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在海外求学的游子,初来乍到,都希望自己能赶快接地气、学习融入当地生活,在异地结交知心好友,开启深度对谈。但应该是这么回事吗?听听女人迷海外作家 Nick 现身说法,其实,不管走到哪里,做自己永远都是不变的真理!

上个月参加了一个台湾 MBA 学生在纽约的聚会。

聚会很温馨,一群人在公寓的屋顶,喝着酒,吃着大家带来的小吃,聊着以前在亚洲的工作。聊着聊着,话题转换到他们刚到美国的生活,以及打不进外国人圈子的困扰。

一位刚刚毕业的女生突然板起了面孔,严肃地跟大夥说:“你们刚来到美国可能不是很清楚,我觉得要打入美国人的圈子,除了多看美剧之外,你们千万不要只跟亚洲人混在一起。不过据我所知,那些毕业后能够顺利留在美国工作的人,不是已经有了美国身分要不然就是在美国待了很多年,不然我觉得根本不可能留的下来。”

接着,一群人的话匣子大开,此一句彼一句,大家似乎把过去这几个礼拜在美国社交时遇到的困难苦水一次倾泻而出。

大家的烦恼,不外乎觉得自己在台湾是一个很好聊的人,而且自己的英文能力也不差,可是到了美国之后,却无法能够跟当地学生顺利交谈,甚至开启深度的对话。

同场加映:留学生养成:你是走上一条道路,不是到达一个地方

听着他们对着彼此诉苦,我偷偷地把酒杯放下,往后倒退一步退出人群所围起的圆圈,默默地走到了屋顶的另一边,不愿意继续参与这段对话。

其实类似这类型的抱怨我时常听到,但我唯一一个建议想要分享的,不是对于刚来到美国的留学生要如何“学习”融入这个社会,又或者要用甚么“方法”交到当地的朋友;反而,我只有一句话浮现在心中

Don't try too hard!

我看过许多英语不流利或者口音很重的外国人在纽约交到了很多知心的好朋友;我也看过英文为母语的 ABC 个性比较独来独往,导致他在班上没有几个同学跟他说过话。

我看过太多到美国留学一两年的学生在这里找到了工作甚至定了居;当然,也看到太多当地学生花了好久的时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不断地挣扎。

能不能够交到当地的朋友,重点在于你的个性,再加上不要太差的语言;找不找的到工作,当然身分问题是一大挑战,但更多的决定因子,在于你有没有认真地参与职场社交活动,在于这家公司有没有“刚好”缺人。

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就跟交朋友和找工作一样,它们不像读书考试,有一条绝对的公式带领你成功地解题;相反地,你需要保留自己的个性和适时地接受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才有可能让你不再苦恼。

同场加映:你要做的不是终结孤单,而是孤单的理直气壮

我想各位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一定结交到了不少的知心好友。你们可以试着回想,那些在家乡认识的好友,有哪几个是你“努力尝试”之后才交到的朋友?

我想,一定不多。大多数家乡的朋友,不外乎是班上的同学,或者是一起办活动的人,甚至是一起长大的邻居。我们从来都没有刻意地把自己装扮成某一个角色去吸引他们;相反地,我们就是一直在做自己然后才吸引到了那些兴趣相投的人变成了自己成长路途上的好朋友。

把这套逻辑套用在国外的生活与社交上,想像你自己是当地人,你在这里平静的生活,你也拥有了自己既有的社交圈;今天班上来了一个外国人,然后那个外国人虽然说着有口音的中文,但是他的个性跟你很对 Tone,你们会喜欢同一个电视节目也喜欢一起打球,甚至聊体育,你会拒绝跟那位外国人做朋友吗?我想应该不会。

但如果今天有另一位外国人,中文非常地流利,可是你们没有共同的话题或者兴趣,他也总是独来独往,你还会想要跟他交朋友吗?

所以重点还是在那个人跟你的个性是否合拍,无关乎他的语言是否跟当地人一样地流利,也无关乎他是外国人还是当地人。

我看过太多的留学生因为自认为在当地交不到“好朋友”而感到苦恼,进而在别人面前伪装自己的个性,甚至每天在家里头钻研要如何融入当地的朋友圈。

其实说穿了,当然生活在当地,一些当地人看的新闻或者体育固然要略有涉略,但最重要地,你还是要别想太多地继续做自己。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你会遇到跟你合拍的朋友;如果你觉得对方跟你没有长远发展下去的可能,那你也毋需太过度地纠结,因为你们只是不适合做朋友而已。

同场加映:你为自己做的选择,都是最好的

换个方向想,你连在自己最熟悉的家乡里头要遇到知心的好友都很难了,更何况你只是初来乍到这个异乡-一切友谊的发展,都是需要时间的酝酿。

所以如果你也是刚到异乡的留学生,如果你也有打入人家社交圈或者找工作的烦恼,那我建议你

请继续做对的事情。 继续保留你那独特的个性,继续涉略当地的新闻或者共同话题,继续做找工做该做的事情。

只要你继续做对的事情,一切都不要太刻意,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终究会找到几个知心的朋友,职场上终究会有机会出现-而我相信,当你的目标达成以后,你才会发现自己过去的烦恼,都是多余的,因为你已经用最原始的自己,在异乡当中找到了一块适合自己个性的地方-不用伪装,更毋需过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