不足以和他做医生的收入相比。”

但因着言情小说,她们不必倚靠至亲的理解,也能昂然挺立在这个世界:

“有了罗曼史创作之后,爱情之于我,已不是在寻找人生中失落的部分,那个走入我生命的男人,只是蛋糕上的草莓。”

“女人在言情小说里,对于她们的情欲更为畅所欲言”

同场加映:罗曼史的前世今生:歌德罗曼史的历史浪潮与情欲复兴

我们于是不能再说,言情小说只是无伤大雅的小道。因为对于许多女人而言,那是她们生命与自主的动力来源。

罗曼史产业,是当艺术品成为罐头食物

“言情小说产业的艰难,在于你要将艺术品做成罐头食物,而你要认清这一点,因为让作品卖出去,就是你想要的”

罗曼史虽然书写浪漫,但任何一种兴趣一旦变成职业,即使是如同梦工厂一般的言情小说,也不免带来痛苦。与出版社的谈判角力、注重市场和读者的需求,成为鞭策作者们、日夜不能解脱的梦魇。

“我有天晚上做了恶梦,梦见一个一个的字从我的身体浮出,我吓坏了。”一位作家这样分享。每一个作家都在挣扎着迈向产业的顶点,唯有如此才能存活。从为小说下标题、到封面的拍摄、出版社行销都是一门学问。这部英文片名为 "Love between the covers "的纪录片,强调了封面对读者的影响力,出版社必须想办法出具有诱惑力的照片,吸引读者购买,那微妙的既挑逗而不下流的界线,如同男女主角间一个将发生而未发生的吻。

面对严峻的产业现况,除了持续创造有价值的故事内容,作家们自发组了团体,互相讨论彼此的人物情节,甚至义务地替有志写作的读者解答创作的疑问。于是,书展现场不再只是买书与签名的商业场合,也是书写路上前后辈彼此碰撞灵感火花的园地。

“专心在你的第一本书上,不要去想后面的系列,持续写作。”这是罗曼史作家对有志写作者的忠告。其实,任何工作不都是如此,不给自己留退路,往往才能走出一条最广阔的大道来。

电子书的出现,也让作家们寻找到拥有部分自主、不完全受限于出版社的创作可能。我们于是看见一位年轻小说家,从讨论封面、出版流程,一直到终于从包裹里取出自己第一本作品的过程。对着镜头,她忍不住又是落泪、又是灿笑。

就如同影片里说的,“想像一个女人们渴望的世界,那就是她们终究会赢”,而这一本最终出版的书,不正在日常生活体现了言情小说完美结局的可能?

“读者喜爱的故事是,妳的欲望、职业、爱情、性和荣誉,都是妳应得的”受访者这样总结罗曼史的真谛,而这些写作者正用自己的创作,身体力行地实践言情小说带给读者的梦幻想望。

我爱言情小说,我怕什么?

〈字里行间的爱〉聚焦在一群热爱罗曼史的女性身上,她们阅读、她们写作、她们谈论,她们深知自己的爱好理直气壮,却也明白在这社会上注定被贬抑。“男人对罗曼史不屑一顾,因为这是由女人所写、为女人所写、写关于女人的故事”她们说。

论及性别平权、女性主义,我们会想起许多受苦的女性,包括慰安妇、性工作者、劳动阶层的母亲、被迫童婚和受割礼的少女。第二十三届台湾国际女性影展确实也带领着我们看见不同地域、不同处境、不同身份,却同样值得我们爱惜和关注的女人们。

注视着萤幕上跳动的光影、变换的脸孔,我们不小心就误会了那些惨烈遭遇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彷佛置身至外,彷佛能悲天悯人,甚至还想挺身而出,想要多为她们做些什么。然而,〈字里行间的爱〉却让我们回过头来凝望那个不断被压抑、被伤害、被鄙弃的部分自我。那是深植于日常的咬啮性烦恼,不至于产生剧烈疼痛,因而我们往往一无所觉。

妳曾因为熬夜看言情小说而被嘲笑爱做梦吗?当妳说出自己正着迷于〈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或者〈步步惊心・丽〉的时刻,面对旁人的不以为然,有没有那么一点羞赧和尴尬?对于自己的喜好感到不安的我们,从来没想过:如果投射阳刚气概的漫威英雄可以成为全球热映的卖座强片,为何反映阴柔情爱的罗曼史小说要成为不入流的低俗兴趣?

推荐阅读:日剧《昼颜》里的女性情欲:人妻出轨的情感出口

透过〈字里行间的爱〉我们明白,那样困窘不适的处境并不源于我们天性庸俗,总着迷于小情小爱的低级趣味;而是这个社会并不愿意聚焦于女人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无视女人、甚至所有人对于甜蜜、美满、幸福、完美的想望,甚至不愿留下余地让爱情可能成为被歌颂、被关注、被探讨的主题。

而从纪录片中那群自信满满、昂首阔步的罗曼史作者与读者身上,我们更应该看见:忠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也不比任何人优越或低劣。我爱言情小说,我怕什么?

〈字里行间的爱〉把对女性处境的关注放回最平淡无奇、最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因而让人重新省思:每一个人、不论性别,是不是都被局限在某些框架和成见里,却因为太过平常又不够疼痛而一无所觉。这是我所看见女性影展本届选片相当为人激赏的巧思。

嘿,每一个读到这里的妳你妳,从今以后的每一天,让我们拥抱那个最阴性、最柔软的自我,为热爱罗曼史、热爱韩剧、热爱偶像剧的自己,感到骄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