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独处吗?独处很棒的地方在于,你可以将注意力夺回,放在自己身上,远离世界的纷扰尘嚣,感受发自内心的宁静和能量。嘿!独处是很迷人的。你可以试试在周末假日,空下时间陪陪自己,也让自己陪陪你,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很久没有和内心的小孩说说话了。

孤独是为了让自己自由

我不认为因为是无法改变的宿命,就只能悲观看待。

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只是出于条件反射,就算这种感觉不够完美,也能靠自己的思考做某种程度的修改。

也就是说,“寂寞”之所以不好的理由,只是因为让人联想到死亡,只要明白死亡的真貌,就不会那么恐惧了。

好比有人能心平气和地观赏暴力血腥的电影,就是因为不管再怎么恐怖的场面,他们也能视为一种乐趣。

虽然有人认为虚构的寂寞,与自身体验到的寂寞截然不同,但后者根源于我们脑中对于死亡的模糊想像与预感,这不也是一种虚构吗?

或许有人觉得为了排遣寂寞,必须做点什么,于是为此伤神、劳苦,这不也是一种实质损害吗?但如果你认为这股寂寞感是虚构的,便能以转换心情的方式,轻松解决这问题。

藉由深度思考,可以克服束缚自我的莫名情感,而且愈思考,心情愈愉快,也就让自己越自由。我想,这大概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也是本书最重要的一个主题。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美化友情的连续剧、小说和漫画,只是因为这题材比较容易创作。像是如何自我救赎,好比个人兴趣、哲学及知识等,都是比较难以戏剧方式呈现的题材,毕竟自我救赎只是一种象征,戏剧还是要有角色登场,否则难以打造成一出戏。

想想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吧。物理学和数学是让他们活跃的舞台(现实),也代表他们的人生。

思考对他们而言,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有着一般人无法体验到的莫大乐趣。我之所以敢提出这番见解,是因为我在研究过程中,也曾体验过类似感觉。

在这样的情境中,不需要“他人”存在,蕴含独自一人才能体验到的感动,确信这是只有人类才能达到的幸福境界。虽然过程中难免波折起伏,低潮时,一切是如此虚幻,但当自己达成一项目标,找到前所未有的新发现时,又让人喜不自胜。

虽然我不晓得该如何说明这种感觉,但我敢断言,这是就算和朋友玩乐、和亲密爱人在一起,也远远不及的莫大喜悦。

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

科学家和数学家怀抱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孤独感,独占这份乐趣。

虽然这种情况极少发生,但当你感受到这般乐趣时,会觉得所有人、世上万事万物是如此美好,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快乐。

这种感觉实在很难表达,就算拍一部关于某位学者生平的纪录片,最重要的部分也会因为一般人无法理解而删掉,成了只是在描述学者的日常生活、家人与琐事的片子。

那些终其一生钻研学问的学者,为何能成就一番伟业?因为他们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不,纯粹是因为他们享受钻研学问的乐趣,纵使牺牲性命、牺牲其他事物,也想追求这个灿烂光辉的乐趣。

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事,也很难拍成戏剧,况且世人对于这类型之人的既定印象往往是“虽然他们成就很高,却牺牲家庭生活”,或是“他们私底下恐怕过得很寂寞吧”,这样的解读显然大错特错。

很多人都是用这样的话语定论别人的人生,而我总是抱持不以为然的态度。

妄自评论别人“是个很寂寞的人”,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擅自将独自一人与寂寞划上等号的结果,就是认为寂寞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以同样的价值观换个角度来想,会这么认为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不是吗?

我绝不会陷入这样的价值观,因为我非常喜欢寂寞的感觉,喜欢飘散一股寂寥感的场所,享受独处的时间。

当然偶尔有人陪伴也很好,但我觉得偶尔就够了。当人在思考时,任谁都是一个人,发想、创作一事本来就是个人活动,所以绝对需要“孤独”,毕竟在吵嚷喧嚣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创作出什么好东西。

但也有例外,独自烦恼苦思时,藉由热闹气氛转换一下情绪,反而能浮现灵感。

当然,我不是鼓吹大家无视别人的存在,毕竟个人的智慧能力有限,还是有很多东西必须从与别人的互动中汲取,但大部分情报知识还是能透过书籍吸收,尤其是阅读,还是一个人静静地倘佯书海比较好。

其实我们早就明白这道理,无论用哪一种语言、文化,都能阐述独处时间的可贵,相信不少人早就认识如此奢侈贵重的时光。

然而,资讯发达的现今社会,却让我们有点忘了这种感觉,不是吗?因为现在是个透过网际网路,便能轻易干涉别人生活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总是处于“连线”状态,远离了珍贵的孤独。

拒绝大量生产的感动

正因为孤独一事难以拍成戏剧,难以令人感动,所以我们长年忽略宣导孤独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孩子们)。

打造人气吉祥物、采用当红偶像明星达到宣传效果、创造各种娱乐话题,任何一种方式都是强调“关连性”,因为这么做才能创造商业利益。无奈现今时代的孩子们就是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也就自然被洗脑了。

孩子们被灌输必须和大家做同样的事,必须在学校结交朋友,集众人之力成就一件事有多么美妙,就连感动也是大家一起创造出来的东西,这就是现今时代造就出来的“好孩子”。无奈绝大多数孩子对于感动的反应,却是像小鸡般张大嘴,完全不明白自己脑中涌现出来的“感动”究竟为何,更遑论他们能在没有半个人的地方,一整天只是静静地观察一只虫,感受这种美妙体验。

于是,被洗脑的孩子们“恐惧孤独,渴求与别人有所连结的感动”,成了只会购买“大量生产出来的感动”的“乖乖牌消费者”,而企业要的就是这样的普罗大众,而且愈多愈好。

唯有社会变成这样,企业才能将消费者当作小鸡饲养,赚取利益,这和饲养家畜有何两样。可叹的是,绝大多数人彷佛睡着似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若从极度赤裸裸的观点来看,就是这么一回事。但就某种意思来说,家畜或许很幸福,因为当事者要是没有半点认知,也就不知“寂寞”为何,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我无法苟同。

有极少数的御宅族被视为家畜,还被嘲笑:“那家伙肯定很寂寞吧!”与其说嘲笑者的见解有误,不如说他们滑稽得令人可笑。

问题不在于哪种人比较寂寞,顺从自己的心意而活,才是最重要的事。

也许我的主张有些偏激,但要是不下点猛药,无法吸引更多人注意我提出的质疑。因为这世间的潜规则就是多数人总是否定少数人,少数人被迫认同多数人,我只是想点出这样的谬误。

从商业观点来看,“寂寞”与“没有卖点”划上等号,也是攸关经营死活的问题,这就是商业生死感,所以必须尽量演绎“一点也不寂寞”的感觉。

或许举这例子不太妥当,好比运动选手为了赢得胜利而努力,本来就是极度个人化的活动,必须面对孤独。但当选手赢得胜利,接受采访时,却不会说:“我是靠自己的勤勉努力,一路挺过来的。”而是表示:“都是拜大家为我加油打气之赐。”于是,听到这番话的孩子们,囫囵吞枣地将这番话解读成“感动”,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受到大家的瞩目”。

毕竟运动选手的背后潜藏着莫大商机,只能说出如此吸睛的宣传性说词。但别忘了,随着年岁渐增,不明事理的小毛头,也会有不吃这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