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里头那一句,“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预设了女性人物在哈姆雷特一剧里的角色与位置。而莎剧反覆重新搬演的当代,哈姆雷特曾有由女演员扮演的新意,究竟是女性在扮演男性的哈姆雷特,又或者是诠释另一套女性版本的哈姆雷特,值得我们思考。看看台北艺术节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讨论后记。


《哈姆雷特》剧照(英国文化协会提供)|Jonathan Keenan

哈姆雷特(Hamlet)是谁?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又是谁?大概很多人都听过,或许有些人对此一无所知。不过,很多人应该没想过,就算不知道莎士比亚是英国着名的剧作家,却可能已经从童话故事、儿童绘本中,读过从莎士比亚剧本改编而来的作品。今年,配合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系列活动,台北艺术节与英国文化协会合作,推出剧场实录电影《哈姆雷特》播映活动。不过,这出由英国曼彻斯特皇家交易剧院制作的剧场电影《哈姆雷特》,或许会打破很多莎剧迷对“哈姆雷特”的想像。

哈姆雷特在莎翁的笔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男性,由男演员担任主演早已无庸置疑。但是,在这次的作品中,哈姆雷特一角竟是由女演员玛克辛·皮克(Maxine Peake)主演,然而,她并非第一位饰演哈姆雷特的女演员。在谈论女性演出哈姆雷特之前,台湾莎士比亚学会秘书长梁文菁先从20世纪后演出哈姆雷特时的人物形塑谈起。

从她呈现《哈姆雷特》中所有人物的台词比例可看出,哈姆雷特在剧中说话频率远高于其他莎剧主角,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剧中所占的台词比例竟然有38%,而台词第二多的柯劳迪也仅占有14%。

推荐给你:演活理查三世!莎剧里的谢盈萱:曲高和寡,就不是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你的名字叫女人?!〉讲座现场照,讲者梁文菁介绍哈姆雷特的各种形象。
(摄:台北艺术节)

哈姆雷特的多话、犹豫、忧郁,几乎成了所有演员们在揣摩人物时所着重的重点。

梁文菁接着和大家分享英国卫报刊登几张饰演哈姆雷特演员的剧照,从1936年的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lgud)、1948年的劳伦斯.奥利佛(Lawrance Oliver)到2000年的西蒙.罗素.比尔(Simon Russell Beale)等人对哈姆雷特的形塑,几乎是一贯的忧郁王子风格,不过在2004年之后有班.维萧(Ben Whishaw)、大卫.田纳德(David Tennant)、强纳森.史林格(Jonathan Slinger),找到了哈姆雷特不同的样貌,顽皮,甚至是滑稽、谐谑的喜剧性格。

“为何哈姆雷特不能是喜剧的、滑稽的,甚至说,哈姆雷特这么重要的角色只给男人演是公平的吗?”梁文菁提出了很多人可能都有的疑问。

不过她解释,在英国伊莉莎白时期只有男性才能登台演出,直到17世纪后半才开始有女演员的出现,但,当时的女性演员饰演哈姆雷特仍旧在女性“扮演男性”的状况。一直到1979年由 Frances de la Tour 主演的《哈姆雷特》和2000年在德国爱丁堡艺术节演出的《哈姆雷特》,才真正有“女性”哈姆雷特的出现。

推荐给你:西域、胡风、女扮男装:唐代女人的美学时尚

从1979年一直到2015年玛克辛·皮克所饰演的哈姆雷特,与过去扮演者有着相当大的不同,看似女同性恋者,有着酷酷短发,身着衬衫、西装裤,“到底她是以女生身分演哈姆雷特?还是演女性的哈姆雷特?或许大家可以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仔细观察。”梁文菁留下了一个伏笔,不愿事先破梗。

不过,女性演员的出现,以及男、女演员的演出状况的不平等,究竟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女性影展策展人罗佩嘉,循着梁文菁的演出史回顾,进一步从哈姆雷特反串史以及莎士比亚评论史的角度,深入女性饰演哈姆雷特的历史。罗佩嘉接续着梁文菁的话题,“在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演出,只能由男性演员演出,甚至只要是女性都是由男童来饰演。这本质上是不是对女性歧视?或者,这些女性人物是不是本来就是针对男童所写出来的角色?”


《哈姆雷特》剧照(英国文化协会提供)|Jonathan Keenan

“《哈姆雷特》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几乎可以贯串这段历史。”罗佩嘉提到,《哈姆雷特》剧情中,因为父亲死后母亲改嫁叔父,让哈姆雷特对于母亲的认知是一种“叛逃者”、“不忠者”的角色。所以在剧中,总是有很多 Maid(女佣)、Whore(婊子)等词语的出现,表现出当时对女性的歧视。

不过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反串男性的情况变多,而且以“哈姆雷特”反串为潮流。“为什么是哈姆雷特,不是李尔王?而且,当时的女性反串哈姆雷特都是刻意掩饰自己的女性特征,但当时的男子却认为女性不应该这么阳刚,应该穿着裙子演哈姆雷特。”

在同志论述仍未兴起的年代,女性反串者开始兴起之时,产生很多的关于身体、性别认同的论战。罗佩嘉说,早期最有名的心理学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ued)曾经对女性反串现象提出批判,并以“阴茎忌妒”、“阉割情节”定义女性反串,认为这是一个女性对自己性别不认同的行为。

推荐阅读:【厌女症】“下辈子我要做男人”的厌女潜意识

除此之外,佛洛伊德更强调剧中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停止了女性反串的热潮,使得哈姆雷特的塑造回到最早的男性气质。除了一面倒向男性的论述,事实上早在17世纪就有女性评论莎士比亚,但在当时,仍旧是负面的批评剧中的女性人物,不过,罗佩嘉笑着说,“到了19世纪,马丁夫人在评论莎剧时,认为那些女性角色并非为男童设计,而是预见女性演出的戏剧革命。”


〈哈姆雷特,你的名字叫女人?!〉讲座现场照,右起讲者罗佩嘉、梁文菁、主持人庄增荣。(摄:台北艺术节)

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主义渐渐萌芽之后,开始有了正面的女性评论者,针对奥菲莉亚、葛楚等女性角色分析。“着名的女性主义评论者维吉尼亚·吴尔芙(Virginia Woolf)在《自己的房间》中提到,过去的历史、文学评论、剧作评论都是男性的声音,女性应该要说话。”

罗佩嘉提到,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爱莲娜·肖瓦尔特着有《再现奥菲莉亚:女人、疯狂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职责》针对奥菲莉亚在剧中的人物性格分析,并将其放置于历史脉络中,再现当时的文化背景及关注英国现代早期的性别角色的意义。

推荐给你:女性主义要的男性解放!告别厌女、恐同、阴柔贱斥的父权暴力

谈论完莎士比亚评论史,罗佩嘉将话题转回剧场实录电影,“这次的《哈姆雷特》虽然是剧场实录,不过为了拍摄成电影,还特别安排了电影导演,安排多个角度拍摄,补足了这出戏更多不同的视角。”梁文菁也跟着补充,“原本的《哈姆雷特》其实有政治线的安排,但在玛克辛·皮克的版本中强调的是性别翻转,把政治线删除了。”一路从哈姆雷特的演出史、反串史、评论史爬梳,两位讲者藉此标举出玛克辛·皮克演出的《哈姆雷特》在当代的特殊意义。

最后,有许多观众反映因为抢不到套票无法亲睹剧场实录电影《哈姆雷特》。不过,梁文菁透露,“英国文化协会已经与许多大学谈了合作,将在校园巡回播放,若有哪间学校愿意合作,也欢迎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