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有一句俗谚说: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意即不要以貌取人。然而在这个图像化的年代,书籍的封面逐渐获得重视:它决定了读者要不要拿起这本书,也决定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甚至作者意在言外的理念。本期阅乐书评介绍了设计师彭星凯,藉由彭星凯《吃书的马》的回顾,我们逐渐发现,他的字和他的封面一样迷人。

 文/阅乐书店林哲安

当事人自述,往往是那样的令人着迷。

透过自我对于自我的描述,我能够更加清楚看见,他一路上所走过的那些风景。

当然,如果能再多加点镜面,那我们,更得以瞧见这位自述者,可能未曾察觉的多重面向。

《吃书的马》,一本设计人自我回顾与他人审视的小书。作者彭星凯,是一位平面设计师。获奖无数的他,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也尝试着转换角色,写了一些字、出了一本《不想工作》的散文诗集。他的作品,你在各书店里,必定见过,而且有很大的机率,会拿起来,慢慢的看、细细的想。

同场加映:跨界音乐家苏子茵:如果人生成长的只有薪水,就不会有活着的感觉

骆以军的《女儿》、皮耶.勒梅特的《天上再见》、罗柏·D·卡普兰的《世界的尽头》、阮玺的《院喜》、艾伦.莱特曼的《 g 先生》、林夕的《原来你非不快乐》、田中雪莱的《无人知晓的夏日清晨》、布鲁斯·查特文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上》、“台湾啤酒·小麦啤酒”等,这些书籍、罐装饮料的封面,皆出自于他手。当然,数量不只于此。这些创作的质与量,大声的告诉我们,这位新锐设计师,除了能够持续产出颇具水准的好作品外,他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创作风格。

你会喜欢:回味柯梦,复古封面集

本书为作者 2009-2016 年的作品选集,全书以“彭星凯的作品自述”为主线,分别搓揉出几条细致的棉絮:其他设计师眼中的“彭星凯的作品”;合作出版社主编的“彭星凯的作品”以及书籍作者眼中的“彭星凯的作品”。这些文字,从各种不同的专业角度,来谈论他们对于这些作品的想法。

同场加映:大卫.鲍伊的专辑封面他做的!巴尔布鲁克:“字体就是我的力量”

在他的作品回顾中,我们除可以看见作者个人的创作理念的实践过程外,对于整个出版社在书籍编务上的用心与理想,也能略知一二。

不过,我认为本书除为作者个人创作生涯的回顾与自视外,最重要的部分,在于书中与出版社之间对话的部分。这些相互来去的话语间,总不乏彭星凯对于出版业者如何看待设计、以及出版业者心目中理想设计样子的提问。我从这些分属不同出版社的主脑人物口中,获得不少现今台湾出版业,看待书籍设计与市场关系的各类看法、以及出版人希望(或者是想像)中的设计者,所该具备的条件。

延伸阅读:法国人的工作态度:找合作夥伴,其实是找恋人

大抵而言,我从这些对象中,探寻到许多令人欣慰(或说是愉快)的脉络。这是因为,对于以咀嚼文字、图像排版的编辑而言,设计,已不再是一种虚渺、无法触及的艺术专业,它已经渐次的成为书籍出版文化里,刺激销售(基本)以及讯息传递(理想)的重要桥梁。

推荐阅读:大女子房间设计师:直击徐景亭的设计梦和生活体察

极具水准的封面设计,能让人在第一眼就决定要拿起来翻阅,并在探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封面,与内文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些对谈,除了分享,更多的目的,旨在探讨台湾平面设计产业,如何藉由跨界的合作,刺激出不同的思维,从而让设计者本身,回过头来探索自身创作的本质。

与其相互攻讦,倒不如时时刻刻藉由激辩、讨论,来刺激自己的创作能力。许多被关注的作品,并不是因为其有多么优秀,而是,作者在这件作品中,展示出个人独有的意识与态度罢了!我想,作者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但他仍然谦虚的,往前迈步。同时,不断的学习、摸索。

图片来源