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陈绮贞空灵,邀请陈绮贞选书,才发现她活得入世。她说,即便她爱翻阅文学书,工具书帮她的比想像中更多,它们指点她另一种活法,让她更能重新认识自己与想像生活,一遍遍地温柔颠覆。

“每一首歌,都标记了一段时光,跟一种感受,于是这些歌变成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它们提供我索引,让我知道在过往的我,是什么原因我勇敢飞翔,而又是什么原因我连走到巷口的力气都没有。”——陈绮贞《瞬 歌词笔记》

陈绮贞的歌,无论快乐或受伤,无论失败或告别,都特别诚实。许多时候,做为听众,我很想知道陈绮贞在想什么,那些歌总是在某些魔幻时刻来到我的生命里,栖息下来,厚实生命。

我总是想着,只有够诚实面对生活的人,才能看似云淡风轻地写出那些歌,才能把看似复杂的人生说得简单,才能用柔软的心肠去面对所有艰难。

推荐阅读:对自己诚实,别只愿意当个被喜欢的人

专访的时候,我知道绮贞是持续对生活有感的人,世界对她而言是运行的星体,有起有落,有盛有衰,从来就不只有一种秩序,于是她能持续想像自己。

打开陈绮贞的书单,每本书都开启一个平行宇宙,她说,“文学的书经常陪伴我,可是后来我发现,真正改变我的,都是工具书。它们提示我另一种活的方法,开启我新的思维,世界也可以是这样的。”

世界也可以是这样的,不是只有一种答案,一个活法。陈绮贞的五本书单,有认识自己、沟通、独立思考、创作与生活的力量,要你从内而外,温柔地颠覆。

《身体平衡,就有好情绪》:身心分离,是疾病缠身的主因

“有时候我们对外在有很多质疑跟看法,可是我们对内在呢?身体与心灵,我常拿自己没有办法。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爱,没有人教过我们人跟人之间如果产生了问题,该怎么解决?”——陈绮贞

绮贞说,平衡就是把自己以外,与自己以内的事情做个合理的分配,这本书教会她很多。

原来过生活是需要练习的,尤其是在“好好生活”被视为一种奢侈的当代,我们读了一本又一本“时间管理”与“职场沟通”的书,却很少人愿意和自己沟通。

同场加映:独居女子生活手记:学着诚实,原谅世界与自己

作者赖宇凡很温柔地在序里头写着,身心分离是现代人疾病缠身的主因。“在生理、心理领域走一遭,我认为大家共通的问题,就是以为感觉和情绪可以被控制。想要健康,我们一直以来唯一的选择,就是接纳和肯定自己的感觉和情绪。”

如果可以,陈绮贞说,想介绍你这样一本认识自己的工具,因为认识自己,多麽重要。

《学问》:沟通,不是只剩一种强而有力的声音

“网路很多霸凌事件,受害者无能为力,霸凌者无理却不自知。若把事实与情绪混为一谈,霸凌与被霸凌者,都一样不会获得自由。”——陈绮贞

最近时代很乱,网路上的几此事件,让好多人都受伤了。绮贞说,网路时代的一项学习是:如何让言论转换成真正有用,帮助到众人的智慧,同时接纳彼此的差异,学习着共生共存。

所谓的沟通,不是只剩下一种强而有力的声音,而是让不同的论述能柔和并进。《学问》这本书提供绮贞一种沟通的系统,也作为一种生活方法,让她更活在当下。

学“问”本身,也是学思考的流程与架构。这样一本看似硬邦邦的书,里头藏有柔软的人情。当你愿意学着怎么样向世界发出问号,你想着的不再只是自己了,还有接收到你讯息的人们。自由这件事,或许就是在几经沟通的挫败后而来的吧。

推荐阅读:走过被霸凌与忧郁症:欧阳靖重生的第一个人生马拉松

《穷查理的普通常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如果你知道彼得杜拉克,你可能会知道查理.蒙格。绮贞笑着说,分享起自己念大一哲学系的往事。

大一哲学系,有一门课叫做美国分析哲学,让她明白独立思考的重要,《穷查理的普通常识》是一本近似的书,又更浅显易懂一点。绮贞对我们提了几个问题,我们有思考过生活中的谬误吗?比方说,为什么我们容易相信多数就是真实?为什么百分之九十二的人都肯定,就代表这是个好产品呢?

“多数人都这样想的时候,如果你是少数人,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是错的。人性都有怠惰的部分啊,你若是懒得思考,就容易遵循别人的话做。”

所以当人们在她耳边呢喃,你成名要趁早,你赶快趁着红的时候出出唱片吧,她会想,这是真的吗?她突然笑起来,“每个人都有很多意见,但如果每个人的意见对我都这么有说服力,我大概走不到现在。”

同场加映:【女人迷 X 诚品站】九位哲学家说:“没有思考,不算人生”

普通常识可能也并不普通,邀请你对习以为常的日子与规则,多一点质疑。

《家变》:每个人都有创造的能力

王文兴七年熬一本《家变》,十三年成就一本《剪翼史》,陈绮贞说看着《家变》觉得震憾,觉得什么也就不奇怪了。

王文兴在意声调与细节,阅读除了内容精神外,更是文字的排列组合、声调、画面...等诸多盘根错节的细节。王文兴曾这样解读自己的小说,“长篇小说要有短篇小说的特性,细节不能忽略。像建筑一样,细节是一块一块的堆砌。细节堆砌外,还要看出大结构。”

出道至今,总被冠上“特立独行”封号的绮贞在王文兴的作品里,看到创造的活泼动力。“王文兴,走的是一条天使不敢走的路,给了我很多勇气,原来这就是创造。”绮贞眯起眼睛想着。

创造是对规则的反动,是不服输的去碰撞,世界并不只是这样。

《创作者的日常生活》:有思想的人,不会亏待生活

 

绮贞喜欢这本书,总觉得有点偷窥的恶趣味。这是一本私人的书,里头写,海明威即便前晚醉酒,隔天照样六点起床;卡夫卡喜欢在深夜,大家都熟睡时创作;荣格是工作狂;大卫·林区天天静坐,孵出灵感。

推荐给你:专访《聂隐娘》编剧谢海盟:“做个背向观众的人,创作者要耐得住孤独”

绮贞藉由观看其他创作者的生活,整理自己。“有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区分工作与生活,对此我感到很不舒服。想休息时,我不敢休息,工作时又觉得没有明确规范的时间,不知道何时该停止。”

她于是在家打卡,偶尔半夜从床上弹起,忍不住写下几个音符时,会忍不住问自己:我这样算工作吗?《创作者的日常生活》这本书,透过集体的创作者日常经验,让她的困惑得到解答。

几点几床、早餐吃什么、下午散步多久、睡前做什么、早上喝咖啡数不数咖啡豆?生活中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仪式,其实是平衡生活与创作的重要元素。

“我得到平衡,是因为不再小看生活中很简单的事情:吃饭、睡觉、跟朋友聊天,以往我觉得重视这些事,是不是逃避或好逸恶劳呢?后来我知道,有思想的人啊,不会看轻生命中的事物,不会亏待生活。”

这本书给她最多的是解放,不是唯有精神上的事物才是一切的最高原则,不要辜负自己的生活,是你能给自己很大的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